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民主与东方善政(焦点话题)

2018-10-20崔英镇

环球时报 2018-10-20
关键词:公共利益小人支持率

【韩】崔英镇

北宋时中国曾有过一场重大的政治讨论,即有关“多党制”的讨论。彼时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如果成立政党的话,政党领导人果真会追求公共利益,还是会追求私人利益?

当时,欧阳修主张成立“多党”,他在《朋党论》一文中表示“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所以君子虽然结为“朋”,但目的是追求公义;而小人结为“朋”,则是为了追求禄利财货。所以他认为小人之朋是“伪朋”,君子之朋才是“真朋”;如果“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但这样的提议并未为当时的中国所接受,原因基于这样一个判断:操守德行能够达到君子水平的人毕竟是少数,如果形成多个政党,各个政党最终会抛弃公共利益,转而追求私人利益。而这个判断正是根据《论语》里的告诫:“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也就是说,这是基于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西方的民主与东方的善政有着相同的意义。西式民主的核心是多党制,而东方善政的核心则是贤能政治。中国从1400多年前隋朝时期就已开始用科举制度来选贤任能,如今仍在借鉴该制度的成功之处。中国党员干部也是经过向所有国民开放的过程公开选拔的,然后再经过贤能主义式的复杂评估和考察,一级一级选拔官员。而西方一直到18世纪都还依赖贵族世袭制来管理国家。在英国,直到19世纪末期才首次在官僚制度的人才选拔中采取面向全体国民的贤能主义选拔方式。

多党制在西方已成为民主政治的标签,果真如此?中国的贤能政治和西方多党制,究竟哪个更符合善政?在做出判断之前,首先要了解一个前提,即一个社会应该由贤能之人成为领导人,领导人应该为了公共利益、为了国民而努力。但在西方的多党制中,“公共利益优先”这个前提正在逐渐消失。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的话就体现了这一点:“我们的领导人很清楚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应该做些什么。但是,如果那样做的话,下次选举时就不可能当选了。”

实际上,这些年来美国民众对国会的支持率一直很低。根据盖洛普的民意测验,2018年5月美国民众对国会的支持率仅有17%,反对率则高达79%;2013年11月支持率更是一度低至9%,反对率则高达86%。

为什么会这样?这些现象其实表明了在以多党制为根基的西式民主制度里,善政(民主政治)的核心正在遭到破坏。西方国家不断爆出多党制下选民投票选出的领导人背离国民利益、为了自身财富等私利而费尽心机的现象。这也再次印证了近千年前中国对“多党制”进行讨论后所得出的结论,尽管当时的“朋党”与现代政党政 治存在不同之处。

目前,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正暴露出两个根本性问题:日益增加的贫富差距和寅吃卯粮的福利制度。一边是富者益富,一边是通过国债“向未来借钱”以支撑当下的福利制度。富人的财富日益增加,国家的债务却也在不断增加,这是超越了法治层面的伦理上的根本矛盾。目前西方国家各种问题纷至沓来,而位于其核心的正是这样的根本性矛盾。如果中国能成功克服这样的问题,那么贤能主义将能够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和人类文明史上为世界提供一个划时代的、全新的范式。▲

(作者是延世大学国际学研究生院教授、韩国外交部前副部长)

猜你喜欢

公共利益小人支持率
指印小人来了
基于经济法视野下公共利益保护的法律限度
《CNN》特朗普支持率创新低
浅论经济法的公共利益价值
木勺小人
与小人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