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阳县农村社区治理困境及路径选择

2018-10-16彭正海

祖国 2018年16期
关键词:开阳农村社区社会治理

摘要:社会治理是一个具有层级结构的动态过程,治理绩效取决于政府、社会、个体三个成面的契合程度。农村社区由于自然条件的因素致基础设施差异较大、发展不平衡、参与治理主体素质参差不齐,在一个特定治理架构中,体系的完备、各治理主体的能动作用发挥尤显重要。

关键词:开阳 农村社区 社会治理

贵州省开阳县辖16个乡镇、2个社区,设置了112个行政村、19个居委会,其中在乡镇设置了9个农村社区居委会,分别为金中镇洋水居委会、双流镇双永居委会、白马居委会、冯三镇马江居委会、楠木渡镇临江居委会、花梨镇花梨居委会、禾丰乡大桥居委会、龙岗镇龙岗居委会、永温镇永安居委会。此就9个农村社区治理调研思考:

一、开阳农村社区治理现状

开阳县9个农村社区居委会在所处地域乡镇党委政府领导下开展工作,主要围绕各乡镇辖区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农转非居民、大中专毕业生入户居民为主。因服务对象、服务范围及服务内容的差异,分为两类:

(一)居住相对集中的社区治理状况

此类社区服务中心主要围绕教育发展、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维稳禁毒、组织和文化建设的治理,有相对固定地域居民的治理兼少数散居居民的服务:永安居委会是以构皮滩水电站开阳库区搬迁户和金中大水工业园区搬迁户、镇机关、学校、各企事业单位居民为主,兼有永温镇散居于各村的居民,有相对固定约1.1平方公里的辖区面积,部分居民拥有土地。因此,居委会还有对辖区内土地资源的发展和环境的治理;白马居委会系原核工业国营761矿生活区,有761社区(管委会)、白马黄磷等单位,761社区负责管理和服务企业破产后离退休人员、遗属遗孀和工伤残人员。居委会离县城和集镇较远,主要对761社区和白马村散居居民的服务和对原761矿区公有建筑和区域的环境治理;洋水居委会和龙岗居委会有较为集中的居民家属楼治理和对全镇各村散居居民的服务。

(二)居住极为分散的农村社区服务

双永居委会、马江居委会、临江居委会、花梨居委会、大桥居委会服务中心主主要要围绕本乡镇集镇及各村居民的教育发展、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维稳禁毒、组织和文化建设的服务。其中冯三镇马江居委会、禾丰乡大桥居委会兼有负责配合乡镇相关部门对集镇的环境治理和思想文化宣传等工作。

二、开阳农村社区治理困境

开阳农村社区居民主要由三部分人员组成:乡镇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和离退休职工、大中专毕业生、流动人口、社保转非人员、征拆失地转非人员,人员结构、居住地域复杂,对社区服务的要求不一,沉析出农村社区治理的不同困境:

(一)征拆失地居民民生难

在大扶贫战略的背景下,农村启动了对低收入困难户的精准扶贫,从异地搬迁、教育资助、理清发展思路、引导种养及民政救助兜底等各类项目,加之农民又拥有一定的土地资源,农村农民可得到因资源产生的红利和在自己生产资源背景中的就业机会。扶贫帮困政策的真空映衬出农村社区居民就业困难景象,部分散居居民因家庭尚有土地资源,但作为全失土地资源的居民,由于没有土地,自己生产或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就业机会较少。居住在第二产业发展较弱、第三产业内需不足的如花梨居委会、马江居委会、临江居委会所在集镇,就业机会不多与自身因年龄、文化水平、专业技能等条件影响,大都只能在集镇中做一些零时劳工,很难有相对稳定的收入,目前部分居民仅靠城镇居民低保维持。教育扶贫主要针对农村困难户、社会保障和医疗政策农居有别,也从不同层面影响农村社区居民生活质量。

(二)农村社区社会服务难

服务对象居住复杂,有集镇居住户、有散居于各村的、有外出务工的,居委会办公人员少,工作经费紧,要为散居在各村的居民服务、解难、慰问很难到位,导致居委会的服务乏力。户籍的变动主要在公安部门,由于信息的不共享,居民不主动到社区居委会登记,居委会对辖区户籍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造成在计生、低保、廉(公)租房申请、禁毒、矛盾调处工作等方面社会治理的滞后。如楠木渡临江居委会第四居民小组有多户居民都挂靠于同一户主。征拆搬迁补偿矛盾、失地居民就业及社会保障机制的乏力、半数居民居住的分散、农村交通工具的不完善,造成社区对居民精神宣传难、活动开展少,很难形成文化认同,没有文化认同的难以形成较强的集体凝聚力,导致很多都得不得有效的落实,如党建工作的开展、远程教育的学习、科普活动的宣传、居民工作技能的提升等。洋水社区支部党员高龄、多病、随子女外出居住等,支部党员活动常常很难过半数,使得很多正常工作都难开展。

(三)社区低收入居民保障难

在征地拆迁补偿费结算时,一般实施的是一次性补偿结算,虽然有考虑保障费用,由于居民的知识、能力不足对费用计划不周全,往往经过一段较充裕时日后又反贫,此时已无土地资源保障。当作为城市临时民工的居民因年龄、身体健康优势不存在时,其生活、健康、医疗保障就出现了新的危机。白马居委会和洋水居委会居民中的企业离退休人员、遗属遗孀和工伤残等常住居民居住的原企业家属区,多为修建年代较久,部分已经成危房。此类居民多病老龄人多、贫困人口多,虽然很多居民拥有城镇低保,但离城区较远(白马居委会不在集镇),外出就医更难。

三、开阳农村社区治理路径选择

农村社区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主要在于理顺三者之间的关系,加强政府原则性指导,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增强居民自治的主动与自觉:

(一)加强政府的政策和方向引导

重视社区居委会工作,规范社区治理机制,将社区居委会纳入与村同等要求与考核;加强社区居委会班子建设,灵活调整选举时间和范围,提升社区治理服务水平;补足政府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调整产业增加不同的就业机会、拓宽扶贫就业到全体居民方面的“缺位”;政策支持和鼓励围绕发展好地方特色龙头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及其衍生的供产销服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不同类型的就业机会,从而解决不同知识水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劳动技能、不同服务理念的岗位工作者;走出政府因管理中的简单模式化影响到经济发展的“越位”。根据户籍改革的新居民政策,划区域治理,打破资源影响的就业和利益分配机制;让地方特色龙头和集体经济产出的利益分配机制惠民更多更宽更全,让全体居民享受均等的公共服务和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

(二)发挥社会的组织和协调功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当前,政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政策的落实到人需要由不同的经济和社会组织发挥具体作用,各类经济和社會组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提供公益事业的服务。地方特色龙头企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为居民提供类型较多的就业岗位,从源头上夯实居民物质生活基础;经济和社会组织发挥好积极的协调功能。补充调适,基础设施的完善、生活资料的生产、公共服务的外包,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保障机制,都要求;引导志愿组织积极服务社区经济发展、教育文化、协调、娱乐等活动。

(三)增强居民自治的主动与自觉

居民个体在政府政策支持下、社会提供的平台中更要主动寻求就业和创业机会,或参与生产、参与管理、参与服务,使自己有一个生存和存在基础点,个体在整体中都能找到适宜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增强存在感、满意度和幸福感,在完善和发展个体中促进经济和社会组织的和谐发展;居民自觉学习,提升对社区集体的认同,主动参与社区的各项发展与服务;居民主动参与对社区居委会的科学发展、服务项目、依法办事等进行多渠道监督。

当前农村新型社区共建共享在大数据背景下的社会治理,强调居民自治。有居民在社会治理过程中主动参与发展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组织和协调作用,在政府政策引导下,才真正是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基金项目:贵阳市党校系统2016上半年决策咨询课题(项目编号:16号);作者简介:彭正海,硕士,中共开阳县委党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基层民主及基层政府治理。)

猜你喜欢

开阳农村社区社会治理
Electron sheaths near a positively biased plate subjected to a weak electron beam
开阳十里画廊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社区治理的创新
仙非青梅君非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