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

2018-10-19张立荣

水能经济 2018年6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发展

张立荣

【摘要】高效节水灌溉对农田水利工程顺利开展意义非凡,农田水利工程又是快速提高农村经济的保障,因此,要将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高度重视起来,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优化,把节水灌溉工程的真正作用发挥出来,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促进我国農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

1、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我国的水资源人均占有量非常少,那么如何能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高效地利用各种水资源,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研究问题。积极地发展农田节水灌溉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水资源的应用效率。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要大力建设农田节水灌溉设施,结合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制订出科学合理的灌溉方案,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针对性灌溉,满足不同农作物的生长需求,也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水资源。

2、工程概况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阜蒙县”)地处辽宁省的西北部,与省会沈阳的直线距离142.5km,地理位置为:东经121°01′~122°26′,北纬41°41′~42°34′。东与彰武县相连,西与北票市接壤,南与黑山、北宁、义县(市)毗邻,北同内蒙古奈曼、库伦二旗交界。全县总面积6245.1km2,东西最长距离114.1km,南北最宽距离83.2km。

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现状:

阜蒙县是农业大县,由于受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影响,属于半干旱“三性缺水(即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地区。水资源的贫乏,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阻碍。建设节水型社会,尤其是建设节水农业,已是必然趋势。我县于1998年开始实施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到现在已有近二十年的时间,节水灌溉技术由渠道防渗、管灌技术逐渐发展为喷、微灌等多种节水技术。根据2016年的统计调查结果,全县现有有效灌溉面积60.5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7.2%;其中节水灌溉面积为21.4万亩,占灌溉面积的35%。其中管灌12.96万亩,喷灌2.98万亩,微灌4.32万亩,渠道防渗1.14万亩。这些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每年可增产粮食0.42亿公斤,同时也促进我县农业种植结构高调整的步伐。但从全县来看,工程建设发展很不平衡,全县352万亩耕地面积中,节水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6.1%,并且集中在阜新市周边的王府、东梁、沙拉、阜新镇等四个乡镇,西北部和东北部干旱地区发展慢、发展少。灌溉作物以果树、烤烟、棚菜、花生等经济作物为主,灌溉形式以管灌、喷灌、微喷用滴灌工程为主。

3、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

3.1、总体思路

调整用水思路,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因地制宜建设节水灌溉工程,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阜蒙县属于资源性贫水地区,不搞节水灌溉不行,走大水漫灌的老路,根本无法解决水的供需之间的尖锐矛盾。所以必须坚持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的水利发展原则,统筹安排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提高节约和保护意识。坚持科学治水,依靠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来推进水利事业向前发展,坚持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改善生产条件,向建设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目标前进。

3.2、灌溉技术的学习、应用与创新

在农业部门及水利部门工作者的日常工作中,要以水利工程灌溉节水技术的学习、应用、创新为重点。加快引进高效节水技术,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以及灌溉效率。传统的节水技术有灌溉用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农艺与生物节水技术等。在对这些技术应用的同时,也要进行不断的摸索,寻找更加适合我国农业生产的节水灌溉技术。新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包括以生物进行灌溉调控,通过分析农作物生理,进行亏水生长锻炼,以使其适应给水量降低时的生长环境。通过图像信息、地理信息等技术,对农作物的生长进行远程监控与分析,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灌溉技术。通过高科技电子智能化技术,用机器及数据对农田进行全自动化的监控与灌溉。

3.3、强化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过程就是水资源使用的过程,用最少的水量达到最好的灌溉效果是减少水资源浪费的关键。为了使得水资源配置能够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水平,在灌溉工作中,加强对水资源的配置的优化是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促进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重要措施。最终在保证充分发挥农田水利工程作用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节约水资源。

3.4、规划实施保障

在工程建设中要逐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投入机制,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集资投劳,开展工程建设。形成以农民投劳为基础的,广泛吸纳社会资金,不断增加财政投入,积极争取国家补助资金的多渠道的投入机制,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在工程质量上要高标准,严要求,建设项目实行法人责任终身制,大型工程实行招投标制,形成项目单位负责,设计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监督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监督人员随时对工程实行质量监督检查,发现工程质量不合格的坚决取缔,返工重建,直至合格为止。为了保证工程整体效益和质量的提高,对机泵等提水设备实行统一采购,防止产品质量低劣的设备进入工程。

3.5、提高创新能力,做好人才培养

加强农业人才的应用与培养。我国对水利工程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还有发展空间,未来还有许许多多的新型技术可排灌方法,等待我们去探索。以节约水资源、促进农业增产增收为前提,促进科技与农业发展,加快人才培养,提升对水利技术的探索与应用,提高排灌技术与水平,促进农业生产的增产增收,保障我国农业强国的地位。

总之,高效节水灌溉措施可以对农田水利工程和设施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农田水利工程中推广和使用节水灌溉技术,对农作物的生长、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需要重点加强研究。

参考文献:

[1]余尚剑.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推广分析[J].江西农业,2016(11):84.

[2]黄永福.浅论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思路及运行管理[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4)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工程发展
区域发展篇
关于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的探索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研究
农田水利工程造价控制的实践与思考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