APP下载

浅谈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对滨州经济发展的影响

2018-10-21崔建忠王栋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9期
关键词:水资源黄河经济发展

崔建忠 王栋

摘 要:黄河是滨州市主要的客水资源,经过多年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严格控制管理,通过信息宣传、严格管理、调整产业结构、节水设备投入等,进一步提高黄河水资源的利用率。

关键词:黄河;水资源;经济发展

1 黃河水资源对滨州地区的重要性

1.1 黄河水资源对滨州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黄河水资源的开发逐渐增加,使黄河下游发生断流。首次于1972年断流,此后至20世纪末,黄河不断发生断流现象。1972—1999年的28年中,利津站有21年出现断流,占总年份79%,其中断流天数最多的年份1997年为226天,占全年时间的62%;断流河段最长的年份是1995年和1997年,断流至河南省陈桥附近,分别长为683、704公里,占整个下游河道的85%、87%。断流大部分发生在济南以下河段。

黄河断流或流量较小对下游引黄灌溉产生较大影响。给滨州市工农业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对城乡生活用水、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农业据统计1972—1996年,由于黄河水资源缺乏,黄河下游地区农业累计受旱面积70.4亿亩,粮食减产98.6亿公斤,直接经济损失122亿元。1992年断流期间,滨州市590万亩农田全部受旱,其中重旱425万亩,造成68.84万亩夏播作物未能播种或未出苗,全市农民人均减少收入267.5元,总损失8亿多元。

1.2 产生黄河水资源利用率低的原因

一是水资源缺乏统一管理:在七、八十年代黄河水资源多头管理,地区间水资源利用协调难度大,黄河跨行政区又较多,黄河用水管理以区域分散管理为主,还没有形成流域统一管理,更谈不上有效地管理体制,约束机制和管理手段。已制定的黄河水资源分配方案,由于缺乏监督,并未得到严格的执行;

二是水资源利用不规范: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节水意识淡薄,黄河之水天上来,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资源;水资源管理方式粗放,管理水平不高,无序用水有时发生;黄河水资源费尚未征收、水价偏低、节水投入少、灌区不配套、农田灌溉粗放,造成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1.3 解决黄河水资源利用率低的初步方式

为了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滨州市境内截止2015年02月,共建引黄闸14座,设计引水能力516立方米每秒。自79年改革开放后,由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黄河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黄河断流频繁,对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等一度造成严重影响。1999年3月国务院授权黄委正式对黄河干流水资源实施统一调度,此后,黄河水未再出现断流,黄河下游工农业、生活和生态用水大有好转,有力地支持受水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 黄河水与滨州经济的关系

黄河水从1952年开发利用到1972年黄河断流,短短地经历了20年的时间,黄河水资源缺乏后,使人们清醒的认识到水资源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水资源严格控制的必要性。

2.1 经济体制改革前滨州市黄河引水情况(五年例 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发展是比较快的。一个河道长94公里地级市一年的引水量平均达到9.79亿立方米,期间主要是以农业灌溉为主。

2.2 1978年至1993年滨州市黄河引水情况(五年例 表2)

经济体制改革至黄河水资源统一调度,滨州市黄河引水量5年平均年引水17.44亿立方米,期间还受到断流和流量小的限制,比经济体制改革前大幅增加。主要原因;一是工农业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和生态用水增加。二是水资源管理粗放、节水意识淡薄、水价偏低、农田灌溉无序、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2.3 1999年后滨州市黄河引水情况(例五年 表3)

1999年3月国务院授权黄委正式对黄河干流水资源实施统一调度,黄河至今未断流,下游引水基本满足需求。滨州市黄河引水量前六年平均年引水12.59亿立方米。期间滨州市在工农业生产、城市建设和生态用水等都有长足发展,但是比1999年前15年平均年少引32%。

3 黄河下游水资源管理努力的方向

沿黄两岸随着经济的发展,水生态文明建设深入,需水型社会将会逐渐转变为供需水相对平衡型社会。实现这一目标,黄河下游必须采取先进的节水措施,加强用水科学管理,严格控制社会需水量的增长,加大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和扩大耐旱经济农作物的种植比例,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优、节、保、建”四大战略任务还应深入细致的做好工作。

4 结束语

通过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发展变化的影响,进一步证明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今后为了使黄河沿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水资源需求增长与黄河水资源供给能力达到相对协调,根本出路是加快实行生态经济型的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严格执行水量分配方案,确保用水总量控制。约束各种不顾后果、破坏各种生态环境和过度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的行为,从缺乏生态环境意识的无序、无节制地低水平利用黄河水资源转变为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有序、全面合理、可持续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力求实现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同时,着力建立节水型国民经济体系,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和扩大耐旱经济农作物的种植比例,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水生态文明建设,缓解黄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参考文献:

[1] 陈小江等.黄河年鉴2013[M]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年鉴社,2013.

猜你喜欢

水资源黄河经济发展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水资源(部级优课)
浅谈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
黄河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渡过黄河看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