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阿格尔消费异化思想研究

2018-10-13张伦华刘思麟杨祖峰刘科宏徐天慈

青年时代 2018年23期
关键词:生态危机当代价值

张伦华 刘思麟 杨祖峰 刘科宏 徐天慈

摘 要:当今社会物质产品极大膨胀,并且在铺天盖地的商业广告的诱导下,人们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逐渐扭曲和异化。生态马克思主义者本·阿格尔从异化劳动、异化消费、扩大生产、生态危机的思想脉络,分析出消费异化是产生生态危机的决定性因素。消费异化不仅扭曲人们身心,而且严重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生态危机。学习和研究本·阿格尔的消费异化思想,对克服消费异化现象、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借鉴和启示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本·阿格尔;消费异化;生态危机;当代价值

一、前言

随着商业化和互联网的发展,厂商为了追求高产出高利润,从而盲目滥用现代科技来提高生产效率,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加产品数量。这种情况催生出物质产品的无限膨胀。在互联网传播和广告的影响下,人们的消费不再是为了满足生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需要,存在一种为了消费而消费的现象。人们通过消费来彰显地位和品味,出现一系列的盲目消费、过度消费和攀比消费的现象。这种行为和心态扭曲了人们的身心和本性,也严重影响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资本主义社会在发展中,生态危机的破坏性影响逐渐赶超原有的经济危机影响。经济危机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大混乱,产生大量的工人下岗、通货膨胀和经济凋敝等一系列恶果。但是经济危机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关乎人类发展的因子。近年来,土地沙漠化、温室效应、雾霾、酸雨、海平面上升等生态危机,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克服生态危机的恶果,已经是我们刻不容缓的任务。

在理论意义方面,本·阿格尔系统的从异化劳动、消费异化推导出生态危机,并且提出独有的解决方法。他将马克思主义和生态保护结合起来,创立生态马克思主义。通过学习和研究本·阿格尔的消费异化思想,我们可以拓展学术研究的视野和思路。扩大马克思主义学习的宽度和深度。并且消费异化思想属于消费思想的一部分,丰富消费理论。消费异化最终导致严重的生态破坏,这必然让我们关注生态保护和生态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生态学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在现实意义方面,对于个人而言,我们可以纠正消费异化思想,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对于大众媒体而言,政府整顿媒体和广告行业,发挥大众媒体的积极引导作用;对于企业而言,发展绿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管理结构扁平化,更多关注员工的满足感;对于国家而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二、基本概念阐释

(一)异化

“异化”词源于希腊语和法语,具有“他者化”的含义。具体来言,异化指主体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分裂和產生出一种与自己相对立的产物。变成一种异与自己的、外在的力量,并且制约和反对主体的行为。在具体的异化分类中,我认为可以把异化具体分为身份异化、思想异化和行为异化三类。

(二)劳动异化

劳动异化最早是由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提出的,他在著作《精神现象学》中首次把异化与劳动相结合。卡尔·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劳动异化这一概念。在劳动异化理论中,马克思认为工人生产所需要的物资是不依赖和不属于工人的。工人生产的对象在劳动中产生和分裂出一种与自己相对异己的产物。劳动的本质是人们用脑力和智力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和创造价值。但在实际的劳动过程中,劳动者是在为资本家的利益劳动,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劳动,劳动的过程不是自愿和主动积极的。资本家不断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这种情况下,劳动者逐渐缺乏一种对自己劳动和劳动产品的认可,劳动产品逐渐成为劳动者的对立面,劳动者无法从劳动中获取快乐与尊重。这一系列的异化就被称为劳动异化。

(三)消费异化

马克思认为在劳动异化的影响下,消费成为劳动者寻求快乐的方式,劳动异化逐渐产生消费异化。本·阿格尔认为工人在劳动中无法表达自己内心的自由和意图,这样会让人逐渐羸弱,并且依附于消费行为中。消费异化具体指,人们的消费不在是为了生产和发展的需要,出现一种为了消费而消费的现象。人们身份上从消费主体地位变成附属地位;人们思想上消费扭曲,不切合实际。人们行为上出现盲目消费、过度消费、攀比消费等现象。消费的本质发生了改变和异化。

三、本·阿格尔消费异化思想理论来源

本·阿格尔的消费异化思想主要来源于马克思异化思想、法兰克福学派和威廉·莱斯。从马克思异化思想中得到消费异化根源于劳动异化;从法兰克福学派吸取异化消费的虚假本质;从威廉·莱斯思想中注意到资本主义危机必将从经济危机转向生态危机。

(一)马克思劳动异化思想

马克思异化思想中提出,劳动者在劳动中使得自己与劳动对象相分离。劳动不是实现自己的价值,而是为资本家谋取利益最大化服务。在劳动中人们感受不到劳动带来的快乐和满足,劳动产品成为与劳动者相排斥的东西。消费成为人们追求快乐的方式,劳动异化逐渐产生消费异化。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商品拜物教就是一种消费异化的表现,人们在异化消费中本性和本质发生了改变。

(二)法兰克福学派消费异化理论

在科技不断进步与发展的时代,法兰克福学派中的德国哲学家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认为科技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从而进一步加深劳动异化的程度。法兰克福代表人物之一的马尔库塞提出“虚假需求”的理论。他认为人们对于商品消费的需求是来自统治者加于消费者的“虚假需求”,并不是消费者真实的消费需求。资本家通过技术的进步创造大量的物资产品,人们购买物质产品的行为并不是自身真实的需要。马尔库塞认为人在消费中的地位从人支配物转变成物支配人。人在劳动和消费中都是不自由的,劳动受制于资本家的劳动分工,消费受制于铺天盖地的商业广告和无限膨胀的商品数量,消费不在是为了满足人们基本需要。

(三)威廉·莱斯的生态思想

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威廉·莱斯将生态危机的产生归因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消费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追求的最大化,无限扩大生产规模和利用自然资源。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来追求利益,严重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资本主义消费追求享受型消费,经常造成浪费和污染环境。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在利用自然,控制自然,征服自然。针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威廉·莱斯认为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和谐发展。

四、本·阿格尔的消费异化思想

生态马克思主义者本·阿格尔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首次明確提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概论。他通过劳动异化和消费异化推导出生态危机。他的消费异化思想主要包括生态危机的产生根源于消费异化;资本主义的危机由经济危机转向生态危机;消费异化具有虚假特征。并且提出了解决消费异化方式:期望破灭辩证法和分散型、非官僚化的“稳态经济”。

(一)生态危机根源于消费异化

本·阿格尔认为消费异化根源于人们的劳动异化,消费异化是产生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在劳动异化中,劳动者缺乏表达自由和意图的方式,劳动者无法从劳动中获取快乐和满足。人们将消费当成寻找快乐的方式,逐渐依附于消费行为之中。消费刺激资本家寻找利润的最大化,资本家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不断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生态危机就此造成并且不断恶化下去。在本·阿格尔的思想中,劳动异化产生消费异化,消费异化又反作用于劳动异化,从而进一步加深消费异化,人们陷于劳动中的异化困境。在劳动异化困境中,生态危机不断加深。

(二)消费异化的虚假特征

本·阿格尔的消费异化思想受法兰克福学派马尔库塞的影响,马尔库塞提出“虚假需求”概论,他认为人们对于消费的需求是统治者通过大量提高物资商品数量和利用广告媒体等,强加于消费者的虚假型的消费,并不是人们真实的需要。 本·阿格尔认为现在的消费不在是为了满足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消费成为人们寻找快乐和满足的方式,成为一种消费能力和社会地位的标志。消费异化下的消费是劳动异化带来的为了寻找快乐的方式,这会加剧人对于自己劳动的不认同和矛盾。人们以消费的多少来确定自己的满意度。消费异化从本质上讲具有一种外界强加的属性,具有虚假的特征。

(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转向生态危机

本·阿格尔认为当今资本主义的首要危机是生态危机,生态危机的破坏性逐渐代替和赶超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和周期性爆发的危机,主要由于资本家追求利益最大化,无限增加商品数量,造成生产相对过剩的情况。经济危机在美国总统罗斯福加入政府干预后,经济危机的周期年限扩大,破环性减小。并且从本质上讲,经济危机属于一种关乎人类发展的问题。近年来,生态危机的破坏性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期,森林锐减、物种减少、雾霾、酸雨、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生态危机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综而言之,资本主义的首要危机将从经济危机转向生态危机。

(四)期望破灭的辩证法

本·阿格尔认为地球的承载力和地球资源的有限性,无法实现资本家的无限规模扩张和商品数量生产的极大化。这必然导致人们无尽产品取得和无尽物资消费的希望破灭,这属于一种消费动力的破灭。在现实的消费期望破灭情况下,人们开始反思消费行为,倒逼人们进行自我认知、反省和理性思考。这一系列的行为就属于期望破灭的辩证法。本·阿格尔认为资源的有限性导致商品的有限性,商品有限性使人们无限消费期望破灭,人们开始理性思考,减少消费异化行为,从而减轻生态危机的影响。并且人们通过理想思考,回归正常的消费行为。

(五)分散化和非官僚化的“稳态经济”

本·阿格尔基于消费异化的产生是因为人们无法在异化劳动中获取快乐和满足。所以期望建立一种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和平衡的“稳态经济”,一种避免资本家过度生产和劳动者过分消费的经济模式。分散化和非官僚化都是基于以人为中心来设计的,满足劳动者的快乐和自我认同。分散化是一种以技术为导向,缩小厂商的规模,更多的关注员工的发展。非官僚化是一种去掉传统的官僚金字塔领导模式,建立一种更加关注人发展的扁平化组织模式。企业家不在追求财富和利益的最大化,而是更多的关注人的发展和情感寄托。

五、本·阿格尔消费异化思想的当代价值

本·阿格尔消费异化思想推理是一个科学和逻辑清晰的过程。从劳动异化、消费异化、扩大生产到生态危机,每一个推论过程都有我们值得借鉴的价值。对于个人,我们可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纠改异化消费行为;对于企业,建立扁平化组织结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更加注重员工的自我满足和认同;对于大众媒体,积极正面引导消费倾向,传播正确消费观念;对于国家,发展循环经济,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一)重构正确的个人消费观

重构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基本需求为导向的消费观,避免出现以消费来衡量个人消费能力和社会地位的情况。避免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盲目消费、过度消费和攀比消费等行为。在日常消费过程中,树立理性消费、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的消费观。在消费的过程中,保持自己的身份、思想和行为的不异化。坚持个人在消费中的主导地位,避免受到大众传媒的不利影响,从而身份从属于物资产品。必须按照自己的实际收入水平和实际消费需求进行消费。坚持做一个理想自立的消费者。

(二)建构“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模式

劳动异化导致消费异化。解决消费异化问题,必须从源头上解决劳动异化。劳动异化是因为劳动者在劳动中无法获取满、认同和劳动中生产对象与自己相脱离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保护员工的满足感和快乐感,注重员工的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超越的需要。让员工在劳动中体会尊重和价值。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官僚金字塔领导模式,建立一种更加关注人发展的扁平化组织模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也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绿色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发挥大众传媒的正面积极引导

消费异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企业借用广告,强加于人们的虚假消费。通过广告消极方面的引导,人们购买了自身不需要的产品。针对这种现象,大众传媒应该拥有自己行业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正面的引导人们健康消费和理想消费。大眾传媒在人们的消费行为过程中,一方面,科学不虚假的介绍产品的属性和功能。另一方面,通过与政府合作,传播科学正确的消费观念。通过广告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消费者建构正确的个人消费观。

(四)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社会

生态危机越来越成为影响人们生存与发展的不利因素。面对资源的有效性,环境污染严重,生物物种锐减等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征服自然、控制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行为。建立一种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开发绿色环保资源,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恢复自然往日的生机,人类才可以可持续发展。只有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社会,我们才可以逐步改善以前消费异化行为带来的恶果。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给人们一个更加富有生机和创造力的社会。

六、结语

消费异化现象在当今物质产品无限膨胀的社会中尤其突出。本·阿格尔给了我们一个关于消费异化完整的思考路径。从他的角度出发,劳动异化产生消费异化,进而造成生态危机。他给出的解决方式有二,其一,期望破灭的辩证法。其二,分散化和非官僚化的“稳态经济”模式。基于本·阿格尔的研究思路。本文主要概述了本·阿格尔消费异化思想的来源和本·阿格尔消费异化的主要内容。并且提出了本·阿格尔消费异化思想给当今社会的启示价值。对于个人而言,要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对于企业而言,要建构“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模式。对于大众媒体而言,要发挥大众传媒的正面积极引导作用。对于国家而言,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社会。本·阿格尔的消费异化思想,不仅给我们消费异化方面的解释,而且让我们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慎之等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卷,[M].人民出版社,2012.

[3]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人民出版社,2015.

[4]张美琳.本·阿格尔异化消费理论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17(6/0.

[5]包庆德.评阿格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异化消费理论.[A].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4).

[6]萨日娜.本·阿格尔的消费异化思想及其启示.[J].内蒙古大学,2016(5).

[7]江可可.本·阿格尔的消费异化理论及其当代启示.[A].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11).

[8]张敏慧. 鲍德里亚的“消费异化”思想研究.[J]. 扬州大学,2014(5)

[9]王雨辰.评本·阿格尔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J].社会科学动态,1998

猜你喜欢

生态危机当代价值
我国网络生态危机治理路径探析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消费理论光芒与缺陷并存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反乌托邦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