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产业和水利产业经济

2018-10-19张卫国

水能经济 2018年6期
关键词:产业化

张卫国

【摘要】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我国已出台水利产业政策,明确应优先发展水利产业,造福人民大众。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我们应积极探索通过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兴办水利项目等方式,不断加快水利产业化进程,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水利产业;水利经济;产业化

作为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水利设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基础设施,自古以来就受到国家的重视。我国已出台水利产业政策,旨在监管和促进水利资源的合理开发,实现可持续利用,并进一步有效的防治水旱等自然灾害灾害,逐渐减少水利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而大力发展水利产业经济正是促进水利健康发展的有力措施,因此,应在重视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上,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统筹兼顾工农业用水,满足航运用水,形成水利产业的良性运行机制。

一、大力发展水利产业经济的重要意义

水利产业经济是把水作为载体,从事治理与利用水资源经济活动的总和,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步伐。在我国,依托国家的水利产业政策,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大力发展水利产业经济 ,也将对国家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次,水利与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居民生活用水需求、生产用水需求、农业用水需求、防洪需求等涉及到生活方方面面的事宜,都与水利发展密切联系。因此,发展水利产业经济,满足人民群众在生活用水就、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等方面的基本需求,是水利产业发展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第三,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今天,基础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基础作用,基础产业主要包括农业、水利、能源以及交通等,这对于国民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发挥承载的作用。而水利产业作为基础产业的周期和再生产周期较长,所使用的资金也较多。因此,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尤其是在电力产业所耗费的水电较多的情况下而忽视水利产业的发展。比如在西北地区,水利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对于西北地区的经济和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我国水利产业经济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水利建设在某些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从灌溉水利到灌溉排水,从农业水利

到农业服务,水利产业正在为城市工业、人们生活以及社会服务,水利产业无论在工业方面还是农业方面都发挥了有效的作用。但是水利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生,水利产业经济的发展好坏与否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发展。尤其在当今社会受到环境污染和雾霾治理的过程中,水资源的匮乏以及水污染能够造成水利经济效益的降低,从而不利于我国水利产业的发展。本文主要从水利产业规模较小、水利企业管理制度落后、政府保障滞后和筹资渠道有限等四个方面来阐述目前我国水利产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具体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水利产业规模较小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利产业也随之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与西方国家相比较,我国的水利产业规模相对较小,尤其在经营方式上,理念还较落后,无法将水利资源的开发与水资源的保护利用科学结合起来。如利用水力资源开发一些旅游观光项目,既能得到较高的经济收益,又能避免工业类开发造成的污染和破坏。水力资源无法得到科学配置,势必影响到水利产业规模的扩大,而较小的企业规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对于企业自身发展以及我国水利产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阻碍。

(二)水利企业管理制度落后

水利经济产业化对水利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企业管理方面,传统的水利企业管理理念已不能适应市场化产业化的要求。但是我国目前大部分水利企业的管理制度相对落后,主要原因是理念的滞后造成了对于水利经济产业化理解程度不够。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缺乏对水力资源的统一规划和安排,使水利产业发展滞后。

(三)政府保障滞后

作为关系到国家民生的水利产业,需要得到政府层面的保障,才能够使产业发展得到保障。在我国水利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也制定了相关政策法规,但是与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相比较,保障性的政策法规发展滞后,无法顺畅解决水利产业实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导致一些水利项目无法顺利实施,阻碍了我国水利产业经济的发展。

(四)筹资渠道有限

尽管国家给予了水利产业经济发展一定的优惠政策和经费支持,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然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水利企业尤其是一些国有企业,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投资,缺乏多渠道筹资的意识和主动性。经费问题直接影响到水利项目的正常实施和运转。

三、进一步发展水利产业经济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水利产业发展规章制度

随着我国水利产业经济的不断发展,首先应进一步完善水利产业发展规章制度,从源头上使水利产业发展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消除无序发展、杂乱无章的不良形态。如我国发布的《水利产业政策》就是很好的范例。同时,政府管理部门应转变管理理念,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水利产业经济发展理念,认识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水利产业的开发并不完全矛盾,在保护环境、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基础上依据相关政策规定进行开发,促进我国水利产业经济的发展,提高水利产业的公共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加强水利产业经济发展规划

水利产业发展是一项长期工程,关系到国家的国计民生。因此,发展水利产业经济首先要做好长期规划工作。从生态环境和水資源的保护入手,对水利产业经济发展的前瞻性和可能性进行科学论证,结合生态发展、绿色发展,做好各类水利项目的统筹规划,并注重水利产业经济发展规划的科学性、人文性和可操作性,使水利产业经济发展切实为人民大众做出贡献。加快大江大河和大湖的治理提高防洪抗灾能力。大力发展供水和节水灌溉,

积极发展水力发电。要加强各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改善水环境同时加强水利前期和基础工作。

(三)加大政府投资和保障力度

除了在政策制度方面为水利产业发展提供保障外,政府尤其应制定相应的水利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在水利产业发展的审批、经费等方面建立绿色通道,全面支持水利产业经济的发展。同时,政府应将水利产业发展中的各类项目纳入城市经济发展战略中,统筹规划,资金给予适当倾斜,全力保障水产业经济的顺利开展。水利产业是为了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要从政策上提高优质高效的服务,从而壮大水利基础产生的发展,将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有效的经营相结合,促进水利产业经济的长久发展。

(四)拓宽资金筹措渠道

作为水利产业自身,企业应转变等、靠、要的传统依赖思想,认识到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竞争激烈,只有自身转变观念,积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开发利国利民又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水利产业项目,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拓宽资金来源,包括引进外资、引进先进技术等,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合资建设和经营水利项目;借鉴一些中小型水电项目筹资的案例,吸引民间资金的加入;一些大型的水利项目可以通过国内外银行贷款等方式获得资金支持等。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水利产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因此,应加强人

才队伍建设,引进具有高水平高层次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水利产业经济的发展涉及到产业长期规划、水力资源保护、外资引进、金融等多方面的专业,因此,要加大经济管理等专业的人才招聘力度,同时,水利产业具有较高的技术性和专业性特点,还要进一步吸引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加入,加强人员的培养培训,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水利产业经济发展人才队伍。对水利产业经济的客观运行规律进行科学研究,并以此规律指导水利产业的市场运行,对于促进和实现水利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只有完善水利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水利产业经济稳步前进,同时推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浩.影响水利产业经济发展因素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

[2]王志高.关于水利经济和谐发展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2(05).

[3]凌世山.依托行業优势 大力发展水利产业经济[J].浙江水利科技,2005(08).

猜你喜欢

产业化
经受市场考验,汉服步入产业化进程
灵山县茶叶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大同县黄花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浅析我国建筑工业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
浅谈构建林业产业化经营体系
吕梁市杂粮产业经济发展研究
论国产青春片的青春消费与怀旧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