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加坡华人语句称呼形式的改変和归属意识的确立

2018-10-12新沼雅代

当代文坛 2018年5期

新沼雅代

摘要:本文主要考察从战前到新加坡建国后,其间居住在新加坡的华人被称呼形式的变化,以及作为新加坡华人归属意识的建立。笔者之所以关注每个时代对华人的称呼形式,是因为通过称呼形式的变化可以看到他们的归属意识的变化。本文以当时马来西亚半岛的华文报纸《星洲日报》为资料进行考察。通过这一考察,发现在新加坡建国前中国大陆是新加坡华人精神上的归属地,然而新加坡建国后,新加坡政府有意使用“全星人民”等称呼形成,加强新加坡居民的团结,1978年后,华人归属意识加强,开始出现祖籍和“新加坡华人”的称呼。

关键词:新加坡华人;星洲日报;语句称呼形式;归属意识;祖籍

引 言

对在海外的Chinese people的称呼形式有几种,比如“华人”“华侨”“华裔”等等。这些称呼形式,虽然都是指住在中国大陆以外的“中国系”人们。①但是它们的含义在日语和华语(ChineseLanguage)之间有差异,甚至在同一种语言当中,根据研究观点也会有差异。②笔者问过几位新加坡人“你们被怎么称呼才对?华人、华侨还是华裔?”。他们的回答都不一样。此外,“华人”“华侨”和“华裔”等的称呼形式的含义,他们似乎也含糊不清。

笔者关注每个时代新加坡华人被怎么称呼,怎样称呼自己?笔者认为,在他们的称呼形式的变迁可以看到他们的归属意识的改变。本文以新加坡的华文报纸《星洲日报》”为研究资料进行考察。考察时期分为战前、独立前和建国后的三个期间,通过考察当时居住在新加坡的“中国系”人们的称呼形式的改变,来标明新加坡华人确立归属意识的过程。③

一 《星洲日报》的历史

《星洲日报》创刊于1929年,由当时在新加坡经营药店的胡文虎创办。当时华文报纸是在南洋的中国人了解中国大陆局势的重要媒介。胡文虎政治上支持中国,所以在《星洲日报》的报道中,很多内容偏于中国政府的看法。后来日军入侵了新加坡,《星洲日报》于1942年2月8日被停刊,在1945年9月8日复刊。1965年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分离,从此马来西亚版《星洲日报》在马来西亚独立编辑和印刷。新加坡的《星洲日报》在1983年与《南洋商报》合并后,改名为《联合早报》和《联合晚报》,新加坡的《星洲日报》的发刊结束。④

二 《星洲日报》的华人语句称呼形式

(一)战前(1929年-1942年)

这个时期,中国处于历史的剧变之中。留在新加坡的“中国系”人们通过报纸关注祖国的战况。

(1)日本于1942年占领新加坡之前,这里是东南亚中文报纸的中心。新加坡创办的报纸不仅在马来西亚半岛发行,⑤还流通到了本区域的其他华人社群。新加坡成了传播思想的根据地,报纸则是教育公众、引导民意和关注中国政局发展的主要平台。⑥

在胡文虎的邀请下,郁达夫到了新加坡,从1938年到1942年担任《星洲日报》的副刊编辑。那个时候的《星洲日报》中可以看到偏向于中国的报道。

(2)1931年4月30日“星市人口十年中几增十万:华人总额犹占最高峰无家可归者已增至四千余人市况萧条影响增加率巨大”⑦

類别 男女总数

欧洲人 4.227

混种人 5.627

中国人 326.642

马来人 36.149

印度人 38.350

其他 9.671

这里显示了当时新加坡的人口统计。一方面报道标题部分使用“华人”,另一方面报道的文章中用“中国人”的称呼形式来划分种族。在这段材料中,为了与“欧洲人”等其他类别种族相比,用“中国人”来代表不同的种族。当时的新加坡华人社会,大多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1937年开始中国国内局势更加动荡。先到南洋的男员工们,他们要让自己的家人来南洋,所以想从中国大陆到南洋的人们源源不断。

(3)1939年11月7日“吾桥之妻儿移入荷印认领手续较宽通告为通告事,按照当地移民条例,凡外籍之来荷属东印度者,须有其本国政府出之护照,(下文略——引者注)因此手续不合,当局遂不许入境,而遣送回国,但中国人之南来荷属,操粗工职业者,则其入境可免携带护照。”⑧

这里的“中国人”也包括已经到南洋的男员工的妻子儿女。已经到南洋的人被称为“华侨”,但是留在中国的妻子和孩子被称为“中国人”。

总结战前在新加坡的“中国系”人们的称呼形式。从(2)的材料可以认为:尽管有“华人”的称呼形式,但是用“中国人”来表示华人的种族。在(2)中,“华人”指的人群和“中国人”指的人群是同一的。在当时的新加坡,“中国系”人们被称为“华人”,在与其他民族比较的情况下,他们被称为“中国人”。从(3)的这段材料中可以认为:他们主要被称为“华侨”,留在大陆的妻子和孩子被称为“中国人”。在(3)的这段材料中“南洋”与“大陆”的对比中,就“华侨”和“华人”是对比的。

总之,根据用“中国人”来表示种族的区别,我们可以知道这时他们的归属意识就在中国大陆。

(二)独立前(1945年-1965年)

在日军对新加坡“三年八个月”的占领期里,当时的新加坡人民陷入了特别悲惨的境地。

岩崎育夫在文章中谈到:“日军的占领没想到有机会引起了新加坡居民的‘独立意识的觉醒。新加坡居民知道了英国的统治不是绝对的,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新加坡居民的生活是由新加坡居民自己必须要保护的”。⑨

战后不久的《星洲日报》上,刊登着很多谴责日军暴力的报道。1946年新加坡成为英国单独的直辖殖民地,渐渐地开始刊登新加坡境内发生的事件、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以及与马来西亚关系的报道。从报纸页面来看,随着1963年新加坡加入马来亚联邦,新加坡的独立势头渐渐地抬起头来了。

这里有一则关于马来人和巴基斯坦人在新加坡惹起骚乱事件的报道。

(4)1950年12月12日“大骚乱目击记惨怖情景怵目惊心:(下文略——引者注),这一次和我们华侨没有相涉。小坡爪哇街附近一带回教徒们(大多数的马来人和极少数的巴基斯坦人)手拿木棍,玻璃瓶,石头及铁器,他们截挥车辆,检查行人,情形非常紧张及慌乱,但华侨完全不受骚扰。”⑩

这里的“华侨”并不是为了与中国大陆的人们对比使用,而是为了与伊斯兰教徒们(马来人、巴基斯坦人)对比使用。按照战前的“华人”和“华侨”的使用倾向,在这里的情况下会用“华人”或“中国人”。“华人”只在多种族共存为共同认识的情况下,才能代表种族。但是在这里,“华侨”描述为与“马来人”和“巴基斯坦人”根本没有关系的存在,是因为当时在新加坡尚未建立多种族共存的社会。

马来西亚成立的前一个月,在新加坡举行了大规模的“血债问题”争取赔偿大会(索债群众大会)。11

(5)1963年8月26日大会主席高德根致词,号召全星人民与日本斗争到底,这次讨不到血债子子孙孙都要讨, 日本应该知道血债不还誓不罢休!亲爱的各民族同胞:(下文略——引者注)。12

那时新加坡正面临加入马来亚联邦,新加坡政府可能有意使用“全星人民”“各民族同胞”等的称呼形式,要加强新加坡居民的团结。

总结独立前在新加坡的“中国系”的人们的称呼形式。从(5)可以认为,新加坡为了促进与马来亚联邦的合并,必须要新加坡人民团结起来,所以把新加坡居民逐渐地称为“全星人民”“各民族同胞”等的称呼形式。根据这些分析,独立之前在新加坡华人的称呼形式,从“华侨”变成“华人”了。“华侨”本来有出外挣钱的意思,但是有的华侨不回祖国,在新加坡定居的人也增加了。新加坡政府也促进了多种族社会。因此,这个“华人”的称呼形式一方面表示定居的人,一方面表示在多种族社会里的种族的区别。把上述的内容总结成图1。

当时居留在新加坡的“中国系”人们,虽然被称为“华侨”,但是他们的归属意识还是在中国。

3.建国后(1965年-至今)

跟独立前一样,从独立后的报道还可以看到,以华人社会为主轴向多种族社会发展的趋势。

(6)1978年11月13日“新加坡华人有他们自己的不同经验和历史。(下文略——引者注)更重要的是,他们在东南亚正在为自己保证一个不同的和持久的前途。这个前途必须跟马来人、印度人,和其他的新加坡人平等地分享。”13

在报纸上登载的李总理演讲中,笔者数了使用“华人”的地方,只找到一个。在演讲中,没有使用表示种族区别的称呼形式,一直使用象征整个新加坡居民的“新加坡人”和“新加坡人民”的称呼形式。从此开始,“新加坡人”和“新加坡人民”的称呼形式被频繁地使用。

总结建国后在新加坡的“中国系”人们的称呼形式。独立前还留着“华籍”等表示种族的称呼形式,从(6)可以认为,新加坡的独立促进了开始频繁使用“新加坡人”和“新加坡华人”的称呼形式。笔者认为,这个“新加坡人”称呼形式是由政府引发的。

三 祖籍

1978年出现了“新加坡人”和“新加坡华人”的称呼形式后,在報道上经常标明新加坡华人的祖籍。

(7)1929年7月23日“粤籍少女三人”14

(8)1930年3月31日“闽籍同安人郑安镇。”15

(9)1930年7月17日“福州人许亚和。年二十五六岁。及曾亚地。毛亚利。均廿余岁。”16

虽然这些例子是少数的,但是可以知道标明祖籍方式有几种。祖籍的分类大部分与方言的分类重复。大多新加坡华人是来自中国大陆南方人的后代,所以他们的祖籍往往是中国大陆的南部地区。下面表1是南洋华人的方言与中国人的七大方言、第二大方言和有代表性的本地话的对照。17

总结一下,标明祖籍的方式。

模式a:汉语七大方言+“籍”(例:粤籍)

模式b:汉语七大方言+“籍”+县名/市名+“人”(例:闽籍同安人)

模式c:汉语七大方言的代表地方话/市名+“人”(例:福州人)

下文是关于在罗马奥运举重比赛中获得银牌的运动员的报道。

(10)1960年9月15日“一心祗为新加坡争光胜利全凭奋斗陈浩亮勇毅精神博护世界赞扬:陈浩亮回来了。这位以破世运纪录之轻量级举重成绩,为本邦在国际体坛上,争得奇光之举量英雄,(下文略——引者注)”18

如材料所示,在报道好消息的时候,很少指出有关人员的祖籍,而分享为整个新加坡或整个新加坡华人的英雄。

当提到重视确定祖籍的时代的事件时,或者,确定祖籍会更有效地说明某件事的时候,如以下那样显示祖籍。

(11)2017年10月14日“手艺高超的阉鸡郎:昔日,甘榜里的闽籍村民,视农历正月初九的天公诞为感恩节日。(下文略——引者注)”19

(12)2017年10月7日“华文应用编程比赛激发孩子学华文兴趣,比赛让学生更有动力学好华语。康柏中学派出10名学生参赛,是最踊跃参赛的学校之一。中三生俞忠纬(15岁)坦言,自己在家里主要讲英语,华语不太流利,但他还是决定参赛。(下文略——引者注)”20

这里的这个15岁的学生是在新加坡出生的,所以没标明祖籍。

祖籍除了用于特指个人之外,还有如以下的用法。

(13)2017年8月29日“新加坡与福建双边贸易上半年大幅增长30%(下文略——引者注)新加坡企业在福建的投资涵盖了很多方面,包括酒店管理、制造业、服务业等不同领域,不少闽籍新加坡企业家选择回老家投资建设,目前两地已有广泛的合作基础。(下文略——引者注)”21

(14)七大会馆(福建会馆、潮州八邑会馆、南洋客属总会、广东会馆、海南会馆、福州会馆)联办宗乡会馆联合总会来组织全国宗乡会馆联合总会,1985年底终于注册获准。22

总结祖籍。从(10)可以认为,报道的内容是肯定的,就很少标明祖籍,而把有关人员当作新加坡和全体华人的英雄。从(14)可以看到,祖籍和同乡组织对新加坡华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认为,因为祖籍很重要,23所以在报纸上写下祖籍来,作为对同乡人的劝诚。下面把上述的内容总结成图2。

独立后,新加坡人民被进一步地要求保持“新加坡人”的归属感。现在用“新加坡华人”的称呼形式的时候,一般来说,会联想到跟其他国家和地区华人的比较,比如说“加拿大华人”“香港华人”等。笔者认为,出现“新加坡华人”“祖籍”的称呼形式的背后原因有,新加坡政府采取关闭华文学校和排除方言等政策来加强“新加坡人”的归属意识,这会使新加坡华人公民感到丧失自己种族的归属意识,为强化归属中国的意识,故出现了“祖籍”来强化自己的“华人”身份 。

四 总 结

在战前,对于居住在新加坡的“中国系”人们,中国的影响很强,他们的归属意识归于中国。因此用“中国人”和“华侨”等称呼形式来叫他们。从新加坡独立前到国家建立后,开始使用“全星人民”和“新加坡人”等超越种族的称呼形式。新加坡政府坚持多种族国家,所以要公民提高“新加坡人”的归属意识。此外,在新加坡出生的人数也有所增加,除了特殊的情况以外,逐渐地不标明祖籍了。生活在一个不稳定的时代,对于不同种族文化背景的人来说,拥有一个“新加坡人”的精神归属地是可取的。另一方面,创造“新加坡人”的归属意识的趋势会挤压重视祖籍的华人,让他们感到丧失华人的归属意识,因此,1978年后,出现了“祖籍”加“新加坡华人”的称呼形式。

注释:

①本文中把住在海外的Chinesepeople,为了方便用日语的“中国系”称呼。

②本文的目的不在于界定“华人”、“华侨”和“华裔”等的含义。

③从1920年代到1960年代的新加坡主流的华文报纸是《星洲日报》和《南洋商报》。本文的考察对象只限于《星洲日报》,笔者打算以后对《南洋商报》也进行考察。本文也参考一些《联合早报》。

④⑦⑧⑩121314151618卓南生编:《従星洲日报看星洲50年1929-1979》,星洲日报社1980,第A5-14页,第B23页,第B36页,第B57页,第B116页,第B200页,第B8页,第B14页,第B17页,第B97页。

⑤在原文中“马来西亚半岛”被称为“英属马来亚”。按照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的译名标准,改成“马来西亚半島”,特此说明。

⑥《无限江山笔底収―新加佐坡早期中文报业特展》,孙中山南洋纪念馆2016,第67页。

⑨岩崎育夫:『物語シンガポールの歴史―エリート開発主義国家の200年』,中公新书2013年版,第55-56页。

111962年,新加坡自治政府为了兴建公共住宅,在东海岸组织土地的时候,发掘了大量的白骨。这是日军在占领时进行的华人清洗事件的受害者遗体。华人居民很愤怒,举行了对日本要求赔偿的大型运动。由于英国放弃了对日本的赔偿权,新加坡无权要求赔偿,新加坡华人居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而且是一个民族血统的问题。这个“血债问题”在华人社会中,成为了重大政治问题。

17方言群不包括“其他”和“海峡出生”。摘自Cheng Lim-Keak:“Social Change and the Chinese in Singapore”,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1985,p.14,Table 2.1。

19https://www.zaobao.com.sg/news/fukan/multiplex/story20171014-802841

20https://www.zaobao.com.sg/znews/singapore/story20171107-808918

21https://www.zaobao.com.sg/finance/comment/story20110829-33343

22柯木林主编:《新加坡华人通史》,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2015年版,第91-92页。

23即使当今的年轻一代的华人对于同乡意识和同乡组织不太感兴趣,但是现在在新加坡华人社会以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为主轴积极活跃地活动。

(作者单位:横滨国立大学国际战略推进机构。本文系在“百年风华:华文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的论文,日文版发表于日本期刊《御茶水女子大学中国文学会报》2018年第37号,中文版为首次发表,内容有所增删)

实习编辑:任 皓

责任编辑:刘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