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里娃钓蛙

2018-10-16

农家书屋 2018年9期
关键词:捕鸟绿树鸟雀

有一次,一个刚小学毕业住在城里的娃暑假回乡下,在亲戚家餐桌上兴奋地跟大人说要去粘知了、钓青蛙。我忍不住逗他玩,就问他知道怎样钓青蛙吗?

他眨了几下眼睛,自信地说:“知道。用小木棍支一个盖子,里面放些食物,引青蛙来吃食。青蛙一不小心碰倒木棍,盖子就把它们盖住了。”

这是少年闰土的方法。小学语文教材里有一篇经典课文,叫《少年闰土》,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里面有一段是闰土教“我”捕鸟,他说:“……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可笑的是,这个住在城里的娃张冠李戴了,以为钓蛙也和捕鸟一样。

我告诉他,钓蛙得事先备好一根竹竿,顶端用丝线绑好,丝线的另一端绑上小虫子、螺蛳肉,或是绑些青草、菜叶,作为诱饵。寻一阴凉的菜畦或是田埂,将诱饵轻轻地在其间上下拉动,待青蛙跃起吞下诱饵时,迅速将它们提起,放入袋子里即可。

他恍然大悟,说:“那不就跟钓鱼差不多?”

我说是。又突然有些后悔,怎么教他这些啊?青蛙有益于农业生态,须保护才好。不过转身又想,他这样在钢筋水泥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恐怕一辈子也难有机会去钓青蛙,我的“钓蛙法”估计就跟闰土的“捕鸟法”一样,永远只是他们看到的纸面上的东西,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却成不了他们生命中的某页记忆。

有人怅然,叹惜地说现在的孩子啥也不懂。粘知了、钓青蛙、捕鱼虾、逮蚂蚱……那么多生动有趣、活色生鲜的乡村节目,我们这一辈人好似才刚刚经历过,怎么一眨眼就从下一辈的生活中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尽管他们有每天都更新换代的电子玩具,有层出不穷的电子游戏,有一大群“指尖上的朋友”。

有人说,这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是社会进步的必然。我却深表疑惑。发展和进步,并不意味着简单丢弃和彻底遗忘。

近两年,我们常谈论乡愁。如果要记住乡愁,就不能在建设一个崭新世界的同时,将“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那种怡人的田园生活抹去。否则,用不了多少年,我们就真的找不到乡愁了。

但是,乡愁又哪里仅仅是指有山有水有绿树的地方,还应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亲近自然、品味劳动的态度。一位朋友开了个山庄,青山环抱、碧水映照,环境好得没得说,可就是少有人问津,生意惨淡。我们给他出主意,要他在山庄周边的山上广栽果树,一年四季有不同的水果供城里人采摘,以“采摘游”带动山庄吃、住等业务,说不定会有效果呢。

是啊,周末,带孩子去乡下采摘,也是一种寻找“乡愁”的时尚方式。我们这一代人,曾以摆脱采摘这样的乡间劳动为人生大幸,可是今天又不由自主地带着孩子去乡间采摘,这种回归的感觉可比诱人的水果甜蜜多了、充实多了。

这,或许就是乡愁的味道吧!可惜,住在城里的娃多有不知,就像他们不知道真正的“钓蛙法”。

猜你喜欢

捕鸟绿树鸟雀
作 品:乡村旅游风景绘画
——绿树阴浓夏日长
捕鸟网
振兴村: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叽叽喳喳的寂静
叽叽喳喳的寂静
绿树阴浓夏日长 风光不与四时同
安得绿树遮望眼
里耶秦简“捕羽”的消费主题
贵阳市笼养鸟驱动因素的研究
“围网捕鸟”缘何屡禁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