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山林火灾发生原因与预防措施分析

2018-10-21陈懿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9期

陈懿

摘 要:森林火灾作为一种突发性灾害事故,一旦发生便会导致损失的发生,随着我国近年来退耕还林等工作的发生,我国林地面积诸多增加。为确保森林资源安全,促进我国林业建设的有效发展,还应对山林火灾发生原因深入分析,采用有效的预防手段,为山林提供科学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山林火灾;原因;预防研究

1 前言

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关乎生态建设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很早就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特别是鲜明地提出了“我们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毫无疑问,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课题,需要我们花大力气解决好。生态环境建设的加快,使得森林的面积得到了增加,不过这也为森林防火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让森林防火工作变得更加的艰巨和繁重,责任也变得更加的重大。笔者将分别从:山林火灾发生原因;山林火灾预防手段,两个方面来阐述。

2 山林火灾发生原因

随着《森林防火条例》、《森林法》等法律、法规逐渐完善,“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相关方针逐渐落实,围绕“抓落实、保安全”这一主题将森林防火工作积极落实。尽管我国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其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尤其在春季以来,气温回升逐渐加快,各种烧荒烧灰现象频发,进山入林游玩的人员增多,为火灾发生造成隐患。

森林防火是保护森林同样也是保护人类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举措,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前提是从保护生态的角度进行考虑,完善森林防火的基础设施,做到规范化建设,满足森林防火的实际需求。笔者将对山林火灾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根据山林火灾发生原因来采取有效的预防对策,为保护山林提供参考。

2.1 山林火灾发生原因

导致山林火灾发生的原因相对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农民缺乏一定防火意识,对森林火灾缺乏一定重视度,这也是导致农民在野外用火时不注意防火,没有将田地周围的杂草清除,最终导致森林火灾的发生。

2.2 山林火灾防护工作中的问题

综上笔者对山林火灾发生原因进行了阐述,就目前来看我国山林火灾防护中,因林区杂草相对较多,植被层厚,导致容易发生大的森林火灾,而林区内人为活动的增多使火灾管理难度剧增,总而言之森林防火工作依然严峻。近年来我国造林面积逐渐增多,专业扑火队伍专业性不足,导致火灾防护工作战斗力匮乏。

3 山林火灾预防手段

综上笔者对山林火灾发生原因进行了一一阐述,为促进山林火灾防护工作的推行,降低火灾发生率,相关部门还应加强火灾防御手段,详情如下。

3.1 强化责任落实

一是凝聚合力。按照《浙江省森林消防工作责任书》《浙江省森林火灾重点整治县管理办法》等规定,督促各地层层签订责任书,确保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合力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典型引导。总结推广森林消防网格化、精细化管理经验,切实把森林消防责任落实到人头、山头、田头,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三是依法治火。不断完善森林消防法规和制度,启动修订《浙江省森林消防条例》,清理完善森林消防管理制度和规范性文件,用以指导全省森林消防工作。

3.2 加强森林防火安全教育力度

有资料统计,大约有超过97%的森林火灾皆因人为因素所致,由此可见,广大人民群众的森林防意识何其薄弱,强化其防火意识显得尤为必要。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强化群众的意识,首先就要让其了解森林火灾的危害性,同时加强宣传森林火灾的应对措施,这也是森林防火教育的主要目的。工作人员应加大火灾防护力度,如:分发森林防火宣传小册子、悬挂横幅、“鲜花换烟花”等宣传方法,提高对森林防火知识的全面认识,与此同时应对人民群众森林资源保护意识加以培养。

值得注意的是,森林火灾防护宣传首先要以农区、乡镇等人员为主要对象,到了夏季干燥季节,可以积极发放相关宣传,在林区周围按照相关警示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做到护林防火、人人有責。

3.3 加强对林区活动的安全巡查工作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应加大林区活动安全巡查力度,对各种火灾隐患一一排查,将防护措施落实到位,消除安全隐患死角。对于重点路段林,重点进山入林口,应安排护林人员进行管理,增加巡查频率,以防森林火灾事故的发生。对林区动态严格监视,并做好巡查纪录,对各类火灾隐患一一排查,积极制止野外违章用火。

在巡查工作中,一旦发生火情应立即上报,协助森林派出所对火灾案件进行调查,做到万无一失,而对于责任心不强的护林员应给予惩罚。与此同时,林业部门还需要依托林区的道路、公路、等将其中的可燃物清除,不断扩展防火带的宽度,将其建设成为一个庞大的防火隔离工程,发挥阻隔作用。如果难以开设生物防火带,可以选择防火线,使得森林防火能够具备一套完整的阻隔网络系统,但是要考虑因地制宜、重在设置防护、整体配置,并与林区的建设趋势相结合,遵循共同发展原则。

一般通过以下几点来设置防火隔离带:一是设置防火线,防火线又叫火灾阻燃线,当明火接触防火线时,会自动熄灭;二是种植阔叶林,阔叶林中的树种要选择燃点低、抗火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的树种,阔叶林不仅可以起到防火的作用,还可以提高森林覆盖率,是营林技术的重要举措。

3.4 强化火源管控

一是广宣传。组织开展全省“3·19”森林消防宣传日广场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媒介,通过新闻报道、宣传车、宣传牌、宣传标语、空中高音喇叭警示和举办讲座、送电影下乡等形式,大力宣传森林消防知识,努力构建森林火灾群防群控局面。二是管火源。把“看住山、管住火”作为野外火源管理的首要目标,在元旦、春节、清明、冬至等重要时段和森林消防紧要期,发动乡镇、村干部、护林员等管护人员进山入林全天候巡逻,确保路口有人把、山头有人看、林缘有人巡,切实管住野外火源。三是推“双禁”。总结经验,推动林区烟花爆竹“双禁”(禁止燃放、禁止销售)工作,积极倡导“无烟上坟”文明祭祀新风尚,逐步改变“点香烛、烧纸钱、燃放烟花爆竹”祭祖陋习,坚决防止发生用火失控现象,努力降低森林火灾发生率。

3.5 建立森林防火应急联动机制

森林防火应急联动机制的构建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使其有据可循。相关部门应构建一个防火联防领导小组,对联防公约进行制定,确保森林防火宣传、火灾扑救工作的协调进行。林场还应将扑火队伍优势发挥出来,通过火灾扑救演练来增强周边群众的防护意识,为森林防火工作的进行助一臂之力。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林业资源属于我国的重要资源之一,林业的加速发展也是推动我国林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因此,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就目前来看我国在森林防火工作中获得了一些进步,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若不解决便会严重影响到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据此相关部门应从多方面实施,树立相关人员森林防火工作意识,加大森林防火宣传力度,构建完善的森林防火应急联动机制,提高森林火灾的防护效率,促进国家林产业的持久发展,同时又能优化生态环境,为人们创建优质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 王进.山林火灾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7(13):173+175.

[2] 李明.泰山山林火灾扑救中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5(23):217~218.

[3] 张思玉.我国森林火灾特点的动态分析[J].森林防火,2013(2):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