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拨开云雾,走向探、思、行
——基于STEAM理念下的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

2018-10-19浙江省湖州市第三幼儿园

山西教育·幼教 2018年9期
关键词:塑料板小花乒乓球

■文/浙江省湖州市第三幼儿园 张 英

幼儿是天生的探索者和发现者,天生对事物有探索的追求。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正确认识和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人们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当幼儿和科学两个载体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幼儿的科学探索。幼儿园科学探索课程,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当下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教育体系出现的不足,并引发思考怎样的科学探索道路才是真正的适合当下幼儿。

科学探索是幼儿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等进行相互作用,自由地进行各种操作与探索,满足他们探索外部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幼儿认知、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当下的幼儿科学探索中普遍存在着将科学探索等同于科学教育,认为科学教育就是科学知识教育的错误观念。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幼儿的科学探索道路走得并不顺利,幼儿就像在知识的海洋里穿梭,在了解知识的基础上,幼儿获得的探索能力却少之又少。

一、探:当下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现状

审视当前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的现状,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找寻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存在问题:

大班科学活动:认识牛

师:老师请来的客人是谁? 你见过牛吗?牛长什么样子?

幼:(七嘴八舌)牛有四条腿,喜欢吃草,有的牛还会耕田……

每个人都看到过牛,观察到的内容却各不相同,那牛到底长什么样子呢?我们请小朋友们两两合作看一张照片,从头到脚仔细看,等一会儿按照从头到脚的顺序说说你的发现。

师:(1)水牛为什么喜欢呆在有水的地方?(因为水牛的皮太厚,不会自己出汗,所以要把身体浸在水里来散发热量。)

(2)水牛鼻子上的鼻环是一生下来就有的,还是后来套上去的?为什么要套鼻环?(是人们等到水牛长大的时候套上去的,这样可以牵着水牛干活、耕作、拉车。)

(3)水牛的尾巴有时候为什么要一甩一甩的?(如果有蚊子或者虫子,牛可以用尾巴驱赶。)

师:那为什么牛的嘴巴总是在不停地动?它吃的是哪里来的东西?

小结:介绍牛的反刍现象。牛的胃与人的胃不同,一般动物的胃由一室组成,而牛的胃是由四室组成,牛吃草的时候,没嚼啐就吞下去,混有大量唾液的食物就暂时储存在胃中,食物在胃中被唾液浸软,再经过许多同草一起吃进去的细菌和原生生物(细菌、真菌、纤毛虫)的作用、发酵、分解,将粗糙食物逆行经食道进入口中再进行细嚼。这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牛休息时还不停咀嚼的原因。

师:牛是我们人类的朋友,除了水牛,你还知道有哪些牛呢?(黄牛、奶牛)

师:谁知道牛可以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呢?

师:你们对于牛还有什么问题吗?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更多关于牛的知识,明天来和老师和小朋友分享哦!

通过上述简单的过程,已经把此次活动的核心环节体现了出来,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一直起着引领的作用,提问——解析——小结,幼儿跟着教师走完了活动的流程。而通过这个活动,当下的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问题也一一呈现:

1.科学知识的偏重灌输,探索能力的培养缺失

当下幼儿园科学活动与传统的教学活动不尽相同,强调对幼儿概念认知和科学知识,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突出。教师注重科学知识,而且只关注自身预设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并没有关注幼儿的探索。本案例中我们就很清晰地观察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就一直在灌输“牛的相关知识”,说的很多、很复杂,但幼儿未必都能了解,所以幼儿在其中根本没有获得相应的科学经验,更不用说探索兴趣、探索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了。

2.教师主导性过强,忽视了幼儿的主体地位

幼儿的好奇心强,对于事物探究的欲望强烈,但幼儿探索的方法和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教师要起到引导幼儿学会探索的作用。但在以上案例中,教师起到了绝对的主导作用,把学习的主要目标定位在知识的获取上,于是整个活动中教师就是为了让幼儿获得相应的牛的知识概念进行教学,没有时间和条件让幼儿进行自主探索,出现了“一言堂”的状况,教师从一个问题提出到下一个问题解答的模式贯穿于整个活动,幼儿一直在配合老师,回答一些自己知道的问题,幼儿的表现却从未得到关注。机械化的教学模式,让幼儿自主参与的机会少之又少。

3.重视目标性的科学教育活动,忽视了自主性科学探索活动

幼儿园有自己的教学体系和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相应的学习,教师在预设活动目标的同时,用传授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认知和学习。本案例中就显示了目标性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知识的传授、幼儿对概念的熟记等。而幼儿真正需要的是一种自主探索的科学活动,他们可以在科学活动室或自然角等进行活动,可以采取个人和小组的形式进行参与。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一些思考性的材料,幼儿在材料的刺激下才能有探索的欲望以及思维的开发。简言之,幼儿在幼儿园真正需要的是探索,而不是传授。

二、思:STEAM教育理念下的探究培养

1.激发好奇天性,学会主动探索

幼儿天生是一位好奇家,对周围生活中的各种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这种兴趣是短暂的,易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教师在幼儿有好奇心的基础上要引导幼儿主动地去探索其中的奥秘,让幼儿知其所以然。例如当幼儿在思考纸张可以用来折什么、做什么、画什么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幼儿探索纸张的由来,探索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尝试着来制作纸张,那么幼儿就会被这些激发好奇心,增强了探索的欲望。

2.动手实践,培养创新意识

STEAM教育要求幼儿能自主地动手动脑,在注重实践的基础上,关注幼儿的实践过程,从而提升幼儿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教师要学会多角度引导幼儿探索和实践,善于去发现幼儿的实践能力,鼓励幼儿大胆创新。

3.培养合作意识,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幼儿有自己的创造力,会用自己的能力去解决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但在当下的社会中幼儿更要学习的是一种合作探究的能力,学会去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合理地接受别人的建议,善于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思想。

三、行:科学探究有效实施

科学是幼儿具体的科学经验,是幼儿的一种不完善的认识,一种发展中的认识。在STEAM教育理念中,科学对幼儿形成好奇、乐观、自信、坚持、合作的良好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科学的这一特性决定了科学探索在幼儿科学活动中的价值。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探索呢?

1.探索类玩教具材料的投入

生动的玩教具能提升幼儿的探索欲望。主动探索,不仅能体验到一些核心的科学经验,感知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观察比较、表达交流、分享合作、分析能力等,让幼儿回归于动手动脑,发展探索能力。探索的材料应是开放的,允许幼儿在自由的时间进出区角,允许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开展活动,允许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探索。科学的种类很多,以下针对几个主题简单举例:

主题 材 料水和沙大水盆或水槽、粗细不一的沙子、筛网、漏斗、各种大小不一的瓶子、勺子、吸管、泡泡液、喷枪、肥皂、海绵块、量杯、小水车、盐和糖、沉浮的小物件等。空气和风大小不一的塑料袋、透明玻璃杯、脸盆、大小气球、打气筒、纸扇、纸杯、纸飞机、纸船、风车、蜡烛、记录表等。电和磁各种电池、小灯泡、电线、回形针、铁片、铜线、线绳、纸片、纸盒、手电筒、小家电、绒布、塑料尺子、各种大小的磁铁、指南针等。运动和力大小纸盒、积木块、斜面板、小汽车、皮球、易拉罐、塑料碗、纸杯、乒乓球、独轮车、羊角球、玻璃球、滑轮、塑料秤、各种陀螺等。科学玩具 电动玩具、声控玩具、遥控玩具等。

2.科学区(室)的创建

科学(区)室的创建为幼儿提供了更充足的空间和材料,让他们能够自主地进行科学探索活动,浓厚的科学氛围和适宜的、丰富的科学游戏环境可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学室的空间布置、材料选择与幼儿平时在班级的科学探索活动有所不同,更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这些能很好地开拓幼儿的视野,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

3.构建科学探索活动系列

科学探索活动跟科学教育活动本质的区别在于要让幼儿从周围的生活出发,选择的内容要与幼儿的成长有关,都要指向幼儿日后的发展和生活,所以选择适合幼儿的内容,对幼儿开展探索活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以中班科学探索活动“神奇的小花”为例:

科学探索活动:神奇的小花

活动来源:

幼儿园中、大班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手部的精细动作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他们能简单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制作和改造,而乒乓球是幼儿平时最常用到的体育器械。当面对废旧的乒乓球,进行旧物改造成了幼儿最感兴趣的一个主题。教师利用乒乓球、剪刀、垫板以及少许的水,让幼儿尝试制作旋转小花,感受水的表面张力让乒乓球旋转的现象,体会自己动手制作的快乐与成就感。

投放材料:

硬塑料板、乒乓球、水、剪刀。

实验操作:

(1)将一个乒乓球小花的底部蘸一点水,然后把这个乒乓球小花放在硬塑料板上。

(2)幼儿可以双手握住塑料板的两边,慢慢倾斜塑料板,就会看到乒乓球小花快速旋转起来。

(3)取一个没有蘸水的乒乓球小花并把它放在塑料板上,幼儿可以倾斜塑料板,观察小花的旋转与蘸过水的小花的旋转有什么不同。

幼儿也可以同时在塑料板上放两个以上的蘸过水的乒乓球小花,并让它们同时旋转起来,看谁转的时间长,谁转的乒乓球小花的数量多。

或者让两名幼儿共同操作一个塑料板,协同让蘸过水的小花旋转起来。

经验提升:

当我们倾斜塑料板时,乒乓球会在重力的影响下向倾斜的方向旋转,由于乒乓球底部蘸了水,水会减少乒乓球与塑料板之间的摩擦力,所以乒乓球能够快速地旋转起来,并在自转的同时沿水痕公转。由于水具有表面张力,所以当我们倾斜的角度适当时,乒乓球不会转出塑料板。

习得经验:

在“神奇的小花”这一科学活动中,幼儿通过用剪刀剪锻炼手部肌肉,利用乒乓球制作旋转的小花,并探索怎样能使小花旋转起来。通过探索幼儿对水的吸附力有直接的认识,在整个活动中体验旋转带来的快乐,产生对科学操作活动的兴趣。幼儿是整个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和挖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家长配合的探索之旅

科学探索的道路不只局限在幼儿园里,它的范围更广更大,而家庭是带领幼儿探索的另一个渠道。家长可以和幼儿开展“科学探索之旅”,去拓展幼儿的科学空间。例如带领幼儿参观汽车修理厂,了解汽车修理的一般程序;参观奶牛厂,了解奶牛的养殖办法和机器挤奶、牛奶消毒灯等设备。外出的参观能大大拓展幼儿的视野,在观察中幼儿能了解到更多跟幼儿园不一样的知识,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同时也增长了幼儿的科学知识,让幼儿获得了更多的科学体验。

作为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实践者,以STEAM教育科学探索理念贯穿于教育中,让幼儿的科学探究成为幼儿活动的一部分,我们要呵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奏响幼儿的科学探索之曲。

猜你喜欢

塑料板小花乒乓球
乒乓球悬浮术
神奇的空气
每一朵小花都应该尽情绽放
小花
无名的小花
跳舞的乒乓球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自动逃离的小球
靠拢的乒乓球
透明胶带里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