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为同行所以美丽

2018-10-16罗梅莉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7期

【摘要】教师在教育研修之路上需要同行者,助推专业成长。南宁市骨干教师小学数学34坊成立后,通过“网上+线下学习”“主题式研修,个性化指导”“任务式驱动,多元化交流”等形式,开展系列主题教科研活动,搭建学习提高、交流互动、总结反思、成果交流的科研实践平台,凝聚师资优势,促进区域教育品质稳步提升。

【关键词】教育研修 同行 骨干教师工作坊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7A-0018-03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教师在教育研修之路上非常期盼有同行者,期盼着能教中学,学中研;期盼能有团队的力量,变“独唱”为“合唱”,从“孤芳自赏”到“合作共享”;期盼能有专业的交流学习圈、网络校本研修圈、学习研究共同体和人才培养共同体,助推自己的专业成长。

為此,南宁市教育局和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合作,建立了南宁市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成立了南宁市各学科的特级教师和骨干教师工作坊,而笔者所在的骨干教师小学数学34坊也正式成立。我们工作坊通过“网上+线下学习”“主题式研修,个性化指导”“任务式驱动,多元化交流”等形式,开展系列主题教科研活动,着力为教师搭建学习提高、交流互动、总结反思、成果交流的科研实践平台,进一步发挥科研先导的作用,凝聚师资优势,促进区域教育品质的稳步提升。

一、网上与线下同行,激发教师提升的动力

(一)“积极学习”与“分享互助”同行,利用资源,同学共进

2017年10月,南宁市网络研修青秀区项目暨线下第一次活动在南宁市滨湖路小学开始了。工作坊成员积极参加了本次活动,并通过本次活动更好地了解了如何开展网络研修活动,明确了网络研修的目标、意义和学习任务。在确定培训目标后,各组员明确自己的不足,再结合自己的兴趣,在网上进行自主选课,并利用空余时间进行网上学习。

为了让坊员们明白自己要做什么、该怎么做、达到什么学习要求等,工作坊提供了各种培训资料,如培训操作手册、培训要求、考核要求、学习进度安排等资料,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平台里的课程贴近教学,形式新颖,内容符合教师的需求,讲授具有针对性、可实施性和前瞻性。课程专家都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对课程的讲解鞭辟入里,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能给教师全方位的指导,使大家都能将相应的教学理论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坊员对于课程的知识可随时做课堂笔记并保存,供自己和其他坊员学习,这些随堂笔记是教师认真学习的见证。

对于学习的收获和感悟或者疑难和困惑,教师都可以用研修日志的方式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发表出来。教师通过阅读其他坊员的研修日志,既可以学习到别人的长处,也可以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我们定期安排专家在平台上进行视频解疑,及时解决教师对于课程的疑问,也给教师搭建了和专家交流的平台。

教师通过学习更新教育理念,学习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再利用网络学习平台与坊内的一线教师进行交流,收获颇丰。同时,教师结合实际,将学习所得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大大提升了教学效率。

(二)“分层帮扶”与“团队建设”同行,相扶共进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而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为促进教师的发展,工作坊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团队合作、自我反思等形式,搭建了一个能促进教师成长的工作平台,营造了良好的交流合作氛围。

在这当中,每位参与的教师都有双重身份,既要参加网上的学习,又要作为导师带领大家进行研究,以骨干教师工作坊坊主为例,他们在学习中既得到了网上专家的远程帮助,又在特级教师工作坊里得到了特级教师的指点和帮扶,学有所成后,再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传递给工作坊的成员,而工作坊的成员再将先进理念辐射到本校的教师。就拿我们骨干教师小学数学34坊来说,坊员除了骨干教师,还吸纳了民主路小学、南湖小学、中山路小学等多所学校的非骨干青年教师及一些优秀的教研组长。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引领、示范作用,我们工作坊对坊内成员进行了分组,较有经验的教师作为组长,组长平时对教师的问题进行解答,这样更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进行研讨。就这样,一层一层地传递,对青年教师进行“梯队跟进”式的悉心指导和帮扶,根据年轻教师的能力及经验,规划为第一梯队及第二梯队,实行“一队竞赛中练,二队服务中学”的管理模式,批次指导,培养了师德佳、教学精、科研强的众多青年骨干教师。教师之间因为同行,有了交流,有了碰撞,有了互助,从而实现快速成长。

二、主题式研修与个性化研修同行,激励教师自主发展

(一)“主题研修”与“个性研磨”同行,以研结缘,相得益彰

2017年11月,工作坊在民主路小学开展了教师网络研修社区线下研修活动。在坊主罗梅莉的组织带领下,民主路小学、南湖小学、中山路小学和桃源路小学等多个学校的教师都积极参与了本次活动。活动主要分为两部分内容,首先是坊主执教《百分数的初步认识》,工作坊的教师进行观摩学习。接着是全体教师评课及专家点评。展示课让教师受益匪浅。教师纷纷表示,这样的观摩学习、专家点评、研修讨论的学习形式,让大家的思维发生了碰撞,开阔了眼界。

2017年12月,工作坊在民主路小学再次开展了教师网络研修社区线下研修活动。本次研修活动观摩人数多,辐射面广,研讨深入,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学习积极性。活动围绕展示课《方与圆》展开,共同研讨“学生学什么?教师教什么?该如何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师带着研讨主题共同走进了吕军梅老师的课堂。课后,吕老师从学生出发,反思了自己设计这节课的出发点以及设计意图,并从整节课学生的表现切入,反思了自己在这节课中的优点与不足。坊员陈玉玲老师分享了《方与圆初思考》一文,为其他坊员以后执教本内容提供了实践经验。其他坊员也纷纷讲述自己的感想,不仅提出了对本节课的评价和建议,更说出了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教师对于如何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今年1月,临近期末,为了高效完成期末复习任务,确保教学质量,工作坊在民主路小学开展分年段分会场的数学复习研讨活动。如何把已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地展现给学生,诱发学生会学、乐学、爱学的情感,开拓思维,使知识得到巩固和深化,是本次活动研讨的重点。以坊员岑丹彤老师的展示课《表内乘法复习课》为例(低年段),岑老师先让学生在课前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课上再进行交流,在她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学生的潜能在问题情境中逐渐得到开发。课后,工作坊组织教师分享此次复习课的选题思路和整个团队在备课过程中的几点思考,使教师受益匪浅。

(二)“送教下乡”与“骨干提升”同行,以教结缘

骨干教师工作坊成员不仅在本校开展研讨活动,还在坊主的带领下,把优秀课例送到乡镇学校,把新的教学理念辐射到区内各教学点,有效地推动乡镇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解决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在2017年“国培计划”活动中,工作坊来到来宾市忻城县开展送教下乡活动。笔者在活动中不仅展示了精彩高效的课堂,还通过专题讲座给教师介绍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进一步促进了教师的发展,达到了引领教师成长、共同提升的效果。

在骨干教师工作坊的活动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坊员的成长,还看到了非坊员但积极参加活动的坊外教师的成长。例如南宁市民主路小学五象校区的黎初团老师积极要求加入我们的研课活动,在民主路小学开展分年段分会场的数学复习研讨活动上了《方程的复习课》(高年段),在活动中她得到了坊内成员的备课指导及课后点评,通过研讨再次进行备课,并带着这节课到长塘中心校送教,得到了随行青秀区教研室领导的肯定和与会教师的好评。此次送教活动也让坊内外的教师感受到,我们通过参加骨干教师工作坊的活动,一路同行,一路成长。

三、任务式驱动与多元化交流同行,锻造教师的素质能力

(一)明确任务,确定目标,携手同行,齐奋战

为带领坊员共同进步,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坊主首先明确了各坊员的职责,将坊员进行分组,让有经验的教师带领年轻教师更快地进步。同时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准确地把握每次的学习要点和重点,了解和熟悉课程内容,并能够进行网上学习。线下积极进行教学和实践,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不同学校的教师之间要加强交流,坚持网上研修,对教育教学理论进行学习和交流,对教学实践进行探索和反思。对教育教学方面的疑难或困惑,教师都可在论坛提出;对于问题的见解,每位教师都可以通过回帖各抒己见。对于因为工作繁忙而暂时耽搁了学习的教师,组内的教师给予督促、提醒,坊主定期提醒坊员学习进度,带领坊员积极开展线下教研活动,并在活动后及时编辑班级简报,对工作坊的活动和精神进行宣传。

(二)多元交流,以学结缘,携手同行,享成果

我们的交流方式是多元的:收集线上线下参会教师聚焦的问题;在团队回应环节,授课教师或特邀教研组回应听课教师聚焦的问题;在点评环节,坊主对展示课结合研修主题进行全面总结、点评,并给出建议及策略;在总结深化环节,综合原生态示范课、教研互动的研讨情况,集坊员智慧,进一步阐述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我们的交流方式可线上,可线下;可文本,可面对面;可就教育的,也可就生活的……极大地开拓了教师的视野,教师面对问题敢想、敢闯、敢做,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与能力。

就我們做的《方与圆》课例研究来说,我们先是参与了梁晓红特级教师工作坊对此课例的研讨活动,从活动中我们悟到了:教师教学的侧重点应放在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上,而不是如何解题。但我们也从中发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带着种种问题,我们请教了与会的特级教师肖炜清和梁晓红,得到了专家们的细心指导。我们再次走入此课例研究,坊员提出了大胆的设计,多次实践和推翻,多次肯定再否定,在不断的磨砺中,大家得到了成长,我们的课例也被应邀做“国培”项目的展示课,并得到了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

不待扬鞭自奋蹄。工作坊的学习和研修活动,促使我们在教育和教研的路上一直向前,不断地提升自己。我们将与网络研修同行,与团队同行,与专家同行,与兄弟学校同行,乘风破浪,共同见证教育的美丽绽放。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