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相关性研究

2018-10-13黄志彤

青年时代 2018年23期
关键词:团队精神体育运动培养

黄志彤

摘 要:体育运动有增强体质、磨炼意志和锻造精神的作用。谋求把体育运动与团队合作精神相融合,创造一种以奋斗为乐,团队合作,共赢发展为目的,对学生进行团队精神的培养。通过体育运动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针对大学生团队精神缺失提出具体的可行性措施寓德育于体育运动之中,开展团队拓展训练,组织集体赛事等活动来提高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

关键词:体育运动;团队精神;培养

体育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出现的最初阶段并不是为了满足人们健康的需要,而是满足人的精神层面的需求。马约翰指出,"体育不仅能强健人的体魄,更是一种教育”。古希腊时代,体育运动得到了快速发展,古希腊人所创到的奥林匹克精神影响至今,跟人类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时至今日,体育运动已融入人们生活,体育赛事的欣赏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体育运动无论是从参与其中亦或是赛事观赏,其拼搏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永远是其核心内容。当下团队合作精神已成为一种共事的基本方式。如何更好的提升团队合作能力,今从体育运动本身出发,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进行分析讨论。

一、体育运动的概述

体育运动以多种形式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并目的的作用于人们的身心发育、发展过程,不断地丰富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体育运动就其本身的特殊性具有运动性、规则性、交流性和团体性的特征。学校体育教育而言,其总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体育运动最重要的功效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塑造优良的思想道德和顽强的拼搏精神。”体育运动具有强身健体、立德育人、休闲娱乐、情感交流及沟通交往的功能并具有个体价值、社会价值、和服务性价值。

体育运动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并有效着推动人们身心朝着活力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一)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重要性

大学生团队精神是指大学生对团队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一体感,自觉的为实现团队目标而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协作作用。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是高校全面推进该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既有利于塑造其良好的性格,又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还有助于创造力的培养。

(二)体育运动对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的作用

体育运动中在学校教育层面肩负的“育人目标”,其重要任务是传授学生体育知识和体育技术、达到强健学生体质的目的,同时肩负学生德育的养成、思想政治教育及团队合作精神的重任。因此,“寓德育于体育运动之中”,在体育运动中增强大学生团队精神,是大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现阶段高校落实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

1.体育运动有助于提高大学生交往能力

体育运动给人创造交流沟通的平台,增加同学间的接触和交往的机会,有助于大学生更好的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来。有助于人际交往及情感沟通。可以帮助大学生加强人际沟通能力,有助于帮助大学生自身找到在人群中的定位。人际交往的广义定义是指在人与人交流和沟通过程中帮助取得联系的过程,体育运动能加强人与人的交往,增加与陌生人交流的机会。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可以抵消自身在学生、生活、工作中产生的不良情绪,如高压、抑郁、烦躁等,并加快形成人与人沟通、交流、交往的能力和意识。

2.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集体赛事中,团队目标一致,团队成员自觉的把自己的命运和团队利益高度融合,自愿并主动和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尽心尽力,共同奋斗,进而提升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在团队协作的过程中,团队获得的越多,团队成员也就获得的更多,所以团队合作相较于个人行动的优越性也就表现在团队合作时能提高工作效率,获得社会效益,也可增加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产生相互信任。在参加一些团队项目的体育运动过程中,协作可以各展所长,发挥自己的长处,通经过相互协作,有利于提高运动效率,缩短完成任务的时间。所以团队协作能力既在体育运动中被广发需要,也是在社会工作和学习中所必备的技能之一,俗话说,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不易断,就是说明这样的道理。

3.体育运动有助于塑造大学生的个性人格

体育运动有助于塑造大学生的个性人格,使其自信、自尊、自强意识得到强化。团队中的成员可以根自身的特点发挥自身的特长,扬长避短协助团完成任务的同时,使其个性得到的发展,自信心得到的提升,体验到了个人的价值,并激发自身潜能变得更大强大。运动的过程中调节大学生的情感,培养其坚定的意志、使其保持乐观、向上、健康、稳定的情感,进而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体育运动对提升大学生的团队精神的具体措施

(一)“寓德育于体育运动之中”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

体育竞赛的规则和制度约束着每个参与者,参与者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这是体育活动顺利实施的保障。在运动中,教育学生学会尊重裁判、尊重对手,遵守比赛秩序,公平竞争等体育道德精神。发扬克服困难、顽强拼搏、艰苦奋斗、通力合作的比赛精神。在竞赛中,应从集体利益出发,具有大局意识。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以集体利益为上,养成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服从集体决议,遵守集体纪律的好习惯。培养热爱集体,树立集体荣誉感。比赛中,胜不骄,败不馁,抓住关键时刻进行指导教育。及时总结经验,分析原因,不盲目,不莽撞,不推卸责任,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

(二)以“集体竞赛”的方式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

现代高校的体育教学与日常活动中,不仅有大学生个体之间竞争的运动,更多的是以团体活动的形式开展,比如集体接力、集体跳绳、足球赛、篮球赛等。于传统的团队竞赛相比,创新团体活动是提升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另一个有效手段,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吸引学生加入进来,潜移默化的培祥学生集体观念,团队协作的能力,不断激发大学生在团队中展示较强的表现力,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自豪感。激发他们不断了的為了集体荣誉去努力。

俗话说“十个手指不一般齐”,在集体活动中,每名成员都有他特定的作用,只有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作用才能在实际竞赛中展示团队最的力量,而且在实际的比赛中,也能加深团队队员之间的相互熟悉度,加深了解,提高人际交往网能力。同时在相互了解的过程中也能不断的了解自身优势与缺点。也能让学生在体育团体活动增强凝聚力,使学生对集体也能在潜移默化的对集体产生归属感和自豪感。

(三)加强集体赛事参与度提升大学生的团队凝聚力

集体中拥有同一目标,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作用,齐心协力,团队效能就能到的最大程度的发挥。集体赛事中,除了参赛的成员在场上齐心合力奋力拼搏外,场外人员参与服务的作用也同等重要。例如,场外教练或指导老师具有掌控大局的作用,能在团队关键时刻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后勤服务人员确保场上的参赛者能够更好的完成比赛,无后顾之忧;啦啦队成员对本团队参赛人员具有鼓舞士气、增强信心,能够产生相同的气场,视为同一目标,一个团队。所以,一个团队的建立不仅仅是场上的运动员,还有后勤保障人员,教练员,球迷等。当形成强有力的向心力的时候,团队精神,团队凝聚力也就形成了。

心理学曾经有研究表明,人在从事某种团体活动时,其心理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进而其行动和行为的结果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所以当大学生在参加团体活动时,团队的氛围就会影响场上的每一名参与者,形成向心力,产生团队协作的种子,形成团队精神。

(四)通过开展团队拓展训练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团队拓展训练是在拓展训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形式。以一种“先行后知”创新的方法和多种手段,来提高学生运动的兴趣。其挑战性和趣味性不仅能习得知识和技能、激发大学生的潜能及创新能力,增强大学生的体质,磨炼其意志,而且能在运动中提升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其团队的凝聚力。在有形的运动中,将无形的团队意识、观念及精神扎根每一个成员的潜意识中,并将这种意识潜移默化于日常的生活、学习及工作中,并发挥其更大的效用。

在团队拓展中,究竟有哪些活动能够对培养团队精神有一定的帮助呢?经过笔者的长期实践、观察和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在团队拓展中的逃生墙、集体跳绳、死亡爬行、紧急集合等。而在体育运动中有排球、接力、拔河等团队项目。在设计团队项目时建议选择难度适中,参与成员不要过多,男女数量一致,符合以上要求的主要原则还是希望团队的每一名成员能够充分融入团队之中。比如团队项目难度过小或过大时,会因为难度太小造成各自为战,也会因为难度太大而造成意见不统一。而人数过多时会造成队员没有参与感、太少又起不到团队的作用。同时一支队伍的男女搭配要符合百分子六十和百分之四十,超过或者减少都会造成团队能力强的成员负担过重,影响团队气氛。同时一名团队要有一名或者多名同时男女都有的领导者,这样才能把团队力量发挥至最大。

四、目前体育运动中大学生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題

大学中目标导向性教育导致大学生只注重应试考核,忽略了自身健康及精神层面的追求。过度关注个人技能训练和技能展示,谋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体育教学中应多设置团队合作,靠集体配合才能完成的项目,不仅考核团队成绩,又通过个人的团队中的贡献进行双向考评。这一目标指向,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其次,片面的追求社会利益性,导致形成个人利益至上的思想。当集体、团队的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时,优先选择个人利益,责任意识缺失,过度的关注同学间的利益,忽视和同学的合作,致使集体和团队效能未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当代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家庭出身,在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过于溺爱、纵容,形成自私及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集体意识淡薄,没有责任感、追求个人享乐,导致他们自尊心很强,过于自信,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虽有远大报复却没有艰苦奋斗的决心,缺乏吃苦精神。即使融入团队,一旦遇到问题,推诿责任,无包容心,缺乏自我批评、团队合作的精神。

本文采用文献针对大学生团队精神通过调查问卷法进行调查分析,运用专家访谈法咨询专家意见,并搜集大量的文献资料定制方案,力求解决团队中现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孔明.高校德育工作的困境及其对策[ J].湖北大学学报,2004.

[2]殷志栋等.大学体育与健康[ 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3]黄瑞国.大学生团队精神的现状和思考[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6):74-75.

[4]赵飞.论在体育运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重要性[J].科技信息:学术版.

猜你喜欢

团队精神体育运动培养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编者的话
论企业如何建造团队精神
浅析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