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风电工程建设的管理模式及风险因素探索

2018-10-19周知

水能经济 2018年6期
关键词:进度风电责任

周知

【摘要】随着能源市场、社会环保意识以及国家政策的转变,风电产业的发展逐渐繁荣,得以在平原、高地以及海边等区域迅速建立。风电工程项目开发涉及的因素较多,不少未知或不确定性因素使得开发和建设存在各类风险。因此,强化对于风险因素的探索,强化建设的管理模式,才能对风电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风电;质量;进度;管理;责任

风力发电工程在国家政策、社会环保意识以及能源市场结构调整等多项利好条件下焕发出全新的活力。但是,风力产业在项目建设重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尤其是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导致项目风险激增。这需要项目方重视对于管理模式的创新,针对项目特点进行专项调控,对风险进行强有力的控制。

一、风电项目开发管理模式的分析

(一)传统管理模式解析

传统模式针对“设计—招投标—建造”模式下的总称,需要对设计和施工进行任务分包,由不同单位承担不同任务。该模式下的重心在于为“业主—咨询工程师—承包商”的组织形式,也是我国现阶段案例最为丰富的管理模式。

具体来看,这类模式需要业主对各个阶段都有较强的参与度:首先是选择并委托咨询工程师对项目可行度开展研究和勘察性工作;然后,根据项目评估分析报告选择设计单位开展设计;再然后对基本完成的设计招标施工承包商;最后,还要协同工程监理单位和验收单位进行工程管理和验收。事实上,这样的方式所产生的优缺点也十分明显,由于长期而广泛的应用经验可以给后续项目提供参考,各方在该模式下也十分适应,更是有熟悉的标准化合同文本,对于日常管理和风险控制具有相当有利的条件。

(二)承包管理模式的分析

承包管理模式是业主将工程项目建设相关事宜交由工程总承包的企业,双方依照合同约定对项目各个阶段开展工作,总承包主要是指承包企业对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多个阶段进行承包。而工程总承包企业则需要依照合同内的各项条款对项目建设质量、工期、成本以及运行效果等履行责任。工程总承包企业同时也对项目工程的部分任务有分包权利,但是需要符合法律与合同的相关规定,具体事项也不可超出业主与工程总承包企业合同的约定范围。这类模式也被称作为交钥匙总承包,简称EPC承包。其优势在于可以利用总承包的方式来解决各个环节所存在的沟通障碍,通过总承包管理模式来对资金、人力以及进度进行控制,更好的实现了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目标。

(三)专业化代理的管理模式简析

专业化代理模式也分为项目管理服务和建筑工程项目模式。前者通过业主的委托来对项目进行管理,自行组建团队对项目各个阶段和环节进行管理的咨询服务,是一项由业主与项目管理咨询单位合作进行项目管理的模式。从业主的角度来看,该项模式可以让专业化项目管理的团队管理经验得到发挥,可以让工期和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相对于传统施工合同更具效率,也比总承包模式更具控制力。

而建筑管理模式则充分考虑了国内风电建设周期较短的问题,能够很好的适应短周期项目的特征,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又称阶段发包方式或快速轨道方式。这种模式多以阶段性发包为特点,但又与传统模式下的阶段性承包有所差别,需要业主委托该类模式的项目运营人员与设计团队和咨询工程师组建联合小组,共同开展项目的各类工作。

二、风电工程建设的风险因素探索

事实上,风电管理项目的风险往往十分庞杂具体来看,该模式下的项目建设风险主要涉及到数据误差风险、管理风险、工期延误风险以及成本失控风险等。从不同的管理模式来看,风险的偏重性也有较大的差别。

首先是传统的风电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其缺点在于“设计—招标—建设施工”的过程会在中间阶段造成巨大的时间消耗,工程建设周期会被拉长,而各个团队所涉及的人员管理工作也十分庞杂,造成了管理困难的局面。更重要是项目中各个单位之间容易缺乏足够的交流与沟通,出现协调不足的问题,导致工期、成本等出现难以控制的问题。尤其是在出现问题时,容易形成各方责任的相互推诿。其中所涉及的风险因素更偏重交付时间延误风险、安全风险以及管理风险。

然后是总承包管理模式,本身具有一定的适用限制,能在大型风电场开发中发挥明显成效,同时也能够很好的协调设备采购和安装工作。但是,对于业主而言,良好的行业资质便是对总承包方选择的重要标准。因为在规定的实践内需要做好包括机组基础混凝土施工、房屋变电所建筑、设备安装调试、线路工程在内的多项施工,需要对各个阶段的工作配套进行良好而紧密的联系。这也需要较强的施工能力和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这其中最值得业主重视的便是违约风险和成本风险。

再然后是项目管理服务模式,这类模式的优势十分明显,也存在较大的市场空间。但是,这种模式却需要业主在项目重需要承担更多的费用,也使得业主与其他团队之间存在项目管理的代理单位,这样不利于整体沟通交流质量的提升。除此之外,项目管理單位也很容易出现职责不清晰的情况。对于业主而言,成本风险也是重点考虑的部分,这种模式主要用于大型项目或大型复杂项目,特别是业主的管理能力不强的情况。

最后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优势也相当突出,可以让工程规划、设计以及施工完成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同时也让工程周期被缩短。尤其是可以尽快投入到生产和运营当中,可以让业主的经济效益大大提升。然而,这一模式也会让成本中的承包费用变多,还要对项目分项进行研究,确保分包商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作用。而对于业主最重要的便是能够保障项目的经济效益或者说是整体效益,能够尽快投入生产便是最好的结果。因此,在合同中业主需要对项目分包商的责任内容进行清晰划分,切实保障施工阶段的可操控性,防止操作风险的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的施工阶段,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也有较大的差别:工程准备阶段往往需要对数据误差进行控制,防止误差影响后续施工和管理;工程施工阶段则需要控制原材料采购、施工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带来的风险;验收阶段则将风险控制工作集中在验收工作的标准执行情况、评估评价工作的科学性、验收小组成员的专业素养和道德素质等。同时,还需要加强在试运行和质保合同期间内的风险控制,切实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不断创新”。

结束语:

风电项目工程涉及到大量的人员、资源以及设备的管理工作,同时还可能会面临恶劣的生存和施工环境,加上技术层面的要求,导致风电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受到了极大的考验。对于管理者而言,需要充分认识到不同管理模式之间的差别,并对风险因素进行深入分析,选择适合自身项目特点的管理模式,才能实现进度、质量、安全以及经济效益方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明.风电工程项目管理的难点及改进策略[J].低碳世界,2017(13):93-94.

[2]谢保卫,朱振军.风电工程项目管理的难点及对策[J].水利水电技术,2014,45(12):22-24.

猜你喜欢

进度风电责任
考虑故障相关性的风电机组维修策略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谁的责任
责任(四)
基于互联网的项目进度管理系统应用
工程施工管理优化
浅谈施工现场如何保障施工质量及进度
千亿级海上风电市场加速启动
全球海上风电发展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