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大学新生轻度抑郁症咨询案例分析报告

2018-10-13孙权

青年时代 2018年23期
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

孙权

摘 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一例主要因家庭原因造成的大学新生轻度抑郁症的案例咨询过程。来访者小M,女,19岁,大一新生,因家庭变故造成的影响,情绪低落,想退学复读,来访者在新生军训时主动找咨询师表明其意。咨询师根据其个人陈述、他人反应及自身观察,运用来访者中心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及家庭干预治疗,经过咨询,来访者改变了其不合理的信念,心情好转,放弃了退学的念头,取得了比较好的咨询效果。

关键词:轻度抑郁症;来访者中心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家庭干预治疗

一、一般资料

1.个人基本情况:小M,女, 19岁,某专业大一新生。

2.家庭基本情况:父亲为司机(后了解到其原为银行职员),母亲为家庭妇女,家中长女,有一弟弟。奶奶瘫痪,由妈妈照顾起居。

3.身体、精神状况:身体健康,可以正常参加军训等活动,穿戴整齐,不爱说话,面色暗沉,明显跟心情抑郁有关,最近有睡眠障碍,不时会凌晨二三点起来洗漱(一周1~2次)。

4.社会功能:开学以来不愿意与周围同学交往,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看不进去本专业教材。

二、个人陈述

據小M讲述,父亲本来是银行中级职员,母亲是家庭妇女,家境良好,但父亲在自己读高三的时出了车祸,腿部受重伤,瘸腿一段时间,心情大变,在单位未将其辞退的情况下主动辞职,腿伤恢复后干起了货车司机,收入比以前减少,脾气变差,对小M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困扰,加之高考压力及其奶奶瘫痪的境况,导致其偶尔出现睡眠障碍,在凌晨二三点醒来洗漱。后来偶然的机会读到霍金的《时间简史》,奇妙的物理世界令其暂时摆脱了现实中的烦恼,得到心灵的慰藉,从此立下攻读物理学专业的心愿。高考后是在家长指导下填报的专业志愿,并非本人喜欢的物理专业,开学后对本专业教科书没有兴趣,看不进去,认为父亲在高考报志愿时未尊重自己意愿,是独断专行、自私自利的表现,现在学校没有物理专业,故想转学至某大学物理系或退学复读。

三、他人反应与咨询师观察

1.他人反应:据其父亲反应,高考后确实指导了小M的专业填报,这是因为她本人对专业填报几乎一无所知,家长有责任、有义务进行指导,但并未强迫她填报,目前所在专业是在父母劝导之后,取得其本人同意的情况下填报的专业志愿。

2.咨询师观察:小M同学与同学交往较少,神情郁郁寡欢,心事重重,军训休息时一个人在操场上抠橡胶地皮。有自知力,对自己的不良现状比较清楚,感到前途迷茫。

四、评估与诊断

1.心理评估:小M有自知力,能主动求助辅导员反应情况,个性未发生明显变化。其心理问题由现实因素引发,如父亲出车祸后脾气变差,家境不如以前,以及在父亲干涉指导下,未按自己本来意愿填报志愿等引发,同时也有其自身认识方面的问题,坚持认为父亲干涉了自己的志愿填报,是自私自利的行为,并没有意识到父亲是为她的将来考虑的。小M的社会功能基本正常,除每周1~2次的睡眠障碍外,基本可以维持正常的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只是效率有所下降,其苦闷情绪并未泛化。

2.心理诊断:一般心理问题。此例中比较特殊的一点是,小M的心理问题持续时间较长,在半年左右,高考前即偶尔有睡眠障碍,但开学以来睡眠障碍的频率增加(一周1~2次),故虽不属于严重心理问题,但比一般心理问题严峻,是轻度抑郁症。

五、制定咨询方案

1.咨询目标

在知道转学无门的情况下,小M希望我劝说其父亲同意其退学复读;她父亲希望我好言相劝,认真开导,让她继续在学校就读;作为辅导员和咨询师,我的目标是消除小M的错误认知观念,降低其不良情绪的水平、频率和强度,不盲目退学复读。

2.咨询计划

建立和谐、友好的咨询关系,给小M以积极的关注,充分的尊重,理解和重视来访者的内心体验,相信、尊重和关爱来访者,真诚对待来访者,和来访者做好朋友,拉近和来访者之间的距离,使其压抑已久的负面情绪得到良好的宣泄,积极转变态度。运用的原理和方法包括:

(1)来访者中心疗法

该方法由罗杰斯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其观点认为人人都有能力发现自我缺陷和不足,并加以改进;人都有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并会因为彼此之间的冲突导致心理失常;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建立关系应以真诚、尊重和理解为条件,咨询师在谈话中应不指责、不评论、不干涉来访者,鼓励其直抒己见,言尽其意。①

(2)认知行为治疗

通过谈话、讨论、质疑等方式引发小M的思考,向其讲述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原理,教会其该理论的基本操作方法,引导其思考、发现其错误认知的非理性方面,渐渐领悟到自身心理问题的真正原因,找出并放弃自己的不合理观念,并渐渐学会用合理的思维习惯取代不合理的观念。

(三)家庭干预治疗

通过电话联系其父母,与其进行深入的、有实效的沟通,找出影响小M心理问题的家庭因素。向来访者家属讲述家庭支持治疗的重要性,说服小M的父亲改变其家庭非理性行为,给小M更多的关爱,从而减轻其心理痛苦的程度。

六、咨询过程

1.第一次咨询

综合运用来访者中心疗法、家庭干预疗法。首先了解病史及相关信息,包括小M的成长经历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消除来访者的焦虑、疑惑情绪,给以心理支持,增强她对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对辅导员老师的信赖;谈话中辅导员合理应用倾听、真诚鼓励、共情等技巧,使求助者消除疑惑情绪,详细叙述了其病史及家庭关系等相关信息,为辅导员帮助其解决问题提供了较为全面的信息。

与小M的第一次咨询谈话是在宿舍楼前的休息区,在我的倾听、鼓励和共情下,她向我详细叙述了自己的病史,谈到是由其父亲车祸后的变化引发的,在谈到他们家在车祸后发生的经济状况大不如前、父亲脾气变差等变化时,她显得十分难过,我鼓励她眼光要长远,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家庭一时的变化并不代表以后都是如此,鼓励她努力学习,为将来改变家庭状况打好基础。同时为更全面地把握信息和解决问题,我打电话与小M的父亲沟通,其父称没有强迫小M填报志愿,是协商好的,还说要带小M回家去检查身体,因为按照他们民族的传统,身体有问题必须回家看医生。我表示认同,一是认为此举可以帮助排除小M是否有其他身体疾病,二是可以让她感受到父亲的爱和家庭的温暖,加强她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利于其走出心理障碍。在征得小M和院领导的同意后,我在宿舍楼下等小M收拾好行李,叫了滴滴送她到火车站,按民族传统回家检查身体。

2.第二次咨询

发生于一周后小M返校时,她告诉我去医院检查的结果是轻度抑郁症,和预料中的一样,我鼓励她积极调整自己的状态,并再次与她进行一次深度谈话,我分享了经历的挫折和失败,鼓励她乐观面对生活的挑战,并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引导她认识到父亲指导她报专业是负责、是深沉的爱,而不是所谓自私自利,要知道有很多家长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无法对子女的志愿填报进行指导,你自己应该感到幸运,感谢父亲负责任的指导,不后悔当初同意的选择。至于在受伤时让自己找到心灵港湾的物理,不一定要当做专业来学习,可以作为业余爱好,事实上有些爱好恰恰不适合作为专业来学,我又为她举了我上大学时一位老师的例子来说明此道理。最终她对父亲的爱表示一定程度的理解和认同,同时认为自己需要休学调整自己的状态,其父母也认为休学对女儿比较有利,我表示同意,虽然会耽搁一年(其父母想让女儿休学三个月或半年,但学校规定休学均以一年为期),但不失为对小M最有利的方案,小M可以利用这一年时间旅行、读书或做其他自己想做的事情,缓解自己的压力和情绪,同时善意提醒其父亲改变其糟糕的脾气,助力女儿的心理障碍恢复,其父表示同意和感謝。

七、总结与反思

咨询取得的实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缓和了小M的不良情绪,这从其较先前明显改善的脸色上即可看出;二是通过认识行为治疗渐渐化解了重要“病根”,即其对父亲的偏见,感受并认可了父亲的爱;三是成功劝阻了其退学复读的冒险想法。

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思考:

1.本案例的成功解决离不开辅导员老师对学生的仁爱之心和学生由此对辅导员老师的信任,以及良好的家、校互动。

2.注重天气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今天北方气候较为异常,阴雨连绵,容易对人的情绪产生影响,人在接触到的阳光稀少时,性激素分泌减少,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褪黑素淞果体素和五羟色胺的分泌失调,精神不振,兴奋度降低,导致患抑郁症概率增加。②这提醒我们在天气异常时加强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排查和关心,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在小M之后,我们又排查出一例有轻生意念的抑郁症患者,并及时联系家长送医治疗。

3.本案例中小M的心理问题持续时间较长,在半年左右,虽不属于严重心理问题,但比一般心理问题严峻。考虑到此,休学亦是咨询可以达成的良好结果。事实上,这种休学类似于“间隔年”③制度的效用,有助于学生舒缓压力,酝酿成长。小M休学后去了西藏、青岛等地旅行,心情得到不少改善,还给辅导员老师发来自己拍的风景照。后来,小M在QQ上联系我,说她在家乡的一所小学里做起了短期代课老师,并买来一些名著阅读,我听了很高兴,鼓励她利用好休学时间,不断充实自己的人生,调整状态,活出精彩,迎接新学年的到来。

注释:

①法伯(Farber, B. A), 等.罗杰斯心理治疗:经典个案及专家点评[M].郑钢,等,译.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②潘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思路——基于千例心理咨询个案的分析[J].高校辅导员,2016,40(5):73-74.

③“间隔年”由英文“GAP YEAR”翻译而来,起源于国外,近几年在国内流行,通常指年轻人在正式步入下一个阶段之前,例如升学之前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暂缓一年去体验另一种生活方式.

猜你喜欢

认知行为疗法
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疗效分析
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案例报告
认知行为疗法对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心理问题的干预研究
认知行为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中的应用
认知行为疗法对医学院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实验研究
心理咨询技术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
认知行为治疗伴自杀行为抑郁症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