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道德失范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2018-10-13奚慧

青年时代 2018年23期
关键词:道德失范网络空间应对策略

奚慧

摘 要: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帶来极大的便利,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甚至影响当代人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网络空间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其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除了一些有益的信息和数据,也不乏一些不科学、不健康的信息和资源,这也使得网络可以成为一种具有欺骗性和恐怖性的工具。我们要善于利用网络中的优质资源,提升社会生产效率,同时也要加强管理和监督,强化网络环境的净化,要重视网络道德系统的建立,避免道德失范给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本文首先对网络道德失范的行为进行了分析,其次指出了网络道德失范对社会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应对措施,旨在建立健康的网络环境,促进网络功能的充分发挥。

关键词:网络空间;道德失范;应对策略

失范指的是制度、文化、心理、行为的结构失衡,是一种功能弱化的体现,是一种系统的错乱。网络道德失范指的就是网络空间中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错乱失衡,社会化功能逐渐减弱,导致影响公众主体的言行,影响人们的心理和行为。现代网络空间中,充斥着多元化的思想和观念,多种思潮冲击着人们原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网络空间对于网民道德观念的影响十分明显,尤其是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网络中的一些信息和资源对青少年的影响较大,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净化网络环境的重要性,进而避免道德失范对现实社会的影响。

一、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分析

法国社会学家杜尔凯姆首次提出“失范”这一概念,当时他使用 “社会失范”这一概念来形容社会的一种“道德真空状态”,即社会规范不足,社会充斥着各种矛盾,规范缺失,人类行为混乱,并指出了“失范”的含义,是指社会规范缺乏、多变,社会秩序混乱。杜尔凯姆的“失范”理论主要研究的是社会的价值体系的规范标准缺失。在本文中,我们研究和分析的网络道德失范主要指的是网络技术下的网络空间和生活方式出现缺失和混乱,有违于人们的道德标准和传统道德准则。网络道德失范不是大规模的,也非全局性的,但是其不良影响却是显著的。如果任由网络道德失范的发展,将会对社会秩序产生严重的影响,网络道德失范如果不受约束和限制,会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尤其是青少年的价值观念产生不良影响。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道德规范缺失

对于社会道德体系而言,规范是基础和前提,一旦缺失规范,那么道德体系自然会受到影响。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现实中的道德规范对于网络环境的制约作用不大,网络空间中的监督管理不足,导致道德规范缺失,在网络领域中,没有形成系统的道德规范,导致网络空间中规范力度不够,进而使网络道德体系出现失衡。

(二)道德规范冲突

道德规范发生冲突是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不同,网络道德规范在形成环节中,因为道德规范受到不同因素和不同思潮的冲击,导致网络道德系统出现差异化和二重性。如现实中人们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但在互联网环境中,人们的言行很少受到约束和控制,很多时候不用为自己的言行负责,网络行为缺乏评价标准和判断标准,导致现在很多人滥用网络通信功能,进行对他人的人身攻击等不文明现象。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不同国家的人们在同一个网络空间里交往与相处,用户们文化背景不同,种族语言不同,因此,社会政治立场和语言行为习惯都有差异,由于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会出现冲突,所以难免会对网络道德体系的形成产生影响。由于规范冲突而造成的网络失范行为主要有:滥用通信自由的失范行为;推行文化霸权主义的 失范行为;信息资源共享中的失范行为等。

(三)网络犯罪的产生

网络道德失范如果超出一定的限度,会对人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产生影响。在网络中,人们滥用科技技术,利用超出道德规范的行为和技术构成邪恶行为,导致网络犯罪产生,例如网络黑客行为、网络诈骗、网络偷窃等等。根据统计,网络犯罪的发展速度十分快。

二、网络道德失范的不良影响

(一)网络道德失范会扰乱经济秩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讲求公平竞争和勤劳致富,但还有部分人想要利用不合法的手段获取个人利益。网络技术的发展会对现代社会经济秩序产生影响。网络诈骗、信息盗取、非法转账、电子洗钱、网络赌博等对于社会经济秩序的破坏是巨大的。随着电子商务和网上支付的快速发展,网络金融服务体系逐渐建立,但正是由于网络存在的漏洞,使很多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进行诈骗,还有在线非法交易等,网上非法经济活动会对社会经济秩序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给我们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

损失。

(二)网络道德失范会危及国家安全与稳定

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和开放性,网络空间的约束管理不足,导致多种思潮在网络中涌动,有些政治谣言和个人舆论都在网络中散布,很多阻碍社会发展的恶意思潮传播速度极快,对社会稳定是一种严重的威胁。很多不良的社会思潮会蛊惑人心,煽动大众做出违法违规行为,甚至影响社会治安,危及社会稳定发展。同时,网络空间容易被不良非法分子利用,发表一些非官方的舆论;某些西方发达国家依托其网络技术优势,在国际网络空间长期占据霸主地位,推行网络霸权主义;个别不法分子利用网络黑客侵入其他网络体系,扰乱社会治安,破坏稳定局势。这些网络道德失范的行为都会危及到国家安全与稳定。

(三)网络道德失范会导致民族文化消解

网络空间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于一体,信息的高度形象化,使人们开始放弃思考,思维的运转较慢,人们不再追求事物的本质,一般都只会以单一的“看”的方式认知世界,导致人们的思维能力出现弱化。网络的不断发展使人们的思想意识受到影响,尤其是青少年这一群体,原本就处于价值观念的形成时期,其人文思想相对薄弱,他们对于传统理念和价值观念认识不够透彻。与此同时,其他国家的一些不良思潮涌入网络空间,对于我国传统文化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冲击,使得民族文化系统受到侵袭,动摇人们的信仰和精神体系。

(四)网络道德失范会导致社会人际关系淡化

目前,人们尤其是青少年过度依赖计算机和网络,对于书本的阅读较少,缺乏实践经验,与他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足,导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交往能力逐渐弱化。随着越来越多“低头族”的出现,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过度的网络交往行为正严重影响着青少年在现实中与人交往的行为习惯,网络关系的建立使人们之间情感变得淡漠,人与人之间联系不足,情感交流不足,必然导致信任的瓦解,加剧社会的冷漠和无情。

三、网络道德失范的科学策略

(一)提高青少年网络资源的选择能力

网络空间犹如一个小社会,这是一个集各类信息和资源的体系,是资源共享和价值共存的空间,在网络空间中道德与不道德资源和信息都有。网络环境必须要得到净化,才能保证优良资源的合理利用。网络社会中,很多资源和信息对于青少年的影响较大,青少年在利用网络时,要注意对网络资源的筛选,对信息进行科学的选择,加强自律,进而避免不良思潮和信息带来的不良影响,建立网络道德规范。

(二)提升青少年对网络信息的判断力

青少年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正处于逐渐成熟时期,这一阶段,网络空间中的一些言论和信息容易对其三观的建立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要提高青少年对于网络文化和信息的判断能力,进而降低不良影响。青少年要有敏锐的判断力,要能够选择适合的网络信息和资源,学校也要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学生运用网络技术的能力。面对复杂的网络信息,青少年要建立全面的认知,要提高不良信息的抵御能力,要建立科学的价值观念,在接收信息后要进行判断、分辨和思考,进而掌握先进知识,陶冶情操。

(三)健全青少年的网络人格

有心理学家提出言论,青少年之所以有网瘾,是因为青少年心智不成熟,人格不够健全。首先,要及时消除青少年对于网络的沉迷,使学生懂得对网络资源的控制和约束,进而转移注意力,提高优良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其次,要加强青少年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进而完善青少年的网络社会人格,建立健康的网络社会空间。学生们要明确网络的作用,要合理娱乐,要善于调节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的距离,以防网瘾的形成。

(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有关部门要加强立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要完善网络环境管理体系,要建立稳定的网络安全法律,进而为网络空间管理提供法律依据,促进网络道德规范的建立,进而避免网络道德出现失衡和失范。

(五)发挥政府、学校、家庭的力量规范网络空间

政府部门、企业、学校、家庭要建立和谐的关系,要形成合力,对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进行解决。政府部门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和政策建设,企业要积极配合,在网络技术开发、应用和推广中时,要以道德的标准作为規范。同时,学校教育对于青少年来说至关重要,家庭、学校要形成整体,合力解决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学校要将德育教育渗透与教学活动中,老师应注意学生思想的变化,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家长则要以身作则,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引导,使青少年合理使用网络,规范网络行为,防止网络道德失范的发生。

四、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空间道德规范的建立是十分必要的,有关政府部门、企业、学校和家庭要形成合力,完善网络空间监管机制,重视网络道德人格的建立,促进网络道德体系的建立。提高人们的网络辨析能力,加强青少年自律性,使网络的有效信息和资源得到充分运用,进而为网络空间道德体系的建立提供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李德顺.当前的价值冲突与主导价值观到位—从‘主流价值观边缘化的危机谈起[J].学习时报,2010(3).

[2]梁雯.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对策探究[J].广西大学学报,2007.

[3]彭小兰,李萍.网络道德失范的类型、特质及其应对路径[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65-68.

[4]李学锋,王莹,石冬旭.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与网络规范的建立[J].教育与职业,2012(10):176.

[5]王渊,丁振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引导机制探索[J].社会经纬理论月刊,2012(02).

猜你喜欢

道德失范网络空间应对策略
共建诚实守信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商业性移动新闻客户端的新闻道德失范及原因研究
当代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探讨
学术生态视角下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问题研究
生态学视野下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探析
论网络空间的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