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人眼中的老舍

2018-10-15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18年26期
关键词:大学教授北碚架子

一个时代总有属于自己的烙印。在上世纪前50年里,我们的国家经历了最艰难的转变时期,而老舍无疑是这个时代中最好的见证者之一。那么,这样一位作家,在其他作者眼里,又是什么样的呢?

老舍和我们来往最密的时期,是在抗战时代的重庆。我住在郊区的歌乐山,他常到山上冯玉祥将军的住处。我们都觉得他是我们朋友中最爽朗、幽默、质朴、热情的一个。我常笑对他说:“您来了,不像‘清风入座,乃是一阵热浪,席卷了我们一家人的心。”那时他正扛着重庆的“文协”大旗,他却总不提那些使他受苦蒙难的事。他来了,就和孩子们打闹,同文藻喝酒,酒后就在我们土屋的廊上,躺在帆布床里,沉默地望着滔滔东去的嘉陵江,一直躺到月亮上来才走。

不久他就住到北碚去了,我听说他在北碚的一次什么会上,同梁实秋说了一段很精彩的“相声”,可惜我们没听到。

(节选自《又想起了老舍先生》)

我认识老舍先生却完全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三十年代初,我離开了高中,到清华大学来念书。当时老舍先生正在济南齐鲁大学教书。济南是我的老家,每年暑假,我都回去。李长之是济南人,他是我的唯一的一个小学、中学、大学“三连贯”的同学。有一年暑假,他告诉我,他要在家里请老舍先生吃饭,要我作陪。在旧社会,大学教授架子一般都非常大,他们与大学生之间宛然是两个阶级。要我陪大学教授吃饭,我真有点受宠若惊。及至见到老舍先生,他却全然不是我心目中的那种大学教授。他谈吐自然,蔼然可亲,一点架子也没有,特别是他那一口地道的京腔,铿锵有致,听他说话,简直就像是听音乐,是一种享受。从那以后,我们就算是认识了。

(节选自《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

老舍是一个讽刺小说家,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都以讽刺出之。然而决不如鲁迅那么刻薄,反而令人觉得他是一个可亲可爱的长者,这或者要感谢他那北方人的忠厚气质。鲁迅小说里没有一个好人,老舍小说里的李子荣、张大哥、丁二爷,都十分可爱。他口角边虽常常挂着讥嘲的笑意,眼里却蕴着两眶热泪。

(节选自《幽默作家老舍》)

猜你喜欢

大学教授北碚架子
北碚: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亮底色
中国新诗创研中心在重庆北碚揭牌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授
县长的“架子”
梁漱溟在重庆北碚的文化教育活动
《北碚在抗战: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
伤感
实境学习:让学习在学习者的手中和脑中同时发生——访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教授扬·哈灵顿博士
深情躬耕海洋 促进人类健康——记天津科技大学教授徐仰仓
Preparation of high performance Zn4Sb3bulk thermoelectric materi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