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情绪智力与学习投入之间的中介作用

2018-10-18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智力学业效能

唐 健

(江西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1 引言

学习投入是指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持续投入状态,并且这种状态属于积极的情绪,具有活力、奉献和专注的品质.学习投入能够反映学生积极的心理面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乐观向上等积极品质,从而能够达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目的.学业自我效能是指一个人能否成功完成学业任务的判断能力和评价能力.学业自我效能感可以看作是自我效能感相关理论经过长期发展适用于学生学习方面的产物.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学业自我效能感不仅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影响着学生是否能够高效地执行学习任务,还影响着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投入程度等.因此,推测出假设1:学业自我效能感正向预测学习投入.

情绪智力是个体感知和识别自我和他人情绪的能力,并利用这些情感信息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言行,由感知、使用、理解和调节情绪这四种能力组成.良好的情绪智力有助于个体及时了解自我,保持积极心态,处理好环境中的各种压力和困难,从而对学习会表现出更多的投入行为.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情绪智力对学业成绩有显著影响.基于以上分析,提出这样的假设2:情绪智力能够正向预测学习投入.

学业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其学习能力的主观估计,这种主观估计关乎着个体成功地达到学习目标和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获得令人满意的学习成绩.张晓州等人的研究表明:高三学生的情绪智力能够正向影响一般自我效能感.具有较高情绪智力的个体更容易感受和控制个人情绪,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享受更愉快的生活,从而显示出更高的自信水平.这种自信心会影响学生在学业方面的表现,具有较高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学习方面表现得更投入.基于这样的分析,提出假设3:学业自我效能感能够视作是情绪智力以及学习投入之间的中介变量,并发挥出有效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运用相关量表调查了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和学业自我效能感是如何来预测其学习投入的情况,为大学生学习投入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2 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用的方法为随机抽样调查,以某高校为目标筛选出200名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回收到197份达到标准的问卷,最终的问卷回收率大约有98.5%.研究对象中男性大学生67人,女性大学生130人;城市来源29人,县城来源72人,农村来源96人.大一113人,大二61人,大三23人;年龄18至20岁,平均年龄18.76岁.

2.2 研究工具

2.2.1 大学生情绪智力量表

在这项研究中,采用Schutte情绪智力测验,该测验发表于1998年,主要用于评价个体的情绪智力水平,适用于成年人和青少年,共33个项目,使用5点评分法.包含3个题目的计分方式为反向记分,它们是第5题、第28题和第33题.而总量表分成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它们分别是情绪感知以及自我情绪调控,他人情绪调控以及情绪运用的能力.最终的量表得分的高低能够显示出个体具备的情绪智力水平的高低.本研究中该量表的a系数为0.928.

2.2.2 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

本研究选取梁宇颂依照Pintrich等问卷调查结果编写的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为工具,总共有22题.将学业自我效能感设计为两个方向,首先是学习能力具备的自我效能感,其次就是学习行为具备的自我效能感.所选用的量表通过5级评分的方式进行,最终得分的高低能够显示出个体具备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的高低.在这项研究中,量表的a系数为0.881.

2.2.3 大学生学习投入量表

本次研究主要借助方来坛等人主持修订的学习投入量表中文版,该量表英文版的编制者为Schaufeli.题目总量达到了17个,最终的评分方式采用7级评分法.最终得分的高低能够显示出个体具备的学习投入水平的高低.在这项研究中,量表的a系数为0.918.

2.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9.0进行相关系数的分析和MPLUS 7.0软件进行中介模型的检验.

3 结果

3.1 各变量的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

如表1所示,情绪智力、学习投入以及学业自我效能感具备较为明显的相关关系.如果具体分析能够发现学业自我效能感以及学习投入具备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721,P<0.01).也就是说学业自我效能感可以积极预测出学习投入的程度,因此,验证出假设1的正确.情绪智力以及学习投入之间也具备较为明显的正相关 (r=0.672,P<0.01),情绪智力能够正向影响学习投入,假设2也得到了支持.从表中还可以看出,情绪智力以及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同样具备较为明显的正相关(r=0.670,P<0.01),从而为下一步中介效应检验提供可能.

表1 各变量的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

3.2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

本次研究的检验程序主要是采用温忠麟等人提出的中介效应的检验程序,通过回归分析法对中介效应展开检验.能够符合中介效应的应当满足以下四大因素:首先是自变量需要同中介变量有关联,其次就是自变量需要同因变量有关联,紧接着就是中介变量需要同因变量有关联,最后就是中介变量受控制时,如果自变量无法对因变量产生一定作用就可以认为是完全中介;如果前者对后者产生了较为明显的作用,则为部分中介.根据表1中各变量的相关系数,将情绪智力看作是自变量,学业自我效能感则看作是中介变量,那么学习投入就作为因变量存在.采用SPSS19.0软件,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中介作用的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情绪智力、学习投入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1)情绪智力对学习投入有显著的积极预测作用 (β=0.672,t=12.654,P<0.01).(2)情绪智力对学业自我效能感也存在较为明显的正向关系(β=0.670,t=12.590,P<0.01).(3)把情绪智力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都视作预测变量,学习投入视作因变量时,情绪智力仍然能够对学习投入起到明显的积极预测作用(β=0.342,t=5.487,P<0.01),回归系数由0.672下降为0.342.此时,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投入的正向影响也是显著的(β=0.492,t=7.901,P<0.01).由于依次检验都是显著的,这可以说明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情绪智力与学习投入之间有着一定程度的中介效应.中介效应为0.670×0.492=0.329,中介效应与总效应的比值为0.329/0.672=49%.若借助Bootstrapping中介效应的测试方式(其中需要设定1000次迭代),如果区间估计包含0,那么中介效应就不显著.若区间估计不将0包含在内,那么中介效应就会较为明显.从MPLUS 7.0软件得到的测试结果中能够发现中介效应的区间为[0.207,0.460],结果是显著的.因此,假设3得到支持.通过进一步检验中介模型,能够发现最终的拟合指数χ2=0,DF=0,RMSEA=0,CFI=1,TLI=1,各项指标均理想.模型估计的路径系数见下图1.

图1 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情绪智力与学习投入之间的中介效应模型

4 讨论

本文通过对19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揭示了情绪智力对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的影响以及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相关分析表明情绪智力能正向预测学习投入.情绪智力可以让人感受到其他人表达出的情绪,当然也能够感受到自我的情绪,借助于情绪本身的作用来推动积极思维.当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处于较高水平时,就越容易感受到同学的支持、教师的支持和学习的自主性.当大学生比较容易协调人际关系,不存在人际困扰时,进而会表现出较高的学习投入水平.为此,应教给大学生更多的情感控制和识别方法,并鼓励大学生时常监控自己的情绪,增强情绪自我激励的能力.从研究中也得出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呈显著的正相关,这与一些已有的研究结果一致.具有较高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学生,一般会表现得比较自信,对待自己的学业时也会积极主动,在学习方面表现得更投入;相反,具有低水平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情绪智力通过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投入产生间接的影响.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9%,表现为部分中介效应.情绪智力和学业自我效能感是学习投入的显著预测因素.当个体具有较高的情绪智力时,个体越会观察、预见、调控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比如当他们面对学业困难时,把困难当作挑战加以应对,并合理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对自己的学业能力充满信心,将更有可能投入到学习中,表现出更多的意愿学习.

综上所述,大学生要想改变低水平的学习投入现象,就需要积极地适应大学生活与采用有效的学习习惯,多参与学校活动,体验温暖的友情、多彩的校园生活,从而提高自身情绪智力的水平,增强学业自我效能感,进一步将更多精力投入学习之中,以取得学业上的成功.

猜你喜欢

智力学业效能
艰苦的学业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欢乐智力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