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旗辉映下的共青农场

2018-10-18姚磊

中华儿女 2018年19期
关键词:共青团中央农场

姚磊

2018年8月,我作为记者来到黑龙江省萝北县境内的共青农场,参加支持共青农场发展座谈会。

共青农场位于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境内,距离黑龙江省省会城市哈尔滨的路途并不近,但一路行来并不觉得劳累,火车一路向东北开去,慢慢地就会看到满眼的绿色,特别是在垦区内穿行时,火车两侧都是一望无际的稻田和玉米地,作为我国著名的粮仓,北大荒是当年人们对黑土地形象的称呼。1955年,在新中国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队长杨华的带领下,他们向沉睡的荒原趟出第一犁。志愿墾荒队员们三年开荒6.3万亩,生产粮豆3000吨,没向国家要一分钱。这种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向困难进军的精神,在当时唤起了千百万青年进军荒野,开发边疆的雄心壮志,直到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经过60多年的建设,当年杂草丛生、沼泽遍布、狼群出没的荒野在中国青年志愿垦荒队员的建设下,已经变成一个大型现代化国有农场,并且这里已经成为全国首批“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示范场。2013年10月8日,团中央正式命名共青农场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青年创业基地、全国团干部培训基地”。为支持共青农场快速发展,团中央书记处研究决定,由团中央牵头成立共青团支持共青农场发展领导小组。2017年5月19日,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同志亲临共青农场考察调研。张庆伟勉励共青农场的同志们,继承并发扬壮大青年志愿垦荒优良传统,要忠诚、干净、担当,既要把事情干好,又要做到在新的时期,按照党中央和总书记要求,做一名新的农场领导好榜样好典范。

在共青团中央支持共青农场发展领导小组联席会议机制下,各级团组织落实政策支持达107项,涉及产业项目对接、青年“双创”、品牌渠道建设等领域,拓宽了职工群众的增收渠道,促进了农场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共青农场积极适应农场企业化改革需要,通过创建利益联结机制构建经营体系,成立产业化专业经营公司,引导青年职工创新创业,加快拉动农场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不断强化产业支撑,全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打造富场模式。在团中央、省委省政府、农垦两级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共青农场积极构建“北共青”区域品牌,努力破解农产品同质化竞争难题,科学编制了“北共青”区域品牌规划方案,孵化了“米小妹”牌生态米、“凤鸣山”牌腊味、“宝全天香”牌红肠、“绿手指”牌麦绿素保健品、“小毅皮草”牌貂皮制品等“北共青”区域品牌下的22个子品牌,打造有机绿色农产品117种,不断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品牌价值和产品价值相互促进、共同提升。据统计,2017年,除大宗粮食销售外,“北共青”特色农牧品牌产品销售额达到5500万元。“北共青”公共品牌实现线上线下销售,网络平台订单额达2400多万元。

在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纪念馆前面,有一个占地很大的荷花池,每个清晨与黄昏,农场的人们都来这里散步锻炼,大家健步如飞,脸上挂着明晃晃的笑容,其中很多人都是垦荒队员的后代,当第一代垦荒队员的身影老去后,他们义无反顾地接过了父辈的旗帜,用行动践行了当年面对团旗时的承诺。

猜你喜欢

共青团中央农场
应贺共青诗社成立(新韵)
快乐农场
农场
共青城 红土地上的创造
坚韧不拔 城市发展的补钙密码
开心农场(1)
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的思考
丰收的农场
难忘的两年零八个月
“共青”精神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