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尝试

2018-10-20沈碧云

知识窗·教师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古人内涵汉字

沈碧云

传统文化具有民族独特性和民族认同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在教学中融入一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随之得到提高。

一、诵读经典文本,提升品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经典是提高教学效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诵读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著作,让学生体会其重要意义和汉语言独特的韵律,并在朗朗上口的诵读中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另外,小学生的感性思维比理性思维更加发达,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诵读文本的过程中培养语感,让学生的文化品位上升一个层次。

在学习完《孔子游春》后,不少学生都对孔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鼓励学生参与经典诵读活动,如可以让学生尝试诵读《论语》,进一步了解孔子的哲学思想。此外,在指导学生诵读时,教师可以将《师说》中的相关文字展示给学生观看,让学生从中寻找与《论语》相似的观点。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发现:韩愈认为要尊师重道,要善于向对方学习,这一点与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不仅如此,在诵读活动中,学生感受到了儒家尊师重道的思想理念,同时也体会到为什么这种思想在中国能传承千年,并一直流传到今天。

朗诵和品读相结合能促使小学生更好地体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可忽视诵读的重要性,不仅要让学生读得通顺,还要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理解经典文化的深邃内涵。

二、分解汉字结构,主动探究

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一部分是以汉字为载体呈现出来的。因此,在教授课文时,教师可以选取文中有独特内涵的汉字,让学生自主探究。这样,学生就可以体会到这些汉字独特的文化内涵,了解古人的心理。

在教学《负荆请罪》时,教师可以先对课文标题进行分析,指导学生分解文章标题中某些汉字的构造,并在探索中了解古人如何造字。如“罪”字,教师可以采用今字意会、流变分析等方法进行探究。首先,让学生尝试通过“罪”字的今字进行分析,如有学生提出:“‘罪的下半部分是‘非,就是说,做了错事的人就是有‘罪的人。”其次,教师可以尝试给学生展示“罪”的古字,展示其历史流变。学生会发现,“罪”字原来写作“辠”,从辛从自,是一个会意字,“自”的本义是指鼻子,所以和“辛”组合成的“罪”字,意思是说,犯罪的人蹙鼻苦辛之貌。在秦朝时,由于人们认为“辠”和“皇”字很像,似乎对君王不尊敬,因此才改为“罪”字。有学生认为,从“罪”的古字上能看到古人对于“罪”的看法,古人认为犯罪之人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会为自己的罪过承担责任,必然会感到辛苦难熬,这其实是古人通过汉字表达自己的善恶观,对想要犯罪之人进行警告。

汉字代表了古人的聪明才智,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分析这些汉字,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三、激活阅读期待,学会反思

阅读期待指的是通过制造悬念、创设情境等方法,促使学生激发内心体验,令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阅读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阅读期待,促使学生学会反思,从而拓展阅读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在阅读《螳螂捕蝉》时,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创设悬疑,激發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在思索中阅读,提高阅读能力。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讲述《说苑·正谏》中螳螂捕蝉的故事,并告诉学生:“吴王要攻打荆地,大臣想要劝阻其行为,但是吴王根本不听,还说如果谁劝谏的话就杀死谁,可是一个年轻人却成功地劝阻了吴王,你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吗?”这样的悬疑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促使学生积极投入阅读中。学生在阅读中发现,不少成语故事都和历史有关,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教师可以借着这个机会让学生了解更多成语,阅读与之有关的小故事。

此外,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和传统文化有关的教学内容,诵读经典能提升文化品位,分解汉字能促使学生主动探究隐藏在汉字中的传统文化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在反思中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

(作者单位:江西省靖安县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古人内涵汉字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古人时尚文化秀
古人时尚文化秀
古人时尚文化秀
汉字这样记
古人的过年诗
汉字这样记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木木相册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