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熏洗对直肠癌术后排便异常的辅助治疗效果分析

2018-10-19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471003张振兴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11期
关键词:熏洗黏液直肠癌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471003)张振兴

中医研究中直肠癌属于肠痈的范畴,是因体内存在湿热毒等引发的一种疾病,早期疾病症状不明显,晚期发病患者可能发生腹泻、大便带血、大便变细等临床症状,且行直肠癌术之后患者因不能完全清除热毒,进而促使大部分患者还是会存在大便异常的现象[1]。为了进一步研究中药熏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本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64例行直肠癌术患者治疗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本次我院研究的64例样本数据均选自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纳入收治的行直肠癌术患者,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黏液血便或者排便不尽的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均意识清晰,且自愿参与本次调查研究工作,同时签署了我院发行的知情同意书,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患者进行均分,每组32例病人,实验组中女性15例,男性17例,年龄30~68岁,中位年龄(50.21±4.21)岁;参照组中女性16例,男性16例,年龄31~70岁,中位年龄(51.54±4.54)岁。本次笔者对两组行直肠癌术患者基础资料均予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P>0.05,统计学差异并不显著,可以进行对比。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之后均实行mFORFOX常规化疗,每天三次口服1g云南白药(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53020799,2010-06-29;生产单位: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mg安络血片(生产单位:江苏亚邦爱普森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3286)、10mgVitB6(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1647,2010-05-18;生产单位:广东宏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宏兴制药厂);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中药熏洗,每次30分钟,每天一剂,组方中包括,马齿苋40g、苦参10g、山豆根20g、黄柏15g、土茯苓30g、丹参20g、五倍子30g、漏芦30g、黄药子30g、败酱草30g、黄芪30g、枯矾3g。水煎2000ml放置于水桶中予以熏蒸,在水蒸汽消失之后滤出药液,将其倒入盆中对患者实施坐浴。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1个月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行直肠癌术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辅助治疗的满意度评分。患者经治疗之后肛门口不发生黏液漏出的症状,且有效恢复正常的大便次数判定为显效;患者经治疗之后肛门口黏液得到显著降低,大便次数降低程度>1/2判定为有效;患者经治疗之后肛门黏液情况、大便次数无显著变化,需要频繁更换卫生纸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计算模式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将我院纳入分析的64例行直肠癌术患者均采取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录入处理,对两组行直肠癌术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率(%)的形式表示,采取X2检验,两组行直肠癌术患者对辅助治疗的满意度评分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采取t检验,P<0.05,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研究参照组与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参照组行直肠癌术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5.00%,显著低于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87%,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附表。

2.2 对比研究参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对辅助治疗的满意度评分 参照组行直肠癌术患者对辅助治疗的满意度评分(76.23±5.24)分,实验组行直肠癌术患者对辅助治疗的满意度评分(91.24±4.21)分,t=12.6320,P<0.05,组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附表 参照组与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3 讨论

中医理论研究中将直肠癌归属于肠痈、积聚的范畴,是因体内交织湿、热、毒,且不能顺利排出,于直肠内聚集,长久之下引发肠痈。早期直肠癌并不存在明显的临床症状,疾病发展晚期可能形成大便变细、腹泻、大便带血的现象,且术后虽然除去肠痈,但是不能完全除去湿热,所以,患者术后十分容易引发排便异常的现象,进而发生脓血便,肛门口长期存在黏液。若上述情况持续发生,可能极大程度上影响患者心理与生理,使得患者精神压力加重,降低生活质量,严重的可能导致患者丧失劳动力。中医研究中将直肠癌病症归属于热毒之邪,热能烧伤肠道血络以及化火,此外也能够影响患者脾胃[2],促使中气下陷,形成里急后重的症状,长期如此更不能有效清除黏液以及血便。患者因脾胃功能逐渐降低,但临床上大部分补益药品或者补益食物,都需要脾胃运作与消化和才能够发挥应有的药效,此时患者服用补益药物会加重脾胃负担[3],严重的可能导致发生脾胃功能失常的现象,因此,直肠癌术后治疗排便异常过程中也不适合应用中药大攻、大补的治疗措施,所以,中药熏洗得到广泛应用。中医中直肠癌是因湿热导致的疾病,益气化瘀、清热利湿是临床中药治疗的基本原则[4]。

笔者研究显示,实验组行直肠癌术患者对辅助治疗的满意度评分(91.24±4.21)分、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87%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对辅助治疗的满意度评分(76.23±5.24)分、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5.00%,P<0.05,统计学具有显著差异存在。研究结果证实,本次应用的中药熏洗处方中,黄芪、漏芦、黄药具有去腐生肌、提升中气、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作用;苦参、五倍子、枯矾拥有燥湿收敛的功效,可将黏液渗出情况降低[5];丹参拥有活血化瘀的功效,不会对正气造成损伤,可将肠道血瘀进行有效改善[6];土茯苓、败酱草、山豆根、黄柏、马齿苋等具有清热解毒、祛湿化瘀的功效;联合以上诸药具有益气化瘀、去腐生肌、清热解毒的功效[7]。但该组方不适合进行直接口服,因此需要选择中药熏洗方式进行干预,在患者肛门部位利用坐浴与蒸汽进行分熏洗,以便将患者血液循环进行有效改善。

综合以上结论,在直肠癌术后患者中采取中药熏洗辅助治疗相比较常规治疗更具临床优势,可改善排便异常的情况,对于改善患者满意度与治疗效果具有显著作用,是临床上值得应用与借鉴的一种安全有效措施。

猜你喜欢

熏洗黏液直肠癌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会阴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黏液型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Cif基因表达研究
黏液水肿性苔藓1例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8例
GRP及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退黄熏洗方药浴预防新生儿黄疸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