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人事制度改革对人事档案管理的作用

2018-10-16刘翱

祖国 2018年16期
关键词:人事制度人事档案管理作用

刘翱

摘要:随着现代化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档案制度及管理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一种全新的特点呈现在现代人力资源上,使得人事档案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培养、分配人才的工作中,人事档案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控制人事档案就可以控制人才,人事档案就是人才的身份证。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已非常滞后,人事档案的作用也不断弱化,由此暴露出许多问题,强化档案管理,改革人事档案的管理制度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深入探讨当前人事档案管理改革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人事制度改革对人事档案管理产生的作用。

关键词:人事制度 人事档案管理 改革 作用

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根本就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工作。20世纪50年代中期,参考前苏联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顺应公有制,满足统一管理、调配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需要而制定了现行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这项制度为我国稳定社会、管理人事、发展经济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其社会作用和生存价值不断弱化,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僵化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形式,与社会人事档案需求不相适应,明显脱节,极大阻碍了人才自由合理流动,产生了明显的负面作用。

一、人事档案的作用

在社会公共信息中人事档案是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个人的学历、经历、奖惩、社会关系、技术职称等情况都是通过人事档案来反应的。一个人不同阶段的人生轨迹通过人事档案可以得到全面反应,它记录了一个人的工作经历,记录了从学校到各个工作岗位的情况。当前部分人觉得人事档案不重要,可以不要,这是非常错误的。人事档案在现代劳动用工管理中,其主要作用包括:可以出具与人事档案有关的证明材料,以人事档案为依据为员工提供婚姻状况证明;提供办理港澳通行证、护照的政审手续;为员工代办职称申报;为流动人员办理社会保险和认定身份;根据档案掌握员工从事有毒、有害工作的时间,对提前退休年龄进行推算;根据档案确定退休年龄;代为缴纳职工的工资调整、养老保险、大病医疗统筹以及失业保险等等。

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形成的全新特征

(一)以自身意愿为根据,个人可以选择“无档择业”

社会加大了对于人才的需求,传统的用人机制已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一些事业单位在进行人才招聘的过程中,要注重与其他员工之间形成的企业合作关系,以及员工的自身素养,从而加大员工在社会中的流动性。

(二)国内企业员工出现“有档无存”情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也相应的发生了改变,人事档案管理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管理模式,打破了传统的终身责任制度,对于员工自己所喜欢的模型可以进行选择全面发展。

三、人事档案制度自身的问题

(一)人事档案本身信息量不足,难以充分体现个人的有效信息

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传统的信息收集模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组成以往人事档案的主要是一些社会关系、组织经验、工作经验、政治历史等部分,使得人事档案本身缺乏足够的信息量,难以展现出更有价值的个人信息。通过人事制度改革,传统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受到了冲击,事业单位中选拔人才和应用人员也发生了变革。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在有些事业单位中缺少明确的信息资源,进行人事制度变革后,事业单位内部人员产生较大的调动,人员分配“空白”情况出现在事业单位内部,发生了信息资源不全或档案丢失情况,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变革,对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产生了极大的制約作用。如:某事业单位内填写的人员档案信息不全面,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后,极大影响了事业单位中部分员工的养老保险缴纳和退休年龄。

(二)与相关法律制度相冲突,缺少健全的制度

以人事档案制定的制度为根据,人们对直系亲属或自己的人事档案都不可以直接查阅、阅读。然而,从我国当前的形式讲,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不完整,使得人事档案管理缺乏较高的封闭性,没有利用有效的合理的科学的手段进行人事档案信息处理。这些问题直接体现出社会民主制度、人事档案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脚步,也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三)进取精神缺乏,服务意识较差

保密性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固有的一个特性,然而在具体工作中,因部分档案管理的本身条件不好,防潮、防盗等手段有很大的不足,无法妥善管理人事档案。另外,各级档案管理工作技术存在的差异较大,使得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无法统一进行,无法正常共享信息。

(四)档案秩序混乱

人才对企业和单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很多用人单位都已有了充分的认识,于是采取相关的优惠政策对专业人才进行吸引。在原用人单位对人事档案进行限制无法办理调动工作的条件下,“三不要”做法在用人单位广泛使用,“三不要”指的是不要调出手续,不要人事档案、不要迁移户口,虽然这种做法使人才的后顾之忧进行了暂时的处理,但导致档案秩序产生混乱状况。

(五)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缺乏合理的分配程度

人事制度实施改革后,精兵简政是企事业单位首要进行的项目,人事制度需要向人才应用精简化发展。事业单位内部大幅度的开展人事调动,有些事业单位内部缺乏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视,使得事业单位中人员调动速率快,但是人事档案调动速率却比较缓慢,产生了人事档案难以对接的情况,极大降低了事业单位内部人事资源的作用性,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应用与分配。

四、改革人事档案管理的主要手段

(一)清楚人事档案管理职责

建立正确的管理理念,清楚人事档案管理,推动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首先,管理人员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充分重视,要从整体安排管理工作,对管理人员进行合理配置,提高档案管理地位,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的监督体系;其次,管理人员要加强人事档案的管理理念,大力进行宣传,积极引导相关管理人员,引导他们认真执行的自己职责,把档案管理当做基础工作来开展,在具体工作中全面加强其工作水平,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提高,使机关和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认为自己是档案管理的参与者。档案管理工作只有得到全员的重视,才能使档案管理更好的服务于全体人员。

(二)改变传统的人事档案作用

当前合同方式是部分事业单位实施人事制度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极大的限制和制约人才的发展,已滞后于社会发展的脚步,只有不断完善、创新传统的用人制度,让员工自主就业,建立一种适应社会发展步伐、全新的用人机制。

(三)认真开展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相应地提高了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对从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挑选,要选择工作态度严谨认真、责任感强的人员,建立一支管理能力管理水平都较高的档案管理队伍。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使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加强。另外,要树立科学正确的管理理念,及时更新档案管理方式,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实施档案管理。

(四)建立专门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

现阶段,由于人员流动较快,员工所在的单位或者企业无法完全控制人事档案,这就需要成立社会性的、中立的、专门的管理机构。档案管理机构要制定科学的管理条款,接受国家人事部门、劳动部门以及档案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检查,遵守国家人事、劳动、档案管理的相关政策、制度以及法律。

(五)改变传统的“身份”分类

传统的人事档案非常清楚的划分每个人的身份,待遇会由于身份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对这种“身份”分类有必要加以改变,创造出一个合理、公平的工作环境,在工作期间让每个人平等,都能得到其他人的尊重,只有如此才能提高社会中的人才数量,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六)完善档案信息

随着社会持续发展,部分事业单位逐渐提升了公开档案信息的要求。所以,为了加强档案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我国相关部门要修改传统的人事档案,完善档案信息。

五、结语

在档案管理过程中人事档案常常会对很多部门加以涉及,这项工作内容非常复杂。改革人事档案工作,需要不断的完善、創新现有的人事制度,紧随社会发展的步伐,从而开展好人事制度改革。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必将更加有效地推动档案管理,档案管理工作也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刘福芹.谈人事制度改革背景下的人事档案管理[J].黑龙江档案,2011,(02).

[2]吴洁.基于人事制度改革大环境之下的人事档案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军转民,2010,(05).

[3]吴启瑞.人事档案管理创新要与事业单位改革同步实施[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05).

[4]庄华萍.人事制度改革对人事档案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兰台内外,2015,(06).

[5]韩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4).

[6]林晓娟.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之策[J].黑龙江档案,2016,(03).

[7]周珍.新时期做好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6,(30).

[8]陈福增,魏继华.积极推行人事制度改革为学院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动力[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02).

(作者单位:吉林省四平市二龙山水库管理局)

猜你喜欢

人事制度人事档案管理作用
《当代中国人事制度》出版发行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思考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