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承和发展

2018-10-13和豫婉

青年时代 2018年23期
关键词:传承发展

和豫婉

摘 要:在当今时代,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应该做的,但是也要根据社会不断发展的新情况,结合实际创新的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本文分析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阐述了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探讨了新媒体的发展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播途径的影响,具有一定参考借鉴价值。

关键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文化通过传承为社会进步发挥基础作用,文化会促进或制约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力量最终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文化的软实力最终可以转化为经济的硬实力。

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指的是在华夏大地上的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所积淀的反映本民族文化与精神内涵并对本民族的发展起积极作用的思想文化的总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特征:能够反映中国文化的精神品质并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具有历史继承性和时代性,在当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來的,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它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的建构格局,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汇集百川优势、兼容八方智慧的显著特点。

二、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

新时期互联网和通讯行业的不断繁荣和发展,直接影响了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包括新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传播广度以及接受群体的年龄层分布。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除了电视广播之外,更加的借助微博、微信、QQ等这些社交媒体来传播。如今的高校学生对手机和电脑的使用远远比电视广播多得多,很多奇闻异事和国家大事都是通过互联网的传播使全国各地的高校学生在相近的时间里知晓的。这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有弊。

高校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和外来事物的接受也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受外来文化的熏陶导致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发展,有些同学也存在崇洋媚外的倾向,认为外来文化都是先进的,都是好的,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能辩证的看待,容易陷入民族文化虚无主义,觉得传统文化都是糟粕,新时代新发展新变化,传统文化不再符合现当代社会的发展,应该摒弃。另一种极端观点是文化复古主义,认为虽然时代在变化,但是传统的东西都是老祖宗留下的精华,应该全盘的吸收和继承下来。

这两种观点都是要不得的,马克思主义注重辩证的看待问题,既要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又要看到事物不好的一面,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的看待事物。所以,我们不但要根据时代发展情况来看待传统文化,还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也强调文化发展、文化自信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性,提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三、新媒体的发展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播途径的影响

(一)互联网推动下网综的不断发展

近年来互联网的兴起为信息的传播和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促进了通信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尤其是最近几年4G网络的全国化普及和5G网络的研究发展,通信行业对流量包的改革,全国不限量流量套餐的发展,这些都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了更加便利的上网条件,让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在手机、IPAD等PC端观看自己感兴趣的视频和新闻消息。近五年各个网络平台都在争相播放大型文化类综艺节目,从节目评分、播放量、话题度和关注度来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很多年轻人也开始慢慢的了解和接受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在《非凡匠心》这个节目中,就向大众宣传了铸剑技术、造纸技艺、济州窑木叶盏的制作、中药的制作、皮影戏的发展、融铜技术、射箭技术和泥塑技术等,这些原本感觉距离我们生活很远的东西,从原型到成型的过程慢慢的在我们的视线里铺陈开来的时候,我们才能慢慢了解它们,同时也惊叹老祖宗的智慧是如此的玄妙,更加能体会到他们的珍贵和美。还有《经典咏流传》这个节目,在传承的基础上更加的注重创新,现在听歌也是高校学生一个非常重要的休闲娱乐活动之一,这个节目就大胆的请很多著名的音乐人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古诗词改变成好听的歌曲唱给大家听,并且请了专家老师对诗词进行赏析性解读,让大家在享受视听盛宴的同时也学到了不少文化知识。

(二)文化产品商业化的需求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传承和发展,但是很现实的问题是很多人需要先考虑生存问题,如果学习传统技艺不能够养家糊口,很多人,尤其是很多年轻人将不会选择这个道路,这也是近年来很多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年龄断层的原因,好的手艺人往往已经年事已高,但是学习技艺的新人很少,而且技术也不纯熟,很难独当一面,更加难得是很多传统技艺都是需要时间的积淀的,往往十年磨一剑才能出一件精品,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十分有限的,学习技术也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磨练的,很多年轻人没有这个定力和耐心,大多数人往往学了一阵发现没有结果还不能养活自己,很多人就半途而废了。

面对这种问题,我们除了大力宣传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吸引有兴趣的年轻人之外,更重要的是将传统技艺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的消费观念中更好的融合和发展,多创造现在市场需要的文化类产品,把文化更好地融入生活中,这样不仅可以解决传统技艺传承人的生存问题,使更多的人愿意加入学习传统技艺这个行列,也能使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更加了解。这在无形中也增加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使文化有一个很好的传承氛围,也会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

(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当代主流消费观的结合

1.传统服饰的现代化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服装,千百年来中国人根据不同的时代特点和需求,创造性的产生了花饰繁多的服饰种类,不同的民族也有不同的特点,各个朝代经过不断的大发展大融合也形成了很多独具特色的服装文化,比如唐装的端庄典雅,汉服的恬淡飘逸,旗装的大气庄重,这都是随着时代的不同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但是随著时代的进步,很多古代的服饰不适合原封不动的继承到现代,很少有人在除了表演以外的场合穿很经典的古装。所以很多设计师正在探索将古典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服饰设计当中,比如旗装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演变,变成旗袍,现在变得更加有设计感和适合现代穿,风格和种类也在不断的发展,长袖、中袖、短袖,长裙、中裙都有。还有汉服,很多夏天的长裙都融入了汉服元素,使衣服不仅具有古典风格,而且具有现代设计,穿起来清新典雅显气质,近年来很受年轻女性的欢迎。还有古代婚嫁中的服饰,凤冠霞帔,现在很多人在婚礼中也会选择中式婚礼,选择穿着传统的服饰接受大家的祝福。

2.大型网游中的戏曲文化

随着电脑的普及化,现在玩游戏的人也越来越低龄化,大家对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依赖程度大大增加,很多的人在休闲时间都会选择玩游戏来放松,这也使得游戏行业异军突起,发展迅猛,也产生了很多专业的玩家选手,有些大学甚至开设了相关专业。

现在比较火的几款游戏在场景设计和布局中也运用了不少古典元素,比如王者荣耀,在人物的服装、台词上都是充满古典文化气息的,对白用了比较多的古诗,而这些对白有一些还是请的专业的戏曲老师来配的音,比如虞姬的念白就是请的国家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给配的音。还有一些游戏会冠名一些文化类节目,在传播传统文化的同时给自己的游戏还打了广告,也是比较好的发挥了游戏的影响力。

四、小结

现今全世界都在掀起汉语热,大家都在学说中国话,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语言、文字等各种方式正在发挥着它的影响力,国家也更加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国家,我们更应该积极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不仅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也是为了把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更好的传给子孙后代。

参考文献:

[1]李宝龙,杨淑琴.《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3,第5页.

[2]黄高才.《中国文化概论》[M].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2,第13页.

猜你喜欢

传承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