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川藏边境“家”的文化模式

2018-10-13廖建新

青年时代 2018年23期
关键词:山岩虫草婚姻

廖建新

摘 要:“家”与“婚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家”在不同的语境下会形成不同的文化模式。我国川藏边境的文化模式:多元式婚姻、父权式家庭、男尊女卑,都与当地的物质经济基础和历史文化相关。婚姻在任何人类社会中,并不是单纯的两性结合或男女同居。其背后蕴含着一套社会组织和文化体系。

关键词:川藏边境;“家”;文化模式

一、序言

研究以血缘群体组成的社会组织离不开性和婚姻的问题。摩尔根指出“我们从最初以性为基础,随之以血缘为基础、而最后以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组织中,可以看到家族制度的发展过程;从顺序相承的婚姻形态、家族形态和由此而产生的亲属制度中,从居住方式和建筑中,以及从有关财产所有权和继承权的习惯的进步过程中,也可以看到这种发展过程。”笔者在田野调查中了解到,女性年龄到了二十岁左右,知道自己有可能随时被出嫁,也会在男青年的主动邀请下,主动谈恋爱。但是,婚姻在任何人类社会中,并不是单纯的两性结合或男女同居。其背后蕴含着一套社会组织和文化体系。从社会层面看,婚姻是一种法律上的契约,是关涉着当事男女之外一群人的社会事件,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制度。而从文化层面来看,婚姻并不只是生物的交配,它还是文化的交流。这种交流不仅在家庭内部,而且还在家庭与家庭之间形成互动。因此,家庭是血缘群体形成的社会组织的重要细胞。

二、山岩人的“家”

(一)多元式婚姻

在汉族,婚姻形式早已是一夫一妻,一夫多妻、一妻多夫被认为是一种非正常现象,而且一妻多夫的现象极为罕见。山岩人的婚姻形式沿袭了传统的婚姻模式,存在一夫一妻、一夫多妻、一妻多夫三种现象。他们认为这是自己藏族人的传统和习惯,推行一妻多夫,是为了增加家庭的劳力,避免财产外流,遇到外来入侵时可以联合起来抵抗。这是一种在山岩人最为传统的婚姻形式,其背后体现了由于山岩资源匮乏,故而形成家庭内部共娶一妻的模式,因此,这种婚姻形式在山岩较为普遍地存在。山岩人说,最近几十年,渐渐出现一夫一妻的婚姻家庭形式,兄弟各娶妻子共同在一个家庭生活,可以减少因为一妻多夫而发生性关系不合理而出现矛盾的现象,如果妻子连续生育了两个女孩,丈夫则可以娶第二个妻子,形成一夫多妻制家庭。

(二)家庭规模和家庭类型

在汉族人的观念中,兄弟成家以后“另立门户”组成一个独立的家庭是一个可以为社会接受的事实。但是,在山岩人看来,家庭是祖先世世代代延续下来的,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家庭成员内部需要相互依赖,相互合作,每个家庭成员都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遇到外来入侵时,能够相互合作,男子共同对付侵略,女子也互相帮助。日常生活中男子外出打猎,女子在家做家务,父亲主持家庭内外大事,母亲在家摇转金铜,以求吉祥。由此,山岩人的家庭与汉族相比,就显得“多”而“大”。所谓“多”就是家庭的人口多,所谓“大”是指大家庭,由此造成房屋多,居室大,而且“多”是由于兄弟结婚后普遍不分家,他们与父母同吃同住,而且生育自由,形成夫妻生育多个小孩的现象,由此形成了他们的大家庭。其家庭成员除了夫妻以外,还有他们的父母、子女。此外,一般不会与妻子的父母同吃住。笔者对山岩村庄的家庭情况作了一个统计。统计表明:山岩乡各村的家庭平均有10人组成,12人以上的最多,5人以下的最少。因此,当笔者进入到当地的家庭的时候,常常可以看到较多的家庭成员聚集在一起。在这里,笔者以山岩乡色麦村为例来说明他们的“家庭形式”,从中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他们的家庭特征。

(三)家庭收入与支出

山巖人的家庭经济收支怎样?年积蓄又是怎样?笔者对山岩乡八学村、色麦村、色德村三十三户家庭的2007年经济收入做了调查,并把家庭分为三类,即一类、二类、三类家庭。现列表3-4统计如下。统计表明,山岩人的收入差距比较明显,一类家庭年收入可以达到26万左右,属于收入最高的一类家庭,第二类家庭的收入次之,可以达到16万左右,与第一类家庭的收入相距10万左右,第三类家庭收入达9万元左右,与第二类家庭收入相距7万元左右,与第一类家庭收入相距18万左右,不可不谓差距巨大。尽管如此,山岩人对经济的理财观是“多进则多出,少进则少出”,所以,当年收入多则支出也大,造成虽然收入多,但年积累并不多,收入低,则积累也低。正如有山岩人告诉笔者“其实,大家手上还是没有钱”。这与当地的理财观念存在一定的内在的联系。同时,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哪一类家庭,虫草收入在其总收入中都占有较大的比重,约占家庭总收入的50—60%左右,由此看来,山岩人普遍把虫草收入当作自己的“命根子”,有了虫草收入,一年基本的支出可以解决。笔者曾两次到达山岩,其中一次正值虫草采挖季节,发现山岩人几乎都上山采挖虫草去了,学校停课,学生上山挖虫草,家里只剩年龄较大或者身体较差的人,时常在乡卫生所看见因为采挖虫草而身体不适的病人。

(四)男尊女卑

男女两性地位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男性被认为是地位高贵的象征,男性从一出生开始就要送到活佛那里取名,给他取一个吉祥如意(藏语:扎西得勒)的名字,全家喜气洋洋,并且告诉自己的亲戚,我们这个家族又添了一个男孩,它象征着希望和吉祥!孩子渐渐长大以后,每逢过年或过节父母还要领着男孩子走亲戚,认自己这个家族中的亲戚,相互之间按照藏族亲戚的习惯称呼,让孩子从小就知道相互之间是亲戚关系,是一个“戈巴”。而女性从一出生开始就受到歧视,被认为是生育的工具,女性嫁出去以后,不认为是自己的亲戚。在家里,做家务是女性的天职,家里大大小小的家务都要妇女承担,笔者到当地农户家调查时,只见妇女总是在忙个不停,可是,男人却坐在一边,或者在喝酒,或者在聊天,或者在门外搓麻将、打桌球。笔者向女性问起原由,她们说按照当地的习俗,女性在家里就是要循规守矩,只有做家务、干农活和生育儿女的份,事情无论大小都由男人决断。一个年长者说起一个遥远的故事,“那就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三岩人和察雅人争斗,三岩人打败了,许多男人死了,只剩下了一个老头和小男孩,不久,老头死了,留下这个可爱的小男孩,按照三岩人的规矩,争斗打败了,人被打死,这个仇一定要报,为了让小男孩健康成长,将来复仇,全部劳动活都由女性去干。以后仇不知报了没有,但至今传下来,干劳动活是妇女的事,男子除了打打闹闹和出外获取财物以外,几乎都不干活。”无怪乎女性在家里总是很少说话,见了客人来了总是彬彬有礼,主动给客人盛上酥油茶,然后靠在一边不说话,遇有客人在家里吃饭时,还不能上桌吃饭,对丈夫要百般服从和顺从。年小的女性在家里总是聚拢在一起,给人天气很冷的感觉。

(五)父权式家庭

父亲在家庭中有着十分高的威望,他既是保护家庭的核心力量,也是教育的主体。家庭成员之所以需要保护,是因为山岩在新中国成立前发生过较多的抢夺财物的现象,他们认为,能保护自己的是自己的“亲族”,在家里保护自己的是父亲,而且,父亲了解新中国成立前发生的冤家争斗事件,知道如何防御敌人侵略,虽然这是新中国成立前的案例,但对今天也有深远影响。父亲的确认,如果是一夫一妻制家庭或者一夫多妻制家庭,由于妻子只有一个丈夫,因此,丈夫成为孩子的父亲,而如果是一妻多夫家庭,则以年龄最大的为孩子的父亲(藏语:阿啪),年龄更小的称为叔叔(藏语:阿可),至于孩子到底与谁有直系血缘关系,则不予考虑,都一致认为是自己这个家庭中的孩子,见了男孩就喊“布”(藏语),见了女孩则喊“布母”(藏语)。

教育者是年龄较大的男性。在一个家庭中,教育的方式是说服教育,教育孩子不能动手打人,由于当地父亲权威较高,因此孩子也会听从年长父辈的话。日常生活中,年龄大的教育年龄小的,主要是教育年轻人在家要勤恳,多做家务,兄弟姐妹要团结,在外要尊重他人,不要惹是生非。由于父亲地位高,家庭内部一般不会发生较大的矛盾。

三、小结

文化模式是一个民族文化或一种文化的各个文化特质丛(内容)相互联系整合成为协调一致的系统(整体)的结构状态。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中指出:“文化行为同样也是趋于整合的。一种文化就如一个人,是一种或多或少一贯的思想和行为的模式”。“所有各种样的行为,诸如谋生、择偶、战斗和神氏崇拜,都依据文化内部发展起来的无意识选择规范而被融合到了统一模式之中。”笔者通过田野调查结合理论,分析认为川藏边境的文化模式首先必须从“家”入手,研究认为,这里的文化模式表现为多元式分析、男尊女卑及父权式家庭,这与当地资源匮乏、传统习俗依然传承并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存在紧密的联系。

参考文献:

[1]【美】鲁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王炜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2]麻国庆:《家与中国社会结构》,文物出版社,1999年.

[3]【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會》(上下册),杨东莼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7页.

[4]【美】本尼迪克特:《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安德森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曹云华:《从族际通婚看泰国华人与当地民族关系》,《东南亚研究》2001年第2期.

[6]陈明侠:《关于民族间通婚问题的探索》,《民族研究》1993年第4期.

猜你喜欢

山岩虫草婚姻
虫草素提取物在抗癌治疗中显示出巨大希望
婚姻是一门沟通课
虫草素提取物在抗癌治疗中显示出巨大希望
白山岩 倾情养路30年
婚姻中要“看见”彼此
HPLC法同时测定天山岩黄芪中4 种异黄酮
快乐闯关
昨天
蛹虫草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筛选
那场猝不及防的婚姻 外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