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创伤性脑损伤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8-10-19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73000李伟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11期
关键词:脑损伤创伤性家属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73000)李伟

脑部组织损伤后,患者通常会陷入不同程度的昏迷状态,需要借助现代医疗设备帮助患者维持基本生命体征,但导管的介入不仅会对患者产生生理伤害,增加院内感染的发生风险,而且还会增加治疗成本,而目前创伤性脑损伤昏迷的临床治疗多注重生理的对症处理,忽略患者在昏迷状态下对外界刺激的本能感知能力,进而延缓患者苏醒时间[1]。因此,本研究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以促进患者快速苏醒。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74例创伤性脑损伤昏迷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7)和研究组(n=37)。对照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23~61岁,平均年龄(40.26±4.37)岁;颅内血肿16例,脑挫伤10例,轴索伤7例,脑干伤4例。研究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22~63岁,平均年龄(40.39±4.15)岁;颅内血肿17例,脑挫伤9例,轴索伤8例,脑干伤3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患者家属自愿参加本研究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抗感染、吸痰、遵医用药、体征监测、体位护理、口腔护理、检查过程陪同护理、耳侧音乐刺激、针灸刺激、高压氧舱治疗等。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基础上增加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家属呼唤刺激:关系最为亲密的直系亲属作为唤醒者,每天与患者聊天,讲述让患者印象深刻的事情,或采取音乐、动物叫声以及家庭录像、录音播放。②嗅觉刺激:家属选取患者生活中喜欢的味道或讨厌的味道,并将物件摆放于患者床头。③视觉刺激:当患者昏迷时可以调节病房内灯光亮度,促进患者对亮度调整产生的感官反应,待患者睁开双眼后选取具有视觉冲击性的颜色、图片,或采用家属照片对患者进行问答。④触觉刺激:每天对患者进行肢体按摩、体位转换,家属可以抚摸患者双手及脸部,用温热湿毛巾擦拭患者肢体。

1.3 观察指标 于干预14d及18d统计两组清醒患者比例,并记录所有患者的昏迷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清醒率 研究组患者干预14d、干预18d的清醒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2.2 昏迷时间 经统计,对照组患者平均昏迷时间为(25.41±6.35)d,研究组患者平均昏迷时间为(17.31±4.63)d,对照组患者昏迷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270,P<0.05)。

附表 两组清醒率对比[n(%)]

3 讨论

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会因为神经元细胞死亡于受伤后陷入昏迷状态,但其大脑中仍存在尚未完全死亡或尚未完全丧失功能的神经元细胞,而根据大脑可塑性这一理论作为基础,可以将尚未死亡及丧失功能的神经元细胞的恢复作为大脑功能恢复的主要途径,而来自外界的刺激会有肢体神经进入大脑中枢,借助神经元细胞对信号的解码促进脑组织分泌生物活性物质,使机体适应脑组织损伤后机体、机能的变化和状态[2]。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干预14d、干预18d的清醒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昏迷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结果提示,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显著促进创伤性脑损伤昏迷患者的苏醒。本研究采取的个性化护理是在脑损伤的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增加直系亲属唤醒、根据患者的喜恶选择声音及味道,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刺激可以增强患者对外界刺激的大脑、情感、生理的反应性,提高脑细胞兴奋程度,而触觉刺激和视觉刺激有利于大脑皮质功能的良好构建,提高脑细胞的生物电活性,强化大脑皮质的兴奋点。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创伤性脑损伤昏迷患者的苏醒,改善患者的意识形态。

猜你喜欢

脑损伤创伤性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Quintero分期、CHOP分级与TTTS脑损伤的相关性对比分析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脑损伤 与其逃避不如面对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17例创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侧脑室注射DIDS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神经元凋亡的拮抗作用
中医加速康复外科行为在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的应用
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临床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