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发布

2018-10-15

办公室业务 2018年8期
关键词:服务平台督查印发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条例》对人力资源市场培育、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人力资源市场活动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监督管理及法律责任等作了全面规定:一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对人力资源市场的培育。国家建立政府宏观调控、市场公平竞争、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服务的人力资源流动配置机制。引导和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任何地方和单位不得违反国家规定设置限制流动的条件。鼓励开展平等、互利的人力资源国际合作与交流,开发利用国际国内人力资源。二是落实改革要求,推进人力资源市场领域的“放管服”改革。明确了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当免费提供的服务事项。三是明确人力资源市场活动规范,促进市场主体诚信守法。个人应当诚实求职,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如实发布或者提供招聘信息,人力资源应当依法流动。四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维护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采取“双随机、一公开”的方式实施监督检查。加强人力资源市场诚信建设,实施信用分类监管。加强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建设,发挥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的作用。

《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印发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通过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推进各地区各部门平台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和互联互通,推动政务服务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协同办理,全城通办、就近能办、异地可办。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是全国一体化平台的总枢纽,联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平台,为各地区和国务院部门平台提供公共入口、公共通道和公共支撑。各地区和国务院部门政务服务平台是全国一体化平台的具体办事服务平台,负责本地区本部门业务办理,依托国家平台开展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业务办理。《指导意见》提出了五年四阶段的工作目标,到2018年底前,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主体功能建设基本完成;到2019年底前,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框架初步形成;到2020年底前,各地区各部门平台与国家平台做到应接尽接,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国务院部门数据共享满足地方普遍性政务需求,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基本建成;到2022年底前,全国范围内政务服务事项基本做到标准统一、整体联动、业务协同,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涉密等外,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平台办理,全面实现“一网通办”。《指导意见》明确了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的建设任务,主要包括政务服务一体化、公共支撑一体化、综合保障一体化3个方面14项重点建设内容。

国办开展“我为大督查提建议”活动

为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关于“开门搞督查”的重要指示精神,配合开展2018年国务院大督查,从7月10日至9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开展“我为大督查提建议”活动,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政策措施不落实、政府管理服务不到位、有关部门和单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线索以及相关意见建议。这次征集活动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广大群众开辟了4种参与渠道。线上,群众可以登录中国政府网“我为大督查提建议”专栏,也可以关注中国政府网微信公众号,进入

“我为大督查提建议”微信小程序,还可以登录中国政府网“政务服务举报投诉平台”留言。线下,国办督查室开通了专用邮政信箱,群众可以信件方式参与“我为大督查提建议”活动(地址:北京市17980信箱,邮政编码:100017)。其中,开通微信小程序、专用邮政信箱均属首次,旨在更大范围、更加充分地倾听民声、汇集民智,推动改进政府工作,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这次活动征集的重点内容是打好三大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扩大内需、推进高水平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6个方面问题。国办督查室将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进行汇总整理,视情转有关地方、部门和国务院督查组参考与处理。

《关于集中治理诚信缺失突出问题 提升全社会诚信水平的工作方案》印发

近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印发了《关于集中治理诚信缺失突出问题 提升全社会诚信水平的工作方案》,组织中央文明委有关成员单位,针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诚信缺失问题,针对经济社会领域出现的失信突出问题,集中开展19项专项治理。这次集中治理行动,包括电信网络诈骗专项治理,互联网虚假信息、造谣传谣专项治理,涉金融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和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生态环境保护失信行为专项治理,扶贫脱贫失信问题专项治理,无证行医、非法医疗问题专项治理,假药问题专项治理,拖欠工资问题专项治理,“不合理低价游”专项治理,逃税骗税和“假发票”问题专项治理,法院判决不执行问题专项治理,交通运输失信问题专项治理,论文造假、考试作弊专项治理,骗取保险问题专项治理,非法社会组织专项治理,慈善捐助失信问题专项治理,营业性演出市场虚假宣传及炒票问题专项治理,“假彩票”问题专项治理,假球黑哨、使用兴奋剂问题专项治理等19项治理工作。每项专项治理工作均明确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并提出具体举措,确保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中央文明委提出,要加快推进征信体系建设,全面建立各领域信用记录,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信息网络,健全信用信息公示机制。要构建信用联合奖惩联动机制,建立健全信用红黑名单和公共信用评价制度,发挥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的引导力和威慑力,鼓励失信主体加快整改修复信用,引导全社会褒扬诚信、惩戒失信。

《军队实施党内监督的规定》《军队实行党的问责工作规定》印发

日前,中央军委印发《军队实施党内监督的规定》《军队实行党的问责工作规定》,自2018年8月1日起施行。两个《规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着眼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深入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旗帜引领、把握根本遵循,坚持问题导向、力求务实管用,坚持统筹协调、科学筹划设计,坚持继承创新、体现军队特色,切实在加强军队党内监督、党的问责工作上立规明矩,立起刚性措施。两个《规定》的印发施行,对进一步规范军队各级党委、纪委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推进军队正风肃纪反腐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军队实施党内监督的规定》着眼监督主体、监督职责、监督措施的有机统一,以监督责任为主轴,区别不同主体,明确监督职责,规范具体制度,建立中央军委统一领导、党委全面监督、纪委专责监督、基层党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军队党内监督体系。《军队实行党的问责工作规定》围绕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完善问责制度,健全问责机制,强化问责落实,规范党组织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督促党员领导干部践行忠诚干净担当。

《关于配发文职人员服装的通知》印发

经中央军委批准,军委政治工作部、后勤保障部、训练管理部近日印发《关于配发文职人员服装的通知》,为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文职人员统一配发制式服装,8月1日起启用穿着。为文职人员配发制式服装,是习主席和中央军委作出的重要决策,是增强部队凝聚力、战斗力,展现军队改革新面貌的实际举措,是关系文职人员切身利益的大事。这次配发的文职人员服装包括礼服、常服、作训服、标志服饰共4个系列,将根据新的文职人员编制岗位补充配备工作进程陆续配发。《通知》就配发品种、配发范围、供应标准、保障办法、配发及启用时间等进行明确,并要求各级务必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周密筹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政策规定,密切协调配合,加強宣传教育,优质高效服务,确保军委决策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到位。

猜你喜欢

服务平台督查印发
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平台
基于O2O的校园服务平台应用研究
高校财务“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探讨
明察暗访 国务院大督查直击民生“小”事
2020年7亿人每周至少锻炼1次
聊城大督查体制改革
《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印发
衢江区:推行乡镇人大重点督查机制
富裕县 搭建平台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