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现状与对策

2018-10-21高刘平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9期
关键词:监督建筑工程现状

高刘平

摘 要:随着国家对质量问题关注程度的不断提高, 工程质量监督问题也被逐渐提上了日程[1]。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实现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成为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也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意义、现阶段建筑工程监督管理现状及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督;管理;现状

1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意义

1.1 实现效益最大化

一个工程建设的意义就是其所创造的价值, 也就是制造的效益。在质量资源如此紧缺的当今社会, 工程质量监督单位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发挥其最大的价值是迫于解决的现实问题。随着建筑行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 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多, 大大提升了建筑区的施工规模。对新建筑区的工程项目实行规范的质量监督工作, 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建设计划和相关决策的有效性、合理性和科学性, 让建筑建成后能够发挥其最大的效益。

1.2 保障施工安全

通过解读现阶段质量监督与建筑施工规划之间的联系, 可以发现, 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性, 这就体现出质量监督制度以及相关战略决策的滞后[2]。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 而这些安全隐患也是由诸多的因素在牵引着, 其中安全管理意识的欠缺是主要因素, 直接影响着后期施工和管理维护工作。因此, 建筑单位应强化监督控制工作, 加大建设全过程 (勘察、设计、材料、结构把控等) 的管理力度, 从各个方面对建筑施工的安全性进行有力保障。

2 现阶段建筑工程监督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政府不断健全和完善了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确保了施工安全性和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 大大提升了工程项目质量监督工作的效率, 促使科学化、规范化的监督管理模式形成。但就目前来看, 仍存在系列问题对工程监督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

2.1 勘察与设计阶段质量监督失察

工程监督的基础阶段便是工程项目的勘察与设计, 直接关乎着建设成本、造价水平以及后期的施工建设。此阶段是基础环节, “基础”被忽视, 后期监督工作开展的再好也无意义, 即便如此, 仍被部分建筑单位所忽视, 工程勘察数据核查不仔细, 导致实际数据与勘察数据相背离的低级错误, 直接导致图纸设计差错, 影响后续施工建设的顺利开展, 更有反复更改设计图等恶劣情况的出现, 严重影响施工进度。

2.2 参建单位资质审核规范欠缺

工程项目质量好坏的另一个因素取决于参建队伍, 需要从设计之初到施工以及监理单位都要反复推敲[3]。但就目前来看, 建设单位没有规范的流程去选择和审查参建单位, 受系列因素的影响, 无法实现公平、公正的招标, 部分能力不足、资质不合格的参建单位浑水摸鱼、偷奸耍滑, 而真正拥有资历、资质的参建单位却不能参与到招标当中, 这就造成工程项目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2.3 单一实物监督机制制约

目前来说, 建筑单位多实行单一的实物质量监督, 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监督能力欠缺。而建筑工程的特殊性 (工期长、工种多、专业复杂等) 决定了单一质量监督的不可行性。施工周期长, 监督期短, 这就造成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的不全面性, 导致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敷衍了事, 难以达到预期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成效, 对工程项目的顺利完工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3 针对当前监督现状采取针对性对策

针对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监督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 政府及各相关部门为净化建筑行业环境, 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相关对策, 以此解决工程项目质量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实现建筑工程行业“质”的发展和提升。

3.1 打好“基础”, 严把勘察、设计关

工程勘察和设计阶段是监督工作的基础阶段, 基础打不好, “根基”不牢。建筑单位应强化意识, 增强自身对此环节的重视程度, 严抓工程勘察及设计的各个环节, 对勘察所得的各项数据资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审核, 坚决杜绝差错出现, 根据审核合格的各项数据资料绘制施工图, 以此降低工程造价和建设成本, 加快施工进程。

3.2 严抓参建单位招标资格审查工作

建筑部门应加强参加单位的资质审查工作, 严格准入制度。针对资历不足、资质偏低的建筑施工单位以及设计相关单位, 计划部门、规划部门以及建筑安全管理部门不能予以立项、不能予以签发建筑许可证亦不能准发施工许可证[4]。由国家质量监督机构对各参建企业 (设计、施工、材料供应、监理等) 进行必要的产品质量审核、检查, 一旦考核不合格, 不允许其参与相关建设过程, 确保各相关单位满足资格审查条件, 根据资质年检中建筑设计、施工以及监理的责任事故有无以及大小情况, 确认是否有需要适当予以降低资质等级甚至取消其从业资格。

3.3 健全实物与行为监督管理机制, 保证监督实效

根据实际情况, 建立相应的实物监督与行为监督管理机制, 完善季度结构工程质量检查制度。在实际工作当中, 强化对实物的监督能力, 不再施行传统的“单一实物监督, 行为监督为主”的监督方式, 降低工程质量问题无法及时被发现和处理情况的出现。工程质量监督单位, 应实现对工程项目全过程的质量监督, 包括参建方的质量行为、质量结果, 将产品质量等情况列为重要的监督项目, 使参建各方明确各自责任, 使其更好的履行自己的义务。日常工作当中, 通过日常监督与巡查监督、季度结构工程质量检查监督相结合的方式, 全线控制工程质量监督的全要素, 针对监督工作内容和问题, 对下一步的监督工作内容和解决措施作出进一步规划, 全面确保工程质量。

3.4 建设单位自身加强管理

建设单位是建筑工程的实施者, 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有着非常大的主动性, 只有建设单位本身加强管理才能够从根源上解决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在施工过程出现问题的时候施工单位能够最快发现施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如若施工单位能够及时对问题进行总结, 能够及时改正问题, 这将极大的提升建设工程的施工效率, 同时也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建设工程的质量。建设单位需要建设一套完整的体制机制从内部对施工人员进行管理, 合理安排工作人员、合理分配工作、树立建设工程安全意识、质量意识, 形成一套完整的奖罚机制对员工进行激励, 充分带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还要定期开展对员工的培训工作, 让工程建设人员能够更快掌握最新的建设法规, 能够学习到最新的专业技能与施工方式。利用最有效的方式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建设队伍。

4 结束语

质量是工程项目成功与否的灵魂。因此, 建筑单位应充分认识到质量监督工作对工程质量提升以及建造成本控制、施工时间把握的积极意义, 强化监督意识, 从数据勘察、图纸设计到参建单位资质审查再到监督管理机制建立, 从始至终的将质量监督工程贯穿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中, 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经濟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夏恩.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现状与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7):55+57.

[2] 黄振,晏翔.试析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现状与对策[J].中国高新区,2017(10):134.

[3] 周洋帆.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的现状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6(14):265.

[4] 张敏.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现状与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6(11):149~150.

猜你喜欢

监督建筑工程现状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什么是四个监督?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落实依法监督、科学监督、高效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