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心理情景剧在高职院校的运用和实践

2018-10-13相菲

青年时代 2018年23期
关键词:实践高职院校

相菲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就要求高职院校培养出综合能力更强的人才。然而目前的高职院校中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校园心理情景剧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治愈的功能和作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应用,探讨校园心理情景剧在高职院校的运用和实践, 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依据这一背景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课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校园心理情景剧;高职院校;实践

一、引言

奥地利精神病理科医生雅可布· 李维· 莫雷诺 ( J. L. Moreno) 于1921年创始了心理剧情景剧,是一种心理治疗的有效方式。在高校中开展的校园心理情景是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现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恐惧、困惑、焦虑等现象; 同时,大学生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并获得处理问题的技巧和灵感。校园心理情景剧是将心理学的知识和咨询技巧结合使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个性以及情感等方面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编成情景剧本,其特点以戏剧、小品等表演形式和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反映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冲突、发展特点,展示学生的心理行为。作为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 ,心理情景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独特的治疗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优化大学生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身体、心理和适应社会等方面健康和谐发展。

二、高职院校校园心理情景剧的主題与思路

(一)明确校园心理情景剧的主题

校园心理情景剧遵循着舞台剧表演的四大要素剧本、演员、表演和行为动作,主题的确定对于校园心理情景剧的创作至关重要。高职校园心理情景剧的主题以亲情、友情、网瘾、人际交往、校园贷等与学生学习、生活、情绪性格相关的题材内容为主。以我校建筑经济系为例,该系于2016年和2017年举办了二届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所有参赛的剧目都要经过初赛、复赛选拔,最终入选决赛。 2015级11个班级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了包括“攀比心理”、“家庭温暖的缺失”、“所谓爱情”、 “魔之网络”和“关心父母”等主题的心理剧。经过评选五个班级的校园心理剧进入决赛;2016级9个班级学生自组材料、自编自演了攀比—“我有你没有”;网瘾—“王者荣耀”;爱情—“匆匆”;亲情—“子欲养亲不待”和友情—“三人行”五个主题,有四个班级进入决赛。大赛的主题明确展现了高职学生的心理冲突和心灵困惑,学生们自主创作的作品贴近学习生活实际,易于在学生群体中引起共鸣,起到警示和教育的作用。

(二)写好高职校园心理情景剧剧本

高职校园心理情景剧剧本的写作要紧紧围绕核心主题展开,包含戏剧剧本的三大要素:矛盾冲突、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需要有一个完整清晰的故事脉络。矛盾冲突要合情合理,避免过分夸张和牵强的的情节,重点突出学生的某一心理困惑,并进行艺术加工和创作。剧中人物的语言包括对话、独白和旁白,剧本可为原创也可改编,剧情要求紧紧围绕某一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如情感困惑、网络成瘾、学习困难、就业压力及人际交往等进行创作,着重反映角色内在的心理冲突和心理调适过程。剧本的创作要服务于舞台的表演,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利用戏剧的矛盾冲突来提升作品的吸引力。校园心理情景剧基本定位为开放式剧本 ,允许学生在排演过程中随着剧情的发展反复推敲、修改完善剧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高职校园心理情景剧排练和比赛

高职校园心理情景剧是以舞台剧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一种表演形式,学生演员需要接受表演和台词方面的指导和训练。表演浮于形式,舞台感染力就不够,演员需要把握表演的节奏和张力,用细腻感人的表演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以达到渲染气氛、震撼心灵的效果。在表演的过程中,巧妙运用独白、旁白、空椅子、切换场景等戏剧技术手段。排练是按照剧情和人物心理的发展变化反复推敲、修改剧本,多次演练排演最终形成自成一体的表演风格。

建筑经济系校园心理情景剧3月初开始进入大赛准备阶段,在全系范围内进行宣传。初赛前一周,各班需把主题明确的心理剧剧本交给负责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审核通过后方可排练,并上报编剧、导演、演员及剧务等工作人员的名单。通过初赛,系甄选出进入复赛的剧目,并由系心理健康教师和团总支各部部长组成的评审小组定期跟踪,多次检查进入复赛剧组的排练情况,在排演过程中给予艺术指导和剧本的修改意见,经过多次修改和排练,确定最后进入系总决赛的剧目。

三、结语

校园心理剧作为一种有效的实践活动方式,通过讲述学生身边的故事,使高校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参加校园心理剧的学生们在演绎角色和追求精彩绝伦的舞台效果的过程中获得自我实现的精神感受,从而促进专业学习、日常行为、心理品德等方面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校园心理情景剧以它独特的表演方式和切入点培育学生合作、自信、果断、公平竞争及团队精神等良好品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又促进学生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同时使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项传军. 大学生心理情景剧的实践与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83-86.

[2]刘凯. 大学生校园心理情景剧创作指导及其实践意义探析[J].宿州学院学报, 2013,(9):109-111.

[3]袁淑. 依托心理情景剧———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59-62.

[4] 曲佳. 心理情景剧在大学生心理社会化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心理教育,2015,(2):66-68.

猜你喜欢

实践高职院校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