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社区预防接种中的应用

2018-10-19天津市北辰区青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0401王华巧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11期
关键词:预防接种缝隙研究组

天津市北辰区青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0401)王华巧

预防接种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保证预防接种质量及安全性。为探究无缝隙护理管理在社区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我社区对预防接种的儿童61例采取了无缝隙护理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社区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12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61例及对照组61例。研究组中男孩36例,女孩25例,年龄为1~6岁,平均年龄为(3.4±1.2)岁;对照组中男孩38例,女孩23例,年龄为1~6岁,平均年龄为(3.1±1.1)岁。所选入对象均为健康儿童,无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两组儿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预体检、健康宣教、注射护理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具体如下:①产后访视。产后主动对儿童及家长进行访视,发放预防接种通知书,向家长介绍预防接种时间,疫苗类型、作用、所预防的疾病、禁忌症等。叮嘱家长让儿童在免疫力最佳时进行接种[1]。②接种前管理。首次接种疫苗儿童,对其进行儿童保健,全面了解儿童生理情况,并构建对应的健康档案。③注射安全管理。注射前对接种疫苗进行严格检查,确保疫苗未过期且药品无破裂。检查合格后,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接种。注射后,对家长进行一定指导,保持注射部位干燥、清洁3~5d,避免感染,注意保暖[2]。告知家长若注射部位出现轻微红肿或儿童出现轻微发热为正常反应,无需特殊处理。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满意度情况及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度采取自制问卷对家长进行调查。问卷总分为100分。总分超过85分为满意;总分为70~85分为较为满意;总分低于7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较为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相关数据采取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均用(±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取卡方检验,P<0.05表示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满意度为96.72%,对照组为85.26%,研究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如附表所示。

研究组出现发热2例、呕吐1例、腹泻1例,不良反应率为6.56%;对照组出现发热4例,腹泻3例、呕吐3例、硬结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67%,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X2=4.604,P<0.05)

附表 两组满意度情况对比

3 讨论

无缝隙护理管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在预防接种过程中,通过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能够实现儿童预防接种全程化护理[3]。从产后访视开始,相关工作人员即对家长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教育,让其能够充分了解预防接种相关知识及必要性,使其主动接受计划免疫,配合社区预防接种工作[4]。接种前,通过进一步指导、护理,让接种儿童能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抵抗力、免疫力,有利于降低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接种时,通过注射安全管理,保证接种注射顺利实施及接种注射的安全性。同时,告知家长接种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及正常反应情况,使其安心。

结合本研究结果来看,研究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在社区预防接种当中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能够促进预防接种顺利实施,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预防接种缝隙研究组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关注!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问答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雨的缝隙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一种带宽展宽的毫米波波导缝隙阵列单脉冲天线
湖南:开启预防接种“掌上时代”
预防接种门诊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探讨
从文本的缝隙挖掘弦外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