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教学中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应用

2018-10-20樊晓辉

现代交际 2018年13期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护理教学综合素养

樊晓辉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医疗技术和医疗水平也在持续发展。人们对医疗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进而要求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也要随之改进。护理教育作为医疗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的教学模式深深地影响着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当下,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方式是大多护理教学所采取的方式,这种方式并不能够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养。因此,要想更快更好地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必须积极寻找发现适合广大护理人员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从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高效使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优化护理教学。本文主要论述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护理教学中的实践和应用。

关键词:护理教学 行动导向教学 实践应用 教育教学模式 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3-0206-02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较为注重教师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多数较为死板,老师循规蹈矩按书本知识讲,缺少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也只是机械性地学习,很难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难免会造成厌学的现象。行动导向教学法要求教师积极转变自身的思维定式,树立学生主体理念。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和实验课内容,保证课程实操性的同时,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实际能力和学习水平,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在学生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各项综合素养。[1]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内涵分析

“行动导向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把教学这个行为与护理这个职业行为有效组合在一起,把护理实际操作学习和课堂知识学习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动手操作,勇于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有大幅度的质变。

(一)概念界定

“行动导向教学法”一词最早来源于20世纪末的德国,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前卫的教育教学理念。理念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护理职业实际操作能力,教师仅做引导,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激起学生对护理学习的热情和乐趣,达到让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2]

在当今社会,行动导向教学法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我国的护理专业教学中,并均取得了相应的成效。

(二)行动导向教学的实施

(1)前期准备阶段。选取能够吸引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课程,同时还要保证课程不漂浮,接地气,满足学生未来工作需要。课程还不能够选择较为简单的,要保证有难度,串联多个知识点,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2)中途实施阶段。教师负责引导,学生实地模拟,通过不同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施过程中,学生自主思考,互帮互助,随机应变,有利于综合素养的提升。

(3)后续总结阶段。课后实时记录,以小组为单位书写详尽的实验报告,积极总结整个过程中的不足和收获。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意义

(1)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独立思考能力。教师不再单单照本宣科是行动导向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厌学、不思考的问题,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独立思考能力。[3]

(2)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重实操是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一大特点,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亲自动手操作、体验。避免学生在日后的实际工作中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

(3)改变教师理念,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质。行动导向教学法要求教师从学生出发,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人主演。教师只有本身也在进步,不断更新知识框架,才能够将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得得心应手。

二、护理教学中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应用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每一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仅是受该教学内容所影响,也受对该教学内容的期望值所制约。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所在。因此,继承发展优良的传统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充分利用先进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护理教学中需要面对的课题。[4]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少行动导向专业教材

由于我国对行动导向教学法引进较晚,因此现有的教材大多是翻譯的国外教材,因为国内外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教材方面难免会脱离实际,教材章节多是较强的理论知识,落到实际较为空洞,均在不同程度上使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脱节。导致学生对书面知识掌握得不够透彻,对实际操作也并不了解。

(二)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个别教师还不太适应自己角色的转变,无法从单一的课程讲授形式中走出来。这就需要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让教师意识到学生主体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想学、愿学。[5]对教师综合素质的高标准严要求是这种教学理念转变的意义,传道授业解惑缺一不可。教师只有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不断地学习创新行动导向法,才能够更好地应用行动导向法。

(三)多种方法相结合

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时,既要充分注重其中的创新因素,又要兼顾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结合。要注重把行动导向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相结合,互相汲取精华,才能够持续丰富、创新、发展行动导向教学法。使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运用中逐渐形成科学和有效的系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行动导向教学法为学生所利用,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操作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优化护理教学中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实践应用中的路径

要想让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护理教学中有效实施,需走的路还有很远,待解决的问题也不少。局限性影响着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有效实施,好的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施,要侧重于加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帮助学生从稚嫩的护理学员转变为一名专业的护理工作者。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合理应用,对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等有很大帮助。虽然教师本身的担子很艰巨,但只要不断自我提升,不断深化改革,不断摸索,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护理教育中一定能取得显著成效。

(一)联系生活,活学活用

课程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课程的选择要侧重于学生的实际操作性。有关文献记载,课程的设置要遵循在行动为导向进行时,在劳动力和职业现状持续变化的情况下,对于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学生都可以重新获取,做到活学活用。[6]

(二)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

课堂教学是动态的,以往教师的教学模式通常采用“灌溉式”,何为“灌溉式”呢?简单来说就是整堂课教师只负责讲,学生只负责听。在这种方式的主导下,学生学习难以进步。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多引导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知识储备,自身对课程的理解,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堂讨论是自由的、发散的、求同存异的。只有这样才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

(三)摸索新模式,改善师生关系

学生要突然从课堂的被动聆听者转变为课堂的主动参与者,可能会出现许多不可预料到的问题,因此只有不断探索,研究,才能够找到与学生相匹配的行动导向课程。切记不要好高骛远,不要闭门造车,要善于自我总结和改进,让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护理教学中发挥最大效能。

参考文献:

[1]王燕燕.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5(7).

[2]廖树武.行动导向教学在《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中的应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3]李强,张英艳,杨立群等.“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对护生专业素质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6):3822-3824.

[4]由淑萍,蒋红,马龙等.本科护生《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基于需求导向理论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6(22).

[5]席政.中职学校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解析[J].新课程学习,2014(9).

[6]奚红梅,林英立.行动导向健康教育法在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重庆医学,2016(36).

责任编辑:刘健

猜你喜欢

行动导向教学护理教学综合素养
行动导向理念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人文教育对促进护理教学改革的价值研究
高职院校行动导向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经验研究
护理教学查房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教学中PBL的有效运用探析
行动导向教学在中职会计课堂中价值与运用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童诗”也精彩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