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Fares法与Hippocrates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并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优劣差异

2018-10-19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水口人民医院516200邓志勇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11期
关键词:肌群肱骨乙组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水口人民医院(516200)邓志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4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70例肩关节前脱位并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选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35例。甲组中男、女各18例、17例,年龄32~74岁;乙组中男、女各20例、15例,年龄31~7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甲组患者予以Fares法治疗,即取患者仰卧位,术者站在患侧面对患者,双手紧握患肢腕部,使患者肘关节伸直,沿着患肢长轴方向予以牵引,在牵引过程中,保持患肢外展状态。轴向牵引外展患肢,晃动频率2~3次/s,垂直身体冠状面移动,幅度约5cm。在肩关节外展至90°时,持续牵引、晃动,并外旋患肢,达到120°后,复位脱位关节。乙组患者予以Hippocrates法治疗,即取患者仰卧位,术者站在患侧面对患者,双手紧握患肢腕部,一脚站在地上,另一脚伸到患侧腋下,向上蹬腋部及周围胸壁,之后臂外展,沿着患肢纵轴方向牵引、外旋,在牵引过程中,借助杠杆原理挤压肱骨头予以复位。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复位成功率[1]、复位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总分为10分,评分越低,疼痛程度越低[2])、复位操作时间及并发症(腋神经损伤、肱骨解剖颈骨折、肩袖损伤加重)发生情况予以统计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数据,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实施卡方检验,用(±s)表示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以P<0.05表示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复位指标 甲组复位成功率高于乙组,复位疼痛评分低于乙组,复位操作时间短于乙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附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甲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乙组,数据为2.9%、17.1%,差异显著(P<0.05),见附表2。

附表1 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复位指标

附表2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n(%)]

3 讨论

Hippocrates法操作简单、实用,可由1人完成。对于复位难度较大的患者,可给予全麻或者臂丛麻醉;复位失败原因可能为肩关节前脱位肌群痉挛、复位时疼痛抵抗,若反复整复,可能对腋血管、臂丛神经造成损伤[3]。Fares法操作也不复杂,可由1人完成,复位时,患者肩关节肌群松弛,疼痛轻微。

本文研究显示:甲组复位成功率、复位疼痛评分、复位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乙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由此说明,Fares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并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效果更加显著,与相关文献报道[4]基本一致。其原因可能为:Fares法操作简单,肩关节肌群松弛,进而削弱了肌群痉挛对复位的影响,且整复情况不会对肱骨大结节复位产生影响,也不会造成腋血管、臂丛神经损伤,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患者疼痛,缩短了操作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与Hippocrates法相比,优势非常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借鉴。

综上所述,肩关节前脱位并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应用Fares法治疗的效果更加确切,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疼痛程度,缩短操作时间,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优势十分显著。

猜你喜欢

肌群肱骨乙组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男子水球守门员膝、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实验测量
核心肌群
——稳定身体的“磐石”
更正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