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青年就业创业研究*

2018-10-15李业泽

山西青年 2018年20期
关键词:群体政策院校

李业泽

(山东现代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4)

一、国内高校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执行力度不够的问题

“最后一公里”问题成为政策实施的重点突出问题,制约着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健康发展。在有了规范统一的政策体系后,还需要完善政策执行的保障体系,让政策落地生根。之所以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现实执行状况分析,原因有三:一是政策的落实必然会触及一部分社会群体的既得利益,这就会使政府和官员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阻力从而畏首畏尾,同时也会损害政府的公信力;二是政策制定之后缺乏实施细则,导致一些政策不能具体实施;三是对于政策的执行状况缺乏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

(二)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缺乏统一性与规范性的问题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参与制定的部门有41家,部门联合制定的政策文件目前有74份。由于政出多门也导致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文件显得繁杂,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政策的认知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此需要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体系,规范和统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保证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全面健康发展。具体面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出台纲领性文件,专门针对大学生群体,对现有文件起到统领作用;二是设置专门机构对各部门道发的政策文件内容进行整合,使得学生能够十分请晰地了解目前的国家政策;三是对政策实施的程度及内容进行调整避免新旧政策之间的不盾问题。

(三)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缺乏的问题

我国创业教育发展较晚,目前师资力量极度匮乏,专任教师少,实践型导师稀缺,这些都制约着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从理论走向实践。各高校也在积极探索建立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尤其近几年在国家大力提倡“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下,创业教育的发展更是高校发展的重点方向。

(四)针对大学生创业比例偏低的问题

一些已经创业的大学生创业者依然不了解国家、地方和高校的创业政策,更不必说那些没有选择创业或者准备创业的大学生了。政策支持是大学生是否选择创业的关键因素之一,政策宣传不到位会直接导致大学生否定创业,这也是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偏低的原因之一。

国家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也在努力营造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加强创新创业政策的宣传,改变大学生现有的职业观与就业观,发挥创新创业政策在大学生职业观与就业观上的思想引领作用,转变大学生对创业的态度。

具体而言,一是国家和地方应在政府门户网站开辟一块专门解读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空间,例如可以设计一个“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一览表”或者“大学生创新创业系列百科”这样的空间;二是高校可在自己的官方网站或者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设置宜传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模块,同时可以发动高校辅导员利用主题班会等课外活动主动向大学生进行定期宣传;三是国家、地方和高校应该重视创新创业政策对大学生职业观和就业观的思想引领作用,鼓励大学生勇于创业、勇于创新,营造宽容失败的氛围,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与就业观;四是新闻媒体等媒介应该主动发挥网络扩散的作用,承担政策宜传的责任,对创新创业典型案例进行宣传、扩散,增强大学生选择创业的勇气。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目前为止,近期国内外国内许多专家针对这个问题。都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想法或者见解情况如下。

(一)国外对青年创业就业的形势分析

世界的竞争重点现今已转变为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又是新一代青年的竞争。新时代新青年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又承担着历史的重任。青年的问题解决了,国家才有希望,民族才有未来。2000年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做出了庄严的承诺:为青年提供工作机会。然而青年就业的状况不容乐观。2006年10月30日,国际劳工组织发布了《全球青年就业趋势报告》。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青年就业危机。2005年全球青年失业率为13.5%,同期全球总体失业率为6.4%。在就业求职的海洋中,青年受自身的经验和技能的限制,青年失业率是成人失业率的3倍。据相关不完全估计,2005年在全球5.48亿青年就业人口中,约有1.25亿人每天的收入不足1美元,3人每天的收入不足2美元。作为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的后续行动,联合国秘书处世界银行与国际劳工组织于2001年成立了联合国青年就业网络(YEN),力图推动政府、企业、工会、青年及其他利益相关方携手合作,共同探寻解决青年就业问题的有效方案。

青年就业网络在分析各国青年就业状况和总结相关促进就业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青年就业的四大优先原则(4E):提升就业能力(Employ Ability)——加大青年人的教育和职业培训力度,提高投资的效果;机会平等(Equal Opportunity)——给予男女青年同等机会;培育创业精神(Entrepreneurship)—— 开创管理企业从而为青年提供更多更好的工作;创造就业机会(Employment Creation)———把其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中心任务[1]。

(二)国内对青年创业就业的研究综述

浙江大学的张钢等(2008)将创业生命周期划分为"种子期、成立期、生存期、发展期、成熟收获期"五个阶段,在结合创业活动周期的基础上构建了"创业文化、创业教育、金融资金支持、商务支持、风险规避"五个维度的政策框架[2]。

中国科技大学的方世建等(2009)提出创业政策通过激发创业动机、提供创业机会和培育创业技术H个途径来促进创业活动,并提出包含六个方面的创业政策框架:创业促进、创业教育、减少进入和退出障碍、对初创企业的商业支持、初创或种子融资和目标群体政策[3]。

山东大学的刘军(2015)认为我国的创业政策体系具体可分为四个单元政策,即创业教育政策、创业融资政策(金融支持)、商务支持政策(市场准入、税费减免)和创业环境政策(创业服务、创业培训和创业文化)[4]。

上述学者都从不同的视角和标准提出了创业政策体系的框架及构成要素,各类框架都各具优势和独特的解释力,但也存在视角单一、理论解释不够全面等问题。

(三)新形势下就业创业的理论实践意义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分析影响青年就业创业的相关重要因素,借鉴国外解决青年就业的成功经验,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创业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对于提高收入和生活水平,化解贫富差距扩大而带来的社会矛盾压力,保证社会经济甚至政治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研究大部分集中于高职高专和普通高校群体研究,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进行拓展和延伸。主要的创新点如下:

第一,理论层次是在党召开十九大之后,新形势和新政策出台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相比之前的理论研究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双创”是“十三五”时期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举措。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双创”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

第二,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指出,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双创”能够促进广大青年群体的就业,实现广大青年个人价值分享改革成果的有效渠道,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三、实现就业创业新突破建议

通过谈话、讨论、调查问卷和走访调查方式进行研究,纵向分为公办高校、民办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横向分为教育教学内容、就业创业模式、师资配备等方面内容。通过横向和纵向的交叉对比得出如下结论:

(一)教师应将就业前景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

根据调查校方学生和教师群体数据显示和分析得知,公办院校、民办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在就业前景与教育教学内容联系性方面,完全陌生的没有,较熟悉的占63%,熟知和模糊知道的分别占17%和20%。通过走访了解,高职高专院校由于直接面向就业定向性要强一些,故熟知的相比之下略微多一些。因此,通过数据对比,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应将就业前景与自身所教授学科紧密结合,同时任课教师应加强对自身学科认同感和认知性。如果任课教师都无法准确对所教学科就业前景准确定位,那么我们的学生群体将会在就业和创业的道路上荆棘密布。

(二)校方探索多渠道就业创业模式,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便利

根据调查校方学生和教师群体数据显示和分析得知,公办院校、民办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在学校就业创业模式方面,完全陌生的没有,熟知的占3%,较熟悉和模糊知道的分别占53%和44%。通过走访了解,创业模式主要有校企合作、大学生自主创业和校内孵化等。较熟悉的群体知道有这些项目和内容,但是具体操作步骤、运营情况和运营模式不甚了解。模糊知道的群体或听说过、或见过,但是具体包含内容不甚了解。因此,校方应探索多种渠道,并且每种渠道能够提供给大学生青年群体带来就业创业方面哪一方面支持和帮助,缩短就业创业和学生毕业之间的距离,使得他们能够毕业后能够迅速的进入角色,承担起国家建设的重任。

(三)稳定师资队伍,加强就业规划指导课程建设

根据调查校方学生和教师群体数据显示和分析得知,公办院校、民办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在师资队伍方面,有固定教师的占70%,有固定教师但是经常换的占13%,偶尔有教师的占14%,完全没有固定教师的占3%(主要集中在高职高专院校)。通过走访了解,高职高专院校因为具有很强的就业性,学生入校后所学专业基本就决定其就业方向,故固定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师相对薄弱。而普通高等院校按照相关人才培养方案,在师资配备上具有相应优势。

根据调查校方学生和教师群体数据显示和分析得知,公办院校、民办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在职业生涯规划课方面,有课表但不开设的不存在,按照课表开设的占73%,无课表但开设的占25%,完全没有的占2%(主要集中在高职高专院校)。通过走访了解,高职高专院校因为具有很强的就业性,学生入校后所学专业基本就决定其就业方向,故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建设相对薄弱。而普通高等院校按照相关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建设上具有相应优势。

因此,通过固定师资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对比,高职高专院校应加强固定师资和职业规划课程体系建设。虽然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和操作性,这样的优势同样会带来就业和创业灵活性的缺失,与时俱进的能力就会相对薄弱。当机遇与挑战并存时,这样的青年群体会因适应性不足而导致较高的失业率。具有固定的师资和建设具有普适性的职业规划课会增加此青年群体的就业创业机会和提高其适应能力。

四、结语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青年就业创业研究给了我们很多新的理论作为指导,校方、学生和社会都应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广大青年更好的就业创业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群体政策院校
政策
政策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助企政策
政策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