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实践调研分析

2018-10-13牛明敏

青年时代 2018年23期
关键词:调研报告

牛明敏

摘 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政治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面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思政课专题化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新方向,本文以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对构建高校专题化教学模式进行调研分析。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课;专题化教学;调研报告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大学生作为最宝贵的人才资源,其理想信念直接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在互联网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巨大挑战,思想政治课也因此亟待改革,本文试图以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问卷待查形式,对本学期施行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化授课进行调研并分析,得出下一步的思政课改革方案。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的必然性或可行性

新时期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取得很大进步,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思政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专题化教学是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最多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实行专题化授课有其必然性和可行性。

(一)目前传统授课方式存在诸多问题

当前的在校大学生出生于网络信息化时代,受到各种思想文化的冲击较大,加上90后学生独立自主意识强,以说教或讲授为主的传统思政课授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大学生的需要。除此之外,传统大班授课互动性差。近年来,由于大学扩招引起的教学资源不足问题日益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公共必修课,普遍采用大班授课方式,教学组织难度大,教师难以发挥自己的教学主导作用、互动性差也导致思考或实践环节缺乏,整个学期下来学生在课堂中的获得感十分有限。

(二)专题化教学模式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特点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政治理论学习的主要阵地有相对独立的学科特点。首先,思政课既是知识体系又是价值观念,是一门学科的同时又是意识形态。让受教育学生增强理论认同、 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的教育效果难以准确量化,考核难度大。其次,思政课的授课内容庞杂、理论性强、说教意味重、难点和重点不突出。因而整合教学内容,实施专题化教学实践,突出重点难点讲授,可以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实现教学在理论深度、内容广度符合学生的可接受度。

(三)构建专题化教学有利于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不同于其他学科以知识习得为教学目的,思政课以德育为主,立志于培养大学生怎么做人做事,因而教师的授课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授课效果。每个老师由于性别、性格、教育背景和思维方式不同,导致授课风格千差万别。实行专题化授课后,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擅长的专题,做精做细备课和授课,发挥老师的特长和个性。

(四)专题化授课符合“模块化学习法”要求

模块化理论学习方法指的是围绕特定主题或内容,将教学内容拆分为自成一体的教学单位,形成链式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模块理论学习已经在其他科目的知识点记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学科不断进步,针对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的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也可以适用于模块学习,根据教学大纲的重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并结合社会热点整合教学内容,以主题形式授课,让学生对该模块能力或价值观培养有一个清晰明确的理解。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模式效果调查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在2017-2018年第二学期施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化教学试验,四位老师、四个专业10个班共591名学生参与此次专题化教学。在全部授课完成后,通过网络问卷星对所有学生进行了“思想政治课专题化教学“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585份。现将教学效果分析如下:

(一)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专题化教学受到学生欢迎

在受调查的学生中有89%的学生喜欢专题化授课,8%的学生选择两种模式没差别,只有3%的学生依然希望能恢复传统模式。在针对专题化收欢迎的原因调查中,主要提及的四点为:专题化教学重新整合教材,更有系统性;突出重点,结合热点、体会不同老师的授课风格;专题化后授课方式更有多样性等。在“你希望下学期还坚持专题化教学么”问题下,选择“坚持”的占到72%,“都可以”的占到26%。

(二)专题化授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专题化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专题化授课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教学过程中加入丰富的师生互动,符合思想政治课以学生为主体的授课方针,在调查中发现,学生的抬头率在本学期达到87%,出勤率达到98%。其次,专题化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87%的学生认为专题化教学后学习目的性强,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本学期的课程内容:社会生活中的道德、我的法律权利与义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树法治观念,重法律权威四部分。学期末回顾所学,因为模块儿化教学在头脑里更具形象,故78%的学生表示先比之前传统的教学模式,专题化教学后能有明显的知识记忆点。

(三)专题化授课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

专题化教学在试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有30%学生表示一个学期四位老师共同授课,无法快速适应每个老师的授课风格,同时也影响了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彼此了解有限,导致学生无法在期中教学检查中给每位老师准确客观的评价。其次,专题化教学章节被打乱,虽然78%的同学认为影响不大,但还有少部分同学表示在教学秩序上稍显凌乱,对整体授课内容没办法清晰把握;除此之外,考核方式也面临全新挑战。学生的平时成绩由四位老师分别打出后最終整合得来,需要老师之间的默契配合,在调查中发现有32%的学生表示对思政课平时成绩的评判不够科学有效。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发展方向

在问卷调查的最后一题“你对目前思想政治课专题化授课有何建议?”中共收到了321份回答,通过对这些回答的分析,提炼出共性结论和关键词包括:“喜欢专题化授课”、“增强互动性”、“多结合社会热点”、“教学方法更生动丰富,提高吸引力”等,结合调查问卷结论、借鉴其他高校专题化教学的经验教训,得出下一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授课的方向性建议。

(一)调整思政课专业化考核办法

思政理论课考核目的一方面是知识理论学习情况的掌握,另一方面是考察学生目前思想培养状况。一篇文章或考卷决定学生考试成绩的传统的考核方法并不适合思政教育课。专题化教学后,考核方式更应该随即调整。整个思想教育过程是一个系统的持续性教育活动,因而在采用综合性考试方法的同时应该注重平时成绩的评判,专题课程设计环节应该增加足够多的互动,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让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更加频繁,坚持严格的加减分标准,在每一个专题讲授完成后给与平时成绩,汇成完整成绩。

(二)打造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教师队伍

教师是专题化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最前线的实践者,专题化教学让不同学科背景的老师自主选择自己擅长的模块,符合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但同时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想要把每个模块都讲深刻讲到位,需要教师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思辨能力和出色的总结概括能力。高校必须注重思政课教师的选拔和培养,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题化教师队伍。另外,根据问卷调查中发现,多数学生都建议一学期的专题化教学中最好由3名老师完成,过多的模块组合会影响教学效果,让学生有无所适从的上课体验。

(三)不断打磨教学技巧,增强教学的互动性

在问卷调查中发现,有151名学生在给思政课的建议中提到“增强师生互动”关键词。思政课专题化下一步的改革的方向必須侧重不断打磨教学技巧,增加课堂趣味,增强师生互动,真正做到影响人教育人的教学目的。在平时授课中,应该注重理论和实际结合,用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的语言,做到讲“真话”、“新话”、“家常话”;多结合当下热点案例讨论,激发学生的表达欲,让师生在思辨中完成价值观碰撞和引导;同时要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批判性,在理论性阐述的同时,针对当前社会的错误的价值观念、社会思潮进行批判,从而让学生“警钟长鸣”并“终身受益”。

专题化教学模式在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实践一学期以来,教学效果相比较传统教学有明显提高,针对学生提出的建议和其他高校的经验,专题化教学发展应侧重优化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考核和教学保障等方面上,通过不断的探索总结,将培养德才兼备合格大学生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唐业仁.专题化教学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9).

[2]朱德全,李鹏.课堂教学有效性论纲[J].教学研究,2015(10).

[3]李雅静.谈高职思政课专题式教学应把握的原则[J].辽宁高职学报,2015(02).

猜你喜欢

调研报告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发展预测及在校生现状分析
关于天峨县乡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德江县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调研报告
关于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价值观认同问题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