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中等职业教育电子专业的教学改革

2018-10-13蒋宇琨

青年时代 2018年23期
关键词:电子专业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蒋宇琨

摘 要: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电子专业的教学经历了较为曲折的改革历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当今时代的中等职业教育电子专业来说,还需要适应新时期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对中等职业教育中以传统教学观念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以及受到高考制度所引起的教学问题需要改革。本文以中等职业教育中的电子专业为例,试图分析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电子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从而提出在中等职业教育电子专业改革中,要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主,并且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电子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一、引言

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技术型人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电子专业经过漫长的改革与发展,在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上积累了丰厚的教学经验,可以为中等职业教育电子专业的教学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国家和党中央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工作的要求,提出了尤其要大力发展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加大对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同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以及人才培养要认可。国家和党中央针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的发展方针,使得我国中等职业院校逐渐成为为社会提供专业技术性人才的主要渠道。在今后的发展中,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将把握时机,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中等职业教育电子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中等职业教育电子专业主要的课程内容与教育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明确各种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能够识别电子器件,并且具备电子器件的选型能力,可以进行简单的电路安装与调试,并且对电路进行分析,对电子相关的软件具备操作的能力等。随着社会对专业性与实用性劳动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使得中等职业教育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面向社会工作岗位,培养学生在社会一线工作中的实践技能,这主要取决于当前中等教育的教学模式,所以,对当前的中等职业教育电子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实为必要。实训是针对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电子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有效途径,它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较为真实的工作情境,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只有通过让学生掌握专业的实践技能,才能在今后生活中成为其工作的社会能力,才能真正达到社会的要求,成为新时期的技能型人才。除此之外,传统的中等职业教育电子专业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社会的需求,也不适用于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的发展,教学改革成为必要,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技能培养为目标,以中等职业教育电子专业的教育规律为基础,重新构建一个新的、一个以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并且为中等职业教育电子专业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训教学新模式,为中等职业教育电子专业在新时期的发展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三、中等职业教育电子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

第一,中等职业教育应该对电子专业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踏入社会工作岗位做准备,因此教育的目标就很明确,应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素养,在教学中就需要针对此合理的制定教学计划,以学生踏入社会工作需求为培养目标。这就需要中等职业院校在制定教育目标的时候,将教学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一线技能型人才这一理念上,然而当前大多数职业院校在教育目标、教学计划的安排上并没有考虑社会的要求。再者,电子专业的教育内容本身包含了对电路的分析、操作等各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安排上,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首先,电子专业应该加大对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力度,电子专业的基础课程包括了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内容,主要的内容包括电路的基础知识与电子线路等,这些知识的学习是学生以后工作的基础,虽然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为主,然而理论教学不可缺少,需要在基础理论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教学环节,这对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技能都有帮助。其次,建设电子专业课程,更新电子专业课程结构。电子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有针对性的开设与电子相关的专业课程,让学生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了解整个电子生产服务的全部流程,掌握电子的基本理论以及操作原理和处理手段等,在专业课程的建设方面应该少而精。同时,随着电子技术以及各种新科技的应用,传统的电子操作技术已经被取代,因此,电子专业需要及时的增加新的教学内容,安排和更新新的课程,在强调学生掌握实践、动手操作技能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比如,需要不断的更新教学的新设备、新器件,让新的技术应用在课程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

第二,中等职业教育电子专业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简而言之就是教师不仅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还具有指导学生实践操作的专业技能,中等职业院校尤其需要双师型的教师来指导学生,这是中等职业教育电子专业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前提。首先,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电子专业的教师不仅自己要具备学科相关的综合知识,还要对整个电子专业行业的总体发展趋势有一个全面的把握,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才能够不断的创新和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及时的更新教育的思路,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新的养料,更好的指导学生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要求。其次,电子专业的教师还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操作能力。仅仅具备理论知识远远不够,只有教师本身具备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专业技能,才能指导学生的专业技能,才能在理论教学中将实际结合起来,把握课程的实践技能训练,让学生将理论知识更好的运用在实践操作中。最后,电子专业的教师还必须具备高超的教学技能。转变传统的被动式教学方法,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这需要建立在教师本身具备高超的教学技巧和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上。

参考文献:

[1]相勇.以技能大赛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改革[J].职业. 2016(23).

[2]仰竹兰.技能竞赛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模式的优化研究[J].职业. 2015(26).

[3]徐晓秋.浅谈基于专业技能培养对中等职业教育模式的选择[J].农技服务. 2015(01).

[4]陆嘉斯.中等职业教育电子专业吸引力提升的研究[J].科技視界. 2016(24).

猜你喜欢

电子专业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将情感教育融入“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对中职卫校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