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乔砧金都红苹果集约栽培试验

2018-10-18杨聚德李宗德李晓荣孙忠政

果农之友 2018年10期
关键词:招远市建园集约

杨聚德,李宗德,李晓荣,孙忠政

(1招远市果业总站 山东招远 265400; 2招远市海博农庄 山东招远 265400)

金都红苹果是招远市果业总站选育的皇家嘎拉芽变新品种,鲁农审2012053号。为了使金都红苹果早果丰产优质,2015—2018年,笔者进行了乔砧金都红苹果集约栽培试验,实现了一年建园、二年成形、三年丰产、四年优质高效的目的。乔砧金都红苹果试验园,建园第四年,平均亩产量达到2 160千克,平均售价5.60元/千克,每亩果品收入达到1.2万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园基本情况

试验园设在胶东半岛招远市罗峰街道石星河村海博农庄,金都红苹果试验园于2015年栽植,面积2.0公顷,砧穗组合为金都红/八棱海棠,株行距2米×4米,土壤属于棕壤土,pH值为6.1。建园时,每亩施入10吨自制的有机肥(V牛粪∶V花生皮=3∶1发酵而成),整地改土,采用支架、高畦栽培,畦宽1米、高15~20厘米,配置水肥一体化设施,排灌方便。树形采用纺锤形。对照为金都红苹果,常规管理:小冠疏层形,亩施氮、磷、钾的复合肥50千克。

1.2 试验园主要栽培措施

1.2.1 土、肥、水管理试验园在土壤管理制度上,采用高畦栽培覆盖制,即:行内铺设黑色毡布,行间自然生草,一年割草3~4次。在肥料的使用上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每年每亩施用商品有机肥0.5吨。按照每生产100千克苹果,共需施入纯氮(N)1 千克、纯磷(P2O5)0.5 千克、纯钾(K2O)0.3千克的标准,利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每亩施50千克固体水溶肥(N、P、K≥50%),于萌芽、开花、果实膨大期,分三次追施。

每年确保苹果生长结果需要的水分供应,果园还应排水良好。萌芽、封冻水要足,生长季节浇水要巧,做到细水长流防霜冻,防高温,防裂纹,大水防严寒。把握好土壤灌水深度,萌芽、封冻水,土壤的灌水深度控制在40~50厘米,生长季节灌水深度20~30厘米。

1.2.2 整形修剪试验园树形采用纺锤形。树体结构:树高3.5~4米,有中干,在中干上单轴培养结果枝,呈螺旋式分布。大型结果枝组25~30个,间隔30~40厘米,结果枝组基部直径与中干的比例为1∶3。

试验园选用二年生金都红苹果苗,苗高1.8米。定干高度1.5米。在苗木60厘米以上,自上而下间隔3~5个芽,进行刻芽。当新梢长至25~30厘米时,用手进行捋枝开角。7月中下旬将侧生枝全部拉到80°~110°。

建园第二年:采取“能留则留疏去竞争枝,以果控树先果后形”的措施,结合肥水调控等方法,促成花芽。

第四年:坚持“先果后形,逐步调整”的原则,对枝轴直径超过2.0厘米的侧生枝,及时控制、改造,采取“去大留小,去下留上,留橛重缩”的措施,一般疏除1~2个,以稳定树势。

1.2.3 病虫防治金都红苹果的病虫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矿物源农药为基础,以生物农药为主体,以低毒农药为辅助,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控制。采取“选准防治药剂,减少用药种类、降低用药倍数,减少防治次数,操作要周到细致”的措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防治的重点是“三病三虫”,三病是早期落叶病、赤星病、枯叶炭疽病;三虫为苹小卷叶蛾、棉铃虫、食心虫。注重保持水分的平衡,及时补钙素营养,控制果实大小,避免果实采前裂口。

1.3 对照园常规管理措施

同年栽植的金都红苹果苗采取清耕果园平地栽植,每年每亩施有机肥1 000千克,无水肥一体化设施,苗期不进行刻芽,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同集约化栽培管理。

1.4 试验调查

调查建园后土壤理化性状变化,定植当年树体生长发育情况,第2年开花结果情况及第3、4年产量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集约栽培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建园前,通过整地改土、高畦栽培措施,有效地增加土壤活土层,满足了苹果生长发育的要求。同时,较为充足的有机肥和按需追施的水肥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根据检测,试验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建园前提高0.3%~0.42%,全氮和全磷分别提高0.15毫克/千克和0.13毫克/千克,土壤容重降低0.064克/立方厘米,土壤团粒结构有明显改善,土壤团粒是建园前的2~3倍。

2.2 集约栽培对定植当年金都红苹果生长发育的影响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采用集约栽培技术,栽植成活率达到99.1%,与对照比较无明显差异(对照为99.0%),基本一致。平均单株发枝12个,是对照(8个)的1.5倍,呈显著差异。这可能与培肥地力、高畦栽培、刻芽技术等有关。当年新梢生长量平均达到86.6厘米,与对照(86.2厘米)相比无明显差异。

2.3 集约栽培对建园第二年金都红苹果开花结果的影响

试验(均为60株)结果表明采用现代集约栽培技术,建园第二年,金都红苹果(图1、图2)结果株率达到100%,与对照(100%)比较无差异。单株结果达到12个,是常规管理(4个)的3倍,单果质量达到182克,与对照(168克)比较差异明显。

2.4 集约栽培对建园第三年金都红苹果结果的影响

采用现代集约栽培技术,建园第三年(图3),亩产可达1 160千克,实现了早果丰产的目的,与对照(308千克)比较差异明显。这可能与树形培养、栽植密度有关。

2.5 对第四年金都红苹果树体和产量的影响

图1 集约栽培建园第二年金都红开花状(杨聚德摄,地点:石星河)

图2 集约栽培建园第二年金都红结果状(李宗德摄,地点:石星河)

图3 集约栽培建园第三年金都红结果状 (李宗德摄,地点:石星河)

从试验结果看出,采取现代集约栽培技术,树高3.45米,侧生枝32个,产量2 160千克/亩,明显高于常规管理(常规管理树高3.10米,侧枝16个,亩产680千克)。这可能与侧生枝配置数量多,分散了生长势,利于成花结果有关(图4)。

3 小结

乔砧金都红苹果集约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金都红苹果适于乔砧集约栽培模式。建园第四年,平均亩产量达到2 160千克,实现了苹果早果优质的目的,建议苹果产区推广应用。

图4 集约栽培建园第四年金都红结果状(杨聚德摄,地点:石星河)

猜你喜欢

招远市建园集约
蓝莓建园技术
苹果建园技术
桑树快速丰产建园技术
招远市苹果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建议
茶桑示范基地高标准建园技术
招远市区全民健身路径配备及使用情况研究
招远市县级海域动态监管能力建设展望
招远市县级海域动态监管能力建设展望
浅谈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集约转型 小城镇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