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街旁绿地功能探讨及改造策略研究

2018-10-21杨卫卫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9期
关键词:人性化设计功能定位

杨卫卫

摘 要:街旁绿地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场地;提高城市的绿化率,烘托整体的城市环境形象,为市民提供闲暇休憩的场所,但现状很多街头绿地以简单的绿化和铺装为主,设计元素简单,平面布局也是单一的利用中间的绿化隔离带来将沿街的商铺与人行道隔离开来,设计形式单一;缺乏空间的功能设定,在日常生活中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关键词:街旁绿地;功能定位;流线划分;设施完善;人性化设计;服务市民

1 引言

谈到街旁绿地服务市民方面的问题,我们先来重温一下街旁绿地的具体含义及功能;依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街旁绿地是指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等;是沿道路、河湖、海岸或城墙等具有一定游憩设施或装饰性作用的绿地。

2 街旁绿地的类型及功能

街头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没有特定的形式,但多具备同一个特点就是开放式的空间,或位于街角,或位于住宅区外围空间,或位于道路旁边呈带状分布;各种小型的街旁绿,散布于城市中,可以非常有效的提高城市的绿化率,烘托整体的城市环境形象,同时也为市民提短时间的休憩场所;街旁绿地的规模大小不一,相差较大,虽然有的街旁绿地面积较小,但是它具备了服务于市民的功能,同时也美化了城市景观,是城市中量大面广的一种公园绿地类型。

3 街旁绿地的部分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与公园相比,街旁绿地与市民的互动性更强;多是市民出行的必经之地,是与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场地,若能真正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出发,以行为和环境的关系来指导设计,从功能出发,使得场地周边环境中的各层次各年龄阶段的使用人群都能在绿地中获得休憩与通行的空间,切实的做到服务市民,那会给周边的市民带来很多的便利,提升市民的生活水平。

但现状很多街头绿地以简单的绿化和铺装为主,设计元素较为简单,平面布局也比较呆板,多是利用中间的绿化隔离带来将沿街的商铺与人行道隔离开来,设计形式单一;虽然注重了美化城市的功能,但没有考虑到周边环境的人流量及市民的参与性,缺乏功能性的设计;没有体现人性化的理念;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4 街旁绿地案例分析

在街旁绿地的具体设计过程中,首先应该要分析绿地周边的环境,分析在该环境下的使用人群,分析使用人群的活动方式,通行方式以及活动内容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功能空间的划分,确定合理的空间尺度、空间层次,之后才是景观美化的设计。

笔者每日穿梭于城市之中,也接触到了很多类型的街旁绿地,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对于街头的绿化的某些功能设置偶有感触,通过部分街头绿地的实地踏勘及观察结合一些实例,通过不同绿地设计的对比具体分析。

4.1 小南门地铁站附近沿中华路街旁绿地

此处绿地的设计以中间花坛作为空间分隔,将沿街商铺与人行道空间进行了划分;花坛中配置乔木及灌木,形成多层次的绿化种植,提高了场地的绿化率,也美化了周边环境。

但是此处绿地周边邻近地铁站、居住小区以及办公楼等,人流较大,各种人流交织穿行,时常发生擦碰,互相影响等情况;花坛的设计占据了场地1/3的面积,行人不得不避让花坛而绕行,对交通流线带了很大的不便利,这里的主要人流为:通过地铁到达此处的上班族人群以及附近居住小区的居民。上班族需要快速通行,而附近居民则需要短暂的停留休憩;花坛的设计简单的隔离了通行空间,但却没有做好两个空间的衔接与沟通,缺乏不同功能的空间设定;

设想如果将场地内的花坛设计改成树阵广场,让出下层空间,通过利用绿化带或小品设施划分出合理的功能分区及合理的人群流線,赋予地面空间更多的功能,定能更好的服务于市民,提高市民对于城市空间的体验感。

4.2 中山北路旁街头绿地(近镇坪路)

图示街头绿地位于中山北路一侧近镇坪路,周边环境靠近地铁站、居住区及办公楼;上图中间的条形绿化带,很好的分离了人群流线,同时绿化带结合树池坐凳的形式,开辟出了林下空间,利用花坛绿篱围合出的各个独立小空间,为市民的使用提供了多种可能,或设置棋牌桌,可供市民打牌下棋之用;或成为晨练空间;或供市民闲暇休憩之用等等。类似于这样的功能布局,流线划分,即保证了绿化覆盖率,又满足了功能需求,真正的便民利民。

街头绿地的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于形式,以上两个地块只是街头绿地类型及设计形式的冰山一角,不能代表所有的绿地,但是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是共通的,笔者只是在小范围的举例说明功能设计优先的重要性。

5 街头绿地种植设计的提升

有了合理的功能分区及流线组织之后,设计再将不同的景观元素融会贯通,着手进行环境的景观美化;种植设计作为重要的景观元素之一,对整体的景观风貌有着较大的影响;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绿化种植不再是简单的满足覆盖率即可,而是更多的注重人们的心理需求与欣赏体验;以及对于城市的生态效益的积极影响。

种植设计的主要形式建议以乔木为主,采用乔+灌或者乔+草的种植形式,使得中层或下层空间视线通透,形式简洁;

种植设计的苗木品种应以乡土树种为主,注意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种植比例,同时注意彩叶树种及观花类小乔或大灌木的种植,提升市民的观赏体验;

对于不同类型的街头绿地,种植设计的种植结构、设计风格及生态效益也各有侧重点;在具体设计中也应视具体环境及功能来定,或简洁秩序,或层次丰满,或季相明显,或四季长青,无论何种形式与功能,都能使得街头绿地起到城市“绿肺”的生态效益。

6 结语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服务大众的意识的不断提升,改善民生,从市民身边做起,街旁绿地散布于城市中,链接各个不同的生活、工作与活动空间,比如住宅区周边的街旁绿地,商务办公楼周边的街头绿地,商业广场周边的街旁绿地,不同的场所,服务的市民需求不同,功能定位也有所不同,但不管是怎样的功能定位,都有一个核心的宗旨,那就是真正人性化的设计,服务于市民,提高街旁绿地的使用率,为市民提供便利。

综上所述, 本文的分析与论述是从日常生活中笔者对街旁绿地的观察与感受中来,有心为市民日常生活提供便利,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而编写此文。

猜你喜欢

人性化设计功能定位
论裁判文书网上公开的功能定位
人性化建筑设计的多角度分析
浅析城市公园的人文表现
高校图书馆阅览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检察机关案件流程监控相关问题研究
我国庭前会议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物流信息平台
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布局河北文化发展新常态
基于中国书院文化的卫浴产品创新设计
普通汽车遮阳板的改良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