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2018-10-20孟晓华乔璐萍刘莉

西部金融 2018年6期

孟晓华 乔璐萍 刘莉

摘 要: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是我国金融发展历程中提出的崭新命题,也是顺应社会改革步伐的一项重大举措。本文以陕西汉中为样本,分析了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构建了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提出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普惠金融发展;加大金融知识普及,提高受惠群众素养;加快农业保险发展步伐,增强抗风险能力;有效规划互联网邮电业发展,提升金融普惠效率等建议。

关键词:农村普惠金融;金融供给;金融需求

中图分类号:F83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017-2018(6)-0070-07

一、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一)金融供给增加,金融服务功能日趋完善

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金融业整体的发展状况。普惠金融供给的增加不仅代表着金融市场对增强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视,也是彰显我国金融市场“补齐”短板的决心。通过表1可以看出,截至2016年底汉中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726个,乡镇覆盖率达94.65%,其中农合机构占主导地位;近三年,汉中银监分局同意批复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在辖区新增12家分支机构网点,其中长安银行增加6个支行机构网点,西安银行增加1个市级机构网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增加2个支行机构网点,邮储银行增加3个支行机构网点。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金融供给以城市商业银行为主,集中反映在县级支行机构网点的新增上,这体现了金融资源对于农村地区的倾斜,也反映了金融普惠功能的日趋完善。

(二)创新普惠金融发展模式,发展特色扶贫路径

为深入推进金融普惠程度,汉中市各地区开始走精准扶贫道路,扶贫精细化弥补了过去较为粗放的扶贫模式造成的“遗漏”,减少了扶贫不对称的现象。汉中市金融系统也在基于其固有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上探索创新发展路径,着力构建具备地域特色的金融扶贫模式。由于汉中辖区10县1区均属秦巴连片扶贫区,产业发展受阻,精准扶贫任务重,为切实推动金融普惠效率,汉中市立足实际,建立农村金融支持电商发展模式,通过银行业金融机构依托专业化金融服务,借鉴互联网金融发展理念,积极构建集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为一体,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电商金融服务平台,疏通山区产业向外输出道路,打造汉中特色“电商扶贫”模式,创新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途径。截至目前,全辖比较著名的银行系电商平台有:融e购、善融商城以及乡邻小站,其中长安银行汉中分行与宜农科技联合打造的便民服务网点,已试运行16家,累计发生交易356笔,累计交易金额13.29万。

(三)金融机构定向引导资源,形成绿色普惠金融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是当前我国亟需深入研究的课题。其中普惠金融侧重于深化本地农村金融改革,致力于实现多元化、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体系;绿色金融着重于对社会资源的引导,促使投融资注入环保绿色的产业,形成环保稳健的良性循环。汉中市作为秦岭山区的欠发达城市,地形崎岖,是国家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的示范地区。近年来,汉中持续打造电商金融服务平台,利用电商平台促进当地资源流转,融合山区绿色产业与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形成绿色普惠金融发展模式,创新性地推出绿色电商信贷产品。例如,工商银行汉中分行打造融e购电商平台,大力推广茶叶产业、天然茶树油、核桃油等绿色食品的宣传营销,累计成交订单2万余笔,累计交易金额730多万元;一些企业也凭借建行汉中分行推出的善融商城电商平台扩充经营线路,累计发布商品320件,累计成交金额达到3.5亿元。绿色普惠金融的融合发展,不仅为农民增收创造机会,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也扶持了秦岭山区特色产业和生态旅游业发展。

(四)加大对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信贷扶持

当前,应收账款融资在我国发展迅速,助推小微企业茁壮成长是各地区努力前进的方向。作为供应链融资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应收账款融资已经被接受并逐步发展起来,应收账款融资方式的建立既有利于实现“三去”的目标,也能缓解A股市场的“抽血”压力,有力推进“双创”的开展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创业带动就业的步伐。为了改善以往小微企业融资艰难的困境,汉中市在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采取诸多措施推动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的发展。截至2016年末,汉中辖区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53.27亿元,比上年增加23.11亿元,增长了17.76%;同时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也牢牢把舵融资业务发展方向,为融资需求方量身定制各类应收账款融资产品,力争弥补中小企业长期以来存在的融资“短板”。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大力发展,大大盘活企业沉淀资金的同时也丰富了银行业传统的业务发展模式,取得风险分散与创利增收“双赢”效果的同时也为宏观经济发展增添新活力。

二、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分析

(一)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构建及说明

根据Mandira Sarma(2008)构建的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概念,同时借鉴谢升峰(2014)计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方法,即:首先,确定多维度指标并计算各维度指标值;其次,通过权重公式计算各维度指标占据的权重比例;最后,结合指标值、权重值,运用公式计算得出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具体计算如下:

(二)指标选取及数据整理

由于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是有效衡量一个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程度的重要参考,所以指标选取非常关键。本文在计算汉中市各县区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时,所选用指标均严格遵循可得性、科学性、可行性、全面性原则。鉴于其他专家学者构建的指标,立足汉中实际,现建立如下指标体系(见表1)。

根据上述已设定指標,为确定各指标重要性,运用公式(1)、(2)计算得出2012—2016年各具体指标所占权重(见表2),其中各个指标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汉中中支。

(三)测度结果分析

根据表2确定的测度汉中市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指标权重,将各个指标的不同量纲进行归一化处理,结合公式(4)、(5)、(6),计算得出汉中市2012—2016年11个县区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值并进行排名(见表3)。

根据国际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划分标准,IFI∈(0.5,1)表示该地区存在较高的金融包容性;IFI∈(0.3,0.5)表示该地区存在中等金融包容性;IFI∈(0,0.3)表示该地区存在较低的金融包容性。分析表3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测度结果可以发现:汉中市2012—2016年这5年间,汉台区、南郑区、城固县、西乡县、勉县及洋县均处于中等金融包容性水平,它们普惠金融指数均值分别为0.488、0.453、0.457、0.410、0.417及0.366;其他5个县均处于较低金融包容性水平,连同洋县均低于汉中市IFI均值0.381,其中佛坪县IFI均值为0.223,处于最低水平。

汉台区作为汉中市中心城区,资源配置效率相对较高,金融机构服务意愿较强,民众金融服务可获得性较高,普惠金融发展效果良好;南郑区是省内旅游资源大区,也是汉中经济发达重区,是众多金融机构开设分支的首选地;城固县是汉中市重要的地方工业发展基地,拥有汉中航空产业园区,经济增长态势迅猛,所以南郑区和城固县的IFI均值差距并不大,但都远远大于汉中市IFI平均水平0.381;西乡县茶叶产业发展形成“名牌效应”,带动整个汉中市进入“茶叶经济”,其IFI均值与汉中市平均水平相差不大,是汉中市普惠金融发展排名的“中间地带”,经济发展潜力较大;其他5个县由于人口密度较稀,周围山区较多,从金融机构自身利益出发,提供金融服务的意愿较低,所以达不到中等金融包容性水平,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低下。

三、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以上通过计算得出汉中市2012—2016年各县区的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并进行排名,发现汉中市普惠金融发展指数IFI均值为0.381,处于中等金融包容性水平。为进一步研究拉低汉中市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具体因素,下文将选取指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一)模型设定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何选择正确的解释变量非常重要。鉴于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以及解释变量选取的关联性、科学性、实用性原则,本文指标选取如下:

普惠金融发展指数IFI:该指数能够有效说明一个地区金融普惠程度。具体算法见上文。

教育水平EL:居民受教育程度越高,文化水平就越高,而人群受教育程度与普惠金融服务获得性以及使用性存在一定关系。这里用中学及以上学历在校生和毕业生人数总和与常住人口总数之比表示。

金融资产相关率FCR:该指标能够反映一个地区金融资产与经济总量的比例关系,能够反映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在此用汉中市金融资产与GDP之比表示。

城镇化率UR:该指标体现了现阶段城乡二元化发展程度,对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形成促进作用。这里用非农业人口与总人口的比例表示。

居民加权人均收入SR:该指标能够反映当地居民金融排斥的程度,从而影响普惠金融发展水平。

互联网普及率HLM: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能够助推普惠金融发展,尤其是在贫困地区快速传递信息的同时使金融与信息行业紧密衔接。这里用使用互联网人数与常住人口总数之比表示。

本文上述六类指标除IFI值外,其他指标所用数据分别来源于2012—2016年《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2012—2016年《汉中统计年鉴》。

(三)实证分析

在确定回归模型之前,有必要判断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是否与其他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并进一步确定普惠金融发展指数与其他指标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从而得出造成汉中市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低下的具体原因,下文实证部分数据处理均运用Eviews8.0。

1.相关性分析

对教育水平EL、城镇化率UR、金融资产相关率FCR、居民加权人均收入SR、互联网普及率HLM与普惠金融发展指数IFI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如下(见表4)。从检验结果来看,城镇化率、居民加权平均收入以及互联网普及率均是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的格兰杰原因,其余指标与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变化之间并没有明显格兰杰因果关系,这可能是因为现实中,造成汉中市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低下的原因更加复杂,与理论上应用广泛的指标有一定差距。

2.实证结果

依据上文对模型的分析及检验,运用OLS方法得到估计方程及检验结果如下:

IFI=3.7409EL+2.44576UR+0.0628SR+2.710306HLM+2.8872FCR

通过回归模型估计可以得知:普惠金融发展指数与居民教育水平、城镇化率、居民加权平均收入、金融资产相关率及互联网普及率存在正相关性,并且均会对普惠金融指数产生促进作用。综合格兰杰因果检验来看,互联网覆盖率和城镇化率对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影响较大。所以,汉中市应该加快出台推进城镇化的政策措施,缩小城乡二元化结构;推动互联网宽带设备入户率,创造条件引进新型邮电设备,实现地区信息产业快速发展。

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农村规模经济发展滞后,人均收入增长缓慢

根据表5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来看,居民加权人均收入是影响汉中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的原因之一。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缓慢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金融普惠的进度,原因在于人均收入水平在直观上是衡量广大农民生活质量的指标之一,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的人均收入会促使农民迫切寻求直接增加收入的機会而不是接受金融普惠的逐渐渗透,甚至还会造成金融排斥的局面,因为研究发现金融进行排斥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农民,城镇低收入阶层等人群,由于这部分人一般容易被金融机构忽视从而逐渐习惯排斥正规金融行业提供的金融服务。而农村普惠金融重点目标群体一般就集中在贫困农村山区,该地区失业留守人群众多,基本靠政府补贴赖以生存,缺乏规模经济形成的基础条件,既拉低群体收入的平均水平,也严重影响了金融普惠的推广进度。

(二)城镇二元化结构不均衡致使金融生态环境欠佳

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回归模型结果发现,城镇化率也是影响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的一个原因,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提高2.44576个百分点,说明城镇化率的提高对普惠金融发展能够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目前全市城镇化率平均水平仅为0.29,说明城镇人口还不到全部常住人口的三分之一,低水平城镇化率往往能够反映以下几点问题:居民观念整体陈旧,对基础金融业务不了解,导致很多金融产品不能被广泛推广应用。存在部分经济欠发达县区对财政补贴过于依赖,甚至存在地方党政部门习惯性依赖于财政转移支付现象,怠于从金融机构融通资金缓解生产生活困难,缺乏主动对金融机构进行负债的意识,给原本就在普惠金融推进中“让利于民”的金融机构带来亏损,严重影响金融机构放贷积极性,挫伤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普惠的信心,导致地区金融排斥现象更为严峻,拉大地区居民贫富差距。

(三)农业保险发展与金融机构风险分担需求脱节

农业保险发展速度过于平缓,不利于农业发展。由于普惠金融扶持人群主要在于山区农民,农业是他们赖以生存源泉,风险主要来自不具确定性的自然风险,所以农业保险配套跟进显得极为重要。目前,汉中市农业保险险种仅为十多种,用于担保的农业保险发展仍旧比较缓慢,不能为各类农产品提供有效保险服务,阻碍汉中市农业发展。汉中市农业保险品种以政策性保险为主,虽然平均每年财政补贴金额达到3600万左右,但是截至目前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险种也只有“茶叶险”、“水稻险”等,由于存在较大潜在风险,保险公司不能与银行业金融机构有效配合。金融機构在扶贫过程中由于自然风险及其收益不可预见性,使得本来就已被压缩的利润率更是“单薄”。所以这使得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能放心贷款,致使信贷业务普惠不到位,农民仍旧解决不了生产生活困难,所以加快推进农业保险发展刻不容缓。

(四)地区交通邮电建设有待完善,金融物资传送缓慢

通过上文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多元回归模型可以得出,互联网普及率与汉中市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关系,根据模型结果,互联网普及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提高2.7个百分点,所以互联网普及率的拓宽会对地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产生直接影响。在互联网普及层面上,虽然汉中市2012—2016年宽带接入用户占总户数比例不断上升,但截至2016年汉中市常住人口344.63万,互联网普及率也仅为0.37,即宽带接入用户数占总户数的37%,互联网普及率低下无法造就迅捷信息传播渠道,金融普惠农村地区的前沿信号更是无法被有效识别,大大降低了农村经济衔接普惠金融的快捷性。

五、推动汉中农村普惠金融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普惠金融发展

为鼓励银行支农积极性,应该适当放开对银行的财税补贴,促使金融机构大力扶持当地规模企业(比如形成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这不仅能为金融机构开创多元化服务模式,加快“三去”步伐,也能促进居民增收创利,形成城镇居民再就业效应。而农村规模经济的兴起也能加快金融业在农村地区普惠程度的加深,因为龙头产业崛起往往能够解决大批城镇失业人群再就业问题,提高居民收入平均水平,除此之外,工人也可以以工资证明抵押担保贷款,形成“扩大产业发展规模—解决城镇居民再就业—满足工人信贷需求”的良性循环,保障社会发展稳定。

(二)加大金融知识普及,提高受惠群众素养

汉中市部分山区之所以存在金融意识淡薄,金融素养不高现象,虽然与城乡二元化结构存在相关关系,但究其根本就在于农民缺乏对金融机构的了解,对金融机构日常运作以及业务办理流程认识不到位,综合来讲就是缺乏基本金融知识。为了改善这种现象,需要做到:需要搭建金融知识宣传平台,以乡镇政府、学校等公共场所广播站,广泛推进开展,拓宽各种可利用的渠道宣传普惠金融政策以及发展普惠金融能够切实带来的效益,让农民了解发展普惠金融对他们的意义;构建宣传普惠金融的长效机制,督促各类金融机构从实际出发,制定金融知识宣传方案,采用类似营销的手段将金融知识送进各家各户,从根本上扭转农民对金融的认识,从而达到改善山区金融生态环境的目的。除此之外,政府也应该多方面采取政策措施推进城镇化进度,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城乡二元化结构。

(三)加快农业保险发展步伐,增强抗风险能力

加快农业保险发展步伐,加大保费补贴力度,支持保险公司创新农业险种,建立和完善巨灾保险制度、再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农业信贷风险的分散与补偿机制,并且推进风险补偿基金,鼓励政府通过从财政支农资金中提取一部分作为风险补偿基金,对发生自然灾害的金融机构产生的信贷损失进行补偿。搭建农村产权交易流转平台,完善相关的产权登记、评估、交易流转、法律咨询等服务,进一步降低农户和金融机构在农村产权抵押贷款中的成本和风险。

(四)有效规划互联网邮电业发展,提升金融普惠效率

“互联网+”的发展态势表明网络媒介对各行各业的促进作用,作为与实体经济互相推进的金融行业来讲更是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持,互联网行业发展伴随着信息大量涌入为地区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助力,促使可供选择的金融普惠信息能够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农民不出门,尽知扶贫事”的高效模式。除此之外,推动邮电业务的发展也能实地获取金融网点的普惠性资源帮扶,加快信息流转,打破信息不对称劣势。所以只有合理规划互联网邮电业发展,才能凭借信息传递进而拉动物资传送,“双管齐下”提升金融普惠效率。

参考文献

[1]陈银.云南省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探析[J].时代金融,2010,(10):44-46。

[2]郭兴平.构建普惠型农村金融政策支持体系的思考[J].农村经济,2011,(1):61-66。

[3]梁明丽.我国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

[4]马九杰,沈杰.中国农村金融排斥态势与金融普惠策略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0,(5):5-10。

[5]王曙光.幸福的和不幸福的经济学[J].中国纺织,2007,(3):168-171。

[6]叶慧敏.我国农村普惠金融贷款技术再造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

[7]鄭功成.中国社会福利改革与发展战略:从照顾弱者到普惠全民[[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3):47-60。

[8]周英峰.推进建立普惠制农村金融税收政策[J].中国人大,2009,(11):28。

Abstract:Vigorously developing the rural inclusive finance is a new proposition in the course of Chinas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a major measure to follow the pace of the social reform. In recent years, in response to the call for a full-scale well-to-do society, strengthen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clusive finance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 where financial services are not in place has been focused on in Hanzhong city in Shaanxi Province, which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However, with the pressure of economic downturn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clusive finance in Hanzhong city is faced with many challenges from the financial supply side as well as the financial demand side in its efforts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conditions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 promote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narrow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counties. In view of this situation, in-depth and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inclusive finance is a problem that needs to be solved urgently.

Keywords: rural inclusive finance; economic downturn; financial supply; financial demand

责任编辑、校对:党海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