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岗位管理的临床护理培训在对护士进行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2018-10-12杨雪莲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6期
关键词:胜任岗位护士

杨雪莲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西固医院,兰州市西固区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60)

临床研究指出,对护士进行培训及相应的考核有助于提高其技术水平和护理能力,使其有能力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满足临床需要[1]。对护士进行规范化的培训能够培养其临床思维方式,促进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其护理实践能力[2]。本文主要探讨基于岗位管理的临床护理培训在对护士进行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西固医院就职的12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所选研究对象均签署了自愿参与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其中排除研究期间长期请假或离职的护士。将这120名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名护士。对照组60名护士中有男性2人,女性58人;其年龄为19~24岁,平均年龄(21.34±2.14)岁;其中学历为大专者有44人,为本科者有16人。对照组60名护士中有男性1人,女性59人;其年龄为18~25岁,平均年龄(21.63±2.74)岁;其中学历为大专者有41人,为本科者有19人。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培训方法

对这两组护士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培训。对对照组护士进行常规的护理培训。方法是:对护士进行有关护理专业理论及操作技能的集中培训。集中培训结束后,将新护士分配到各科室,并由各科室对其进行专科培训。所有培训结束后,对这些护士进行理论考核和操作技能考核,通过考核后方可上岗。对观察组护士进行基于岗位管理的临床护理培训。具体的培训方法如下:1)对护士进行分级,将未入职的护士分为N0级,将已入职的护士分为N1级。对N0级护士进行集中式、分散式上岗前培训,对N1级护士进行轮岗培训,根据各科室对岗位胜任力的要求安排其参加科室轮训。培训2个月后,对所有护士进行阶段性初级考核。培训3个月后,对其进行中期考核。培训6个月后,对其进行最终考核。2)进行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对N0级护士进行有关医院各项规程、临床护理知识技能、服务态度、人际沟通、职业素养的培训。对N1级护士进行巩固护理学基础知识、强化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批判性思维、处理急危重症的培训。3)改进培训方法。通过进行案例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提高培训的效果。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士接受培训后其床边综合能力及岗位胜任能力。在护士入院工作后6个月对其进行床边综合能力考核。该考核包括护理计划考核、理论考核和口试考核。口试考核包括健康宣教、病史汇报、临床情景设置提问等。操作考核是从新护士必须掌握的27项护理操作技能中随机抽选2项进行考核。采用自制的护士核心胜任力评价表对这些护士的岗位胜任能力进行评价。该评价表包括5个评价维度(个人特质、临床护理、临床思维、人际沟通和自我发展)及42个评价条目。这5个评价维度的分值分别为40分、60分、20分、20分和60分。

1.4 统计学处理

对本文中的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士接受培训后其床边综合能力的对比

接受培训后,观察组护士各项床边综合能力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护士,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护士接受培训后其床边综合能力的对比(分,±s )

表1 两组护士接受培训后其床边综合能力的对比(分,±s )

组别 例数 护理计划的得分 理论考核的得分 口试考核的得分 操作技能的得分观察组 60 94.25±4.02 91.45±3.22 90.37±5.34 94.66±3.68对照组 60 88.31±6.24 88.36±2.24 87.64±4.98 90.34±2.64 t值 6.199 6.102 2.896 7.388 P值 0.000 0.000 0.005 0.000

2.2 两组护士接受培训后其岗位胜任能力的对比

接受培训前,两组护士各项岗位胜任能力的评分相比,P>0.05。接受培训后,观察组护士个人特质的评分、临床护理的评分、临床思维的评分、人际沟通的评分、自我发展的评分及岗位胜任能力的总评分分别为(37.22±0.67)分、(57.87±0.38)分、(17.34±1.64)分、(18.36±0.49)分、(58.14±0.42)分、(187.64±2.67)分,对照组护士个人特质的评分、临床护理的评分、临床思维的评分、人际沟通的评分、自我发展的评分及岗位胜任能力的总评分分别为(33.67±0.89)分、(53.66±0.54)分、(12.48±0.38)分、(13.47±0.67)分、(54.87±0.55)分、(165.27±2.45)分;两组护士各项岗位胜任能力的评分均较培训前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护士各项岗位胜任能力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士,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护士接受培训后其岗位胜任能力的对比(分,±s )

表2 两组护士接受培训后其岗位胜任能力的对比(分,±s )

注:*与对照组培训后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个人特质的评分 临床护理的评分 临床思维的评分 人际沟通的评分 自我发展的评分 总评分观察组 60 培训前 31.23±1.08 50.24±1.38 9.33±0.24 10.04±0.34 50.11±1.68 150.27±4.38培训后 37.22±0.67* 57.87±0.38* 17.34±1.64* 18.36±0.49* 58.14±0.42* 187.64±2.67*t值 36.507 41.291 37.434 108.058 35.918 56.430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对照组 60 培训前 31.33±1.34 50.11±1.26 9.29±0.31 10.06±0.45 49.98±1.48 149.88±4.12培训后 33.67±0.89 53.66±0.54 12.48±0.38 13.47±0.67 54.87±0.55 165.27±2.45 t值 11.268 20.059 50.386 32.727 23.990 24.870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临床研究指出,基于岗位管理的临床护理培训符合新护士的实际需求。对新护士进行基于岗位管理的临床护理培训可提高其对学习的积极性,拓展其知识面,从而可有效地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岗位适应能力[3-4]。为了进一步探讨基于岗位管理的临床护理培训在对护士进行培训中的应用效果,笔者对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西固医院就职的120名护士进行了分组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培训后,观察组护士各项床边综合能力的得分和各项岗位胜任能力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士。

综上所述,基于岗位管理的临床护理培训在对护士进行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显著提高护士的床边综合能力及岗位胜任能力。

猜你喜欢

胜任岗位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