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新课程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

2018-10-13蔡文娟

青年时代 2018年23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新课程初中数学

蔡文娟

摘 要:初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究,从几方面阐述“分层次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程;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要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提高,讓尖子冒出来,使多数冒大步,叫待优生不落伍,达到班级整体优化”。分层递进教学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每节课内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达到终生学习的目的。在初中数学学习中,两级分化的问题极为突出,要改变这种状况,因材施教显得极为必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及接受能力不同的特点,笔者近年来在教学中采用了分层教学的教改实验,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分析学生

分析学生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基础工作;了解学生是分层教学的前提。我首先在2011年初一(7)班进行分层教学法的试点,一年后,该班取得良好的成绩,同年级的8班均分却与7班相差近28分。2012年又对初二(8)班进行分层教学法的试点,该班学生发展参差不平的现象甚为突出,数学得分最差的学生仅为6分,最好的100分左右。于是我走访了他们原小学班主任、原小学的数学教师、学生家长,尽力了解学生的生活、思想背景情况,再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其知识背景。在此基础上参照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因素,将学生大致分为三层,并将三层学生交叉编入学习互助小组,以后的学习目标要求、作业布置、课外辅导、评价都依据这次的分组情况进行布置。

二、对学习目标进行分层

对学习目标进行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合理地制定学习目标是每节课的出发点,又是每节课的归宿。学生了解学习目标,就会产生求知欲,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阶段对同一知识可处于“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不同层次,同一学生在不同阶段对同一知识也处于不同的思维层次。因此学习目标的分层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在对学生分层的基础上要实现学习目标的分层,不能“一刀切”。

因此,根据“因材施教”的理论,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适合他们自己的教学目标。比如:探究特殊角(30、45、60度)的锐角三角函数值时,我要求学困生能够熟练地背诵和默写数值,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要求中等生能够进行简单的综合计算;要求优生能够做一些有扩展性的综合运用题。

又如在“测量”的探究中,我采用了实验课的形式。对于学困生,要求能够运用一种方法测量学校教学楼的高度,教师在课前专门介绍了可以供他们选择的几种测量方法;对于中等生,要求能够找出至少两种测量方法,进行准确计算,课前不给予测量方法的提示;对于优生,要求尽量找出多种测量方法,并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课前教师也不给予提示。通过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逐渐出现了学困生易学,中等生乐学,优生好学的良好局面。

三、对作业分层布置

对作业分层布置,运用的是阶梯原理,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步骤,只有分层布置作业才能进一步巩固学生在前面已取得的学习成果。

布置作业时,各层学生作业题基本一致,但内容和要求不同。学困生做课本上的基础题,侧重于简单模仿型作业,旨在促进学生重视基础知识,打好学习基础,形成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中间层学生完成书上基础题外再做一些有一定综合性和提高性的联系,侧重于新颖易做的作业,旨在复习巩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优生层学生在完成书上基础题外,可以布置一些综合性、探索性、开放性、讨论型的问题,即做创造性的练习,注意一题多解,侧重于应用实践型作业,旨在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技能。分层作业意在克服了整体划一的做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逐渐感到作业已不是负担。数学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对各层次的学生的辅导要有针对性。对优生层学生进行提高性的辅导,注重培养能力,发展特长;对中间层学生主要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辅导;对学困生层学生主要是补课,既补新课又补相关的原有基础知识,通过补课而逐步提高,使他们向高一层次发展。

四、对学生进行分层辅导

分层辅导学生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各层次学生可以利用老师辅导的机会及时解决自己头脑中的问题。

由于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如果前面的知识没有理解,在学习新知识时就不会完全掌握。对于学困生的辅导,我主要强调新旧知识的连贯,帮助学困生巩固以前的知识,理解并简单运用新知识。对于中等生,我主要强调对本节知识的巩固掌握,采取练习的形式来加深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对于优生,除了帮助他们进一步巩固新知识以外,主要强化他们对本节知识和其它已有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与后续知识的联系。简而言之,我对学生的分层辅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扎实旧知识”—“巩固新知识”—“新旧知识的综合应用、与后续知识的联系”。分层辅导如果做的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可忽视。

五、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

分层评价学生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原动力。以前的评价是“唯分数论”,究竟考6分的同学是不是就一无是处呢?魏书生老师曾经这样评价一名语文考8分的同学,“你考8分本身就是一种成绩,我相信你可能还有很多可以得分却没有得分的地方,如果这些地方被你注意了,你肯定不只8分,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改变这种状况。”后来这位同学在魏老师的鼓励下语文成绩突飞猛进,走向了成功。

学生其实十分在意老师的评价。如果上面的评价换成:“你怎么这么笨,才考8分,你这个书读着还有什么意思,干脆别读算了。”那样的结果就不言而喻了。有人说,教师认为学生是魔鬼,学生就会变成魔鬼;教师认为学生是天使,学生就会变成天使。学生需要的是鼓励、支持、理解、帮助,而不是责骂、埋怨甚至是侮辱。评价不只是放假前填写的一纸评语,平时教学中或课后的一个微笑、一句赞扬、一个鼓励的动作都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

对于学困生,评价应该偏向对他们的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正确看待自己取得的学习成绩,即使某位同学考了6分,只要他确实尽力了,我觉得同样应该给予鼓励与肯定;对于中等生,也需要树立自信,进行激励,帮助他们审视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建立解决问题的计划;对于优生,正确的肯定他们的成绩,但要注意掌握分寸,帮助他们认清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寻求解决办法,然后引导他们作好下一阶段学习的准备,调整心态,继续努力。

不同的评价会取得同样的效果,那就是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共同提高数学成绩。

当然,尽管实施了分层教学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觉得有许多地方做的不尽如人意。首先,实施分层教学法对教师提高了要求,在时间、精力、课前教学准备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现在我所采用的方法属于个人行为,在全校并未推广,所以平时交流学习的机会很少,有时觉得自己知识贫乏;第三,学困生的学习情绪反复性很大,但只要经常与他们进行交流,作好思想工作,还是可以解决的;第四,师生之间关系是否融洽对他们能否学好本门功课很重要;第五,一定要作好课后分层辅导和配套练习工作,及时解决学习问题,巩固知识。另,虽然在本文中出现了学困生、中等生、优生等词语,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并没有直接使用这些词语,而采用了其他称呼代替,这是将分组隐性化,而非显性化。

参考文献:

[1]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

[2]顺德市伦教区翁祐中学.方勇《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3]天津教育出版社.刘华锦,姚便芳《教师如何备好课》.

[4]漓江出版社.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新课程初中数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