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陆军部队后勤保障装备系统效能评估

2018-10-18邹坤宏石磊昊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18年5期
关键词:后勤保障后勤效能

程 曦,赵 翔,邹坤宏,石磊昊

(1.陆军勤务学院,重庆 401311;2.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51)

未来战争的作战形态已改变为以信息为主导的体系之间的对抗,新的作战形态对后勤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1]。

战争形态的改变催生保障模式转变,后勤保障装备不再分专业独立执行保障任务,而是互相联合,形成了较为复杂的后勤保障装备系统,整体联动实施动态联合保障[2]。因此,对后勤保障装备效能的综合评估不仅是过去的对单装效能进行研究,更要立足作战要求、战术背景,对后勤保障装备系统效能进行评估[3]。

后勤装备系统保障效能是后勤装备整体联动后,其系统本身所蕴藏的保障作用或在一定条件下后勤保障人员运用后勤装备系统遂行联合保障任务所发挥出来符合需要的作用[4]。为加速推动陆军转型建设发展,和后勤装备成体系成建制形成综合保障能力,应当立足体系作战背景,对后勤装备系统保障效能进行综合评估工作[5]。

1 效能评估相关概念

效能是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达到规定使用目标的能力。“规定的条件”指的是环境条件、人员、时间、使用方法等因素;“规定的使用目标”指的是所要达到的目的;“能力”则是达到目标的定量或定性程度。

评估是指按照一定标准对客观事物进行考察,并对其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保障效能评估,是应用现代科学数学方法,保障效能发挥高低的评价和估量。

对后勤装备系统保障效能而言,后勤保障装备系统是效能发挥的“主体”,“条件”就是战时实施后勤保障的过程。

在建立保障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时,应当对保障能力与保障效能加以区分。保障能力描述的是平时后勤保障装备系统本身的保障“能力”问题,是一个静态的能力[6]。保障效能描述的是后勤装备系统将整体联动的保障能力转化为实际效果的影响程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后勤装备系统保障效能与后勤装备系统保障能力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7]。

图1 保障效能与保障能力关系图

2 保障效能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后勤装备保障效能的因素有很多,有基本内在因素,部队装备编制因素,也有保障任务,保障环境等外部因素。通过对效能评估定义的分析,影响后勤装备系统保障效能的因素主要有2个方面:一个是后勤保障装备系统自身固有能力的内在因素;另一个是来自作战保障环境的外在因素。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可以分为以下6个方面。

2.1 保障环境

现代战争的战场环境是陆、海、空、天、信息、网络和心理七维一体化联合作战的战场。其特点可概括为战场信息透明、体系和网络对抗、战场多维、快速精确、战场纵深不断扩展、战争时间大大缩短、消耗巨大和不断创新。与此同时,战时保障前沿随着战场纵深不断扩展其保障环境空间也在逐步全球化、一体化,并向太空和网络空间扩展。现阶段,电磁环境已经跃升为保障环境的主导影响因素,实施后勤保障任务时,指控系统的构建,战场态势的获取与分享传递,任务辅助优化决策等都受电磁环境的影响。另外,战场地形、气象水文、地物地貌也对装备快速机动、前进搜索、后方运输、隐蔽防护等方面产生较大影响。

2.2 保障力量

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字化合成部队所编配的后勤保障装备既有新研装备,也有对原有保障装备的升级改造。对现役后勤保障装备增强了信息获取、处理与共享交换能力,装备设计基本实现了标准化、模块化与通用化,为现代陆军部队提供了灵活、机动、快捷、便利的保障能力。现陆军配置的后勤保障装备主要分为三类:一是集装箱化的专用工具(车间);二是轮式保障车辆系列;三是后勤保障信息系统。

2.3 基础网络

基础网络是系统效能评估的基础要素。基础网络是链接各种保障力量、各种保障要素和各个保障单元的纽带和桥梁,是后勤装备保障指挥系统的基础承载平台,是指挥后勤装备保障顺畅高效运行的必要条件[8]。通信基础网络由后方指挥所依托通信连轮式装甲通用车、综合信息车、各保障分队指挥车等依车所建。通信基础网络的抗毁性、抗干扰性、安全保密为指挥系统的运行和保障业务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网络安全保障。快速构建网络通联,抵御和发现网络攻击,提供及时有效的战场态势、战场定位,保证通信信道和信息交换节点的安全可靠,是对通信基础网络的基本要求。具体为:1)通信基础网络构建迅速且可靠,在某一节点受到网络攻击时能够维持网络正常通联,抗干扰性强;2)网络数据交换的安全性;3)具备先进的防御体系,在指挥所与各保障分队间提供稳定的通信服务;4)在网络受到大面积毁伤后,能够提供最低基础通信保障,并能够恢复网络服务。

2.4 信息流通

军队改革转型后,现代陆军后勤保障运行主要依托信息网络,战场各类信息的获取、传递、交换直接影响后勤装备系统保障效能的发挥。信息要素全面,获取手段多样,准确率高,时效性强,共享范围广,传输效率高等都是信息流通的基本要求。具体为:1)后方保障分队指挥席获取部队人员状况、战果战损数据、保障装备位置,保障资源消耗等内容应及时、全面且可靠;2)平台共享保障资源信息、共享定位信息、共享保障资源信息、共享保障装备定位信息迅速且完整。

2.5 作业效能

对后勤装备系统效能评估是依据保障任务对后勤装备系统联动保障效能进行评估,实施保障的装备固有作业能力也是效能评估一个重点内容。按照区分功能、模块编组的方法,分别检验不同种类后勤装备的作业效能,具体为:1)抢救抢修能力,包括装备抢救,装备固有性能的自救,装备野战条件下抢修能力,野战修理所内装备维修能力等;2)野战救护能力,包括野战现地急救能力、紧急手术救治能力等;3)综合补给能力,包括油料、弹药的综合补给能力。

2.6 人员素质

信息化条件下一体化联合作战形态要求后勤保障指挥机构各组成部分必须保持最佳比例互补关系,指挥员作为保障任务的遂行者和实施者,是实施后勤装备保障的主体,人装结合水平,后装保障机关与保障分队能力的互相促进是保障任务能够顺利进行的决定性因素。人员素质不仅是数量的“积累”,更是质量的“聚合”。人员知识结构、文化程度、参演经验、操作熟练度等都可对后勤装备保障效能产生影响。

3 效能评估构成分析

本文通过对影响保障效能的6个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初步确定衡量后勤装备系统效能构成。对后勤装备系统保障效能评估,必须在现有的装备编制框架内,基于“两成两力”建设要求,面向任务和区分功能,分析后勤保障装备系统构成和后勤保障能力生成模式。

3.1 保障任务构成分析

本文以部队执行机动作战任务背景,选取3个战斗阶段需要完成的保障任务,进而明确装备系统构成和后勤保障能力需求。

各个战斗阶段的保障需求有:

1)战术机动阶段:

①指控系统构建;

②装备淤陷抢救;

③车辆油料补充。

2)组织进攻阶段

①装备现地抢修;

②伤员野战救护;

③战损装备后送。

(4)伤员分级后送

3)组织防御阶段

①弹药紧急前送;

②油料紧急补给。

3.2 装备系统构成分析

根据战时保障任务需求,不涉及“编制”,不考虑装备具体型号规格,对后勤保障力量进行功能划分,并依据保障需求和保障功能模块化编组,得到后勤保障装备系统。如图2所示。

图2 后勤保障装备系统构成

3.3 评估效能构成分析

通过分析各战斗阶段保障任务需求,以及后勤装备系统模块化构成,可以得到战时后勤装备系统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指控能力、装备感知能力、抢救抢修能力、野战救护能力、综合补给能力,保障人员能力。能力构成如图3所示。

图3 后勤装备系统能力构成

通过对各个战斗阶段后勤装备保障需求能力分析,可以得到后勤保障装备系统效能评估构成,即指控系统效能、后勤装备保障效能、补给运输效能、人装结合效能。

4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指标体系,是指评估活动中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本质属性指标构成的有机整体[9]。评价指标的选取对于一项评估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评价指标选取的太简单,则不能全面反映出被评价对象,评估结果的可信度不高。而评价指标选取的过于全面、复杂,将会极大地增加工作量,影响评估工作的效率。因此,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尤为重要[10]。

通过上文对装备系统效能评估构成分析的结论,后勤装备系统效能可由指控系统效能、后勤装备保障效能、补给运输效能、人装结合效能4个效能指标构成,为满足综合评估的需要,要对这4个指标进一步分解,最终得到后勤装备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在分解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1-13]:1)科学性;2)整体性;3)可行性;4)动态性;5)可比性;6)简洁性。还需要考虑指标数据要易于采集、度量和计算,可操作性较强。

4.1 指挥控制效能

指挥控制效能,是指后方指挥机构和各保障分队指控系统构建,决策优化保障任务,调控保障行动,协调作战与保障关系时组织指挥能力的实际效能。战时后勤保障的指挥控制是组织好各保障任务,将保障资源集中化智能化高效化管理的关键所在,在现代战争的作战环境下,后方指挥所和各保障要素指控系统的开设构建是实施保障任务的基础,指控系统效能在作战的整个进程中直接影响到保障任务能否顺利完成。系统效能由系统构建效能、数据管理效能、信息处理等三个指标构成。进一步分解,系统构建效能由系统开设时间、系统撤收时间、系统重组时间等三个指标构成;数据管理效能由数据库管理效能和数据加密防护效能等两个指标构成;信息处理效能由信息获取时间、信息传输效能、态势生成、分发效能等三个指标构成。

4.2 后勤装备保障效能

后勤装备保障效能,是指战时通过快速定位搜索,使大型装甲装备脱陷、对机动车辆实施油料加注、应用各种方法对战损装备实施现地抢修恢复战术性能、对伤员野战救护时保障能力发挥的实际效果。装备抢救抢修,伤员野战救护是战时后勤装备保障的一项重要行动,采取有效的抢救抢修方式,可以使装备快速恢复战术性能并再次投入战斗,减少人员伤亡率,对保持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后勤装备保障效能由定位搜索效能、卫勤保障效能、油料效能、装备保障等四个指标构成。进一步分解,定位搜索效能由定位时间、搜索时间等两个指标构成;卫勤保障效能由现地急救效能、紧急手术效能、卫生防疫效能等三个指标构成;油料保障效能油料定点加注效能和油料机动保障效能等两个指标构成;装备保障效能由装备抢救效能、装备抢修效能、装备维修效能等三个指标构成。

4.3 补给运输效能

补给运输效能,指的是进攻战斗时对战损装备后送、伤员分级后送时,以及组织防御时油料补给紧急前送、弹药补给紧急前送时保障能力发挥的实际效果。补给运输效能由弹药补给效能、油料补给效能、装备后送效能、人员后送效能等四个指标构成。进一步分解,弹药补给效能有弹药供应效能、弹药运输效能两个指标构成;油料补给效能由油料供应效能、油料运输效能两个指标构成;装备后送效能由装备后送所需运力、装备后送时间两个指标构成;人员后送效能由定位搜索效能、所需运力两个指标构成。

4.4 人装结合效能

人装结合效能,指的是后勤装备系统在作战全过程中,指挥技术人员操作装备系统内各类保障装备实施保障任务时实际发挥的效果,对人装结合效能进行评估可以全面检验编制体制的科学性、装备体系编配合理性和作战行动融合性。人装结合效能适应效能由人装结合度、装备可靠性、装备可用性等三个指标构成。进一步分解,装备可靠性由工作时间和故障次数两个指标构成;装备可用性由工作时间、待命时间、计划性保养时间、故障维修总时间、因等待备件、维修人员和运输等管理和保障延误时间等五个指标构成。

综上所述,本文建立的后勤装备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后勤装备效能评估指标体系

5 结束语

本文建立的后勤装备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能够反应战时后勤装备系统的综合保障效能,该指标全面、客观,底层指标对应数据项采集可操作性强。通过该评估可以摸清现役各类后勤装备效能底数,查找保障要素运用能力短板弱项,为下一步装备统型优化、技术改进和人装编配调整提供依据,加速新型部队保障能力的形成。

猜你喜欢

后勤保障后勤效能
事业单位后勤保障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扎实做好疫情防控档案工作强化疫情防控后勤保障
煤炭企业后勤创一流对标管理研究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后勤保障装备走向智能化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初中阅读教学互动效能的提升策略
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能力生成探究
两栖登陆作战后勤保障研究
新形势下完善军队后勤管理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