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旋覆代赭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探讨

2018-10-12王海霞程春红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6期
关键词:食管炎流性消失

王海霞,程春红

(大庆龙南医院药剂科,黑龙江 大庆 163453)

反流性食管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此病主要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导致的食管黏膜损伤引起的。此病患者可出现烧心、胸骨后不适等症状。本文对大庆龙南医院接诊的9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旨在探讨用旋覆代赭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大庆龙南医院接诊的9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奥-旋组和比较组(45例/组)。奥-旋组患者中有男22例,女23例;其年龄为23~76岁,平均年龄(39.24±2.57)岁;其病程为1~13年,平均病程(6.51±0.13)年。比较组患者中有男23例,女22例;其年龄为21~76岁,平均年龄(39.21±2.25)岁;其病程为1~13年,平均病程(6.55±0.11)年。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为比较组患者应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奥美拉唑的用法是:口服,20 mg/次,2次/d(早餐和晚餐前30 min服用),连续用药8周。在应用奥美拉唑的基础上,为奥-旋组患者加用旋覆代赭汤进行治疗。旋覆代赭汤的药物组成和用法是:制半夏12 g、大枣4枚、炙甘草9 g、党参9 g、黄连3 g、旋覆花9 g、生姜10 g、黄芩9 g、干姜9 g、代赭石9 g。水煎服,1剂/d,分早晚两次服下,连续用药8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各项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治疗前后其中医证候评分、生活质量的评分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中医证候评分的分值为0~8分。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越高,表示其临床症状越严重[1]。生活质量评分的分值为0~144分。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质量越好[2]。

1.4 疗效分级标准

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食管黏膜受损的情况均无改善。有效:治疗后,患者的食管黏膜受损的情况有所改善,其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显效:治疗后,患者的食管黏膜恢复正常,其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显著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5.0软件对本文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奥-旋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7.78%(44/45)〕高于比较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68.89%(31/45)〕,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生活质量的评分相比,P>0.05。治疗后,奥-旋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生活质量的评分分别为(2.13±0.21)分、(125.56±3.77)分,比较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生活质量的评分分别为(3.72±0.53)分、(92.72±4.02)分;奥-旋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比较组患者,其生活质量的评分高于比较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分,±s )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分,±s )

组别 例数 时间 中医证候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奥-旋组 45 治疗前 6.13±1.01 76.77±6.13治疗后 2.13±0.21 125.56±3.77比较组 45 治疗前 6.13±1.02 76.75±6.15治疗后 3.72±0.53 92.72±4.02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的比较

治疗后,奥-旋组患者食物反流症状消失的时间〔(19.35±1.41)d〕、胸骨后不适症状消失的时间〔(21.08±0.24)d〕、胃脘不适症状消失的时间〔(20.67±0.44)d〕均短于比较组患者食物反流症状消失的时间〔(23.10±2.25)d〕、胸骨后不适症状消失的时间〔(26.13±1.51)d〕、胃脘不适症状消失的时间〔(24.21±1.55)d〕,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的比较(d,±s )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的比较(d,±s )

组别 例数 食物反流症状消失的时间胸骨后不适症状消失的时间胃脘不适症状消失的时间比较组 45 23.10±2.25 26.13±1.51 24.21±1.55奥-旋组 45 19.35±1.41 21.08±0.24 20.67±0.44 t值 8.213 9.741 6.813 P值 0.000 0.000 0.000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在用药期间,奥-旋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6.67%(3/45)〕与比较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4.44%(2/45)〕相比,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3 讨论

中医认为,反流性食管炎属于“吞酸”、“烧心”等范畴,其基本病机在于肝气不疏和饮食不节[3-4]。旋覆代赭汤中的半夏、旋覆花、干姜、生姜可下气化痰、开结散寒;党参、炙甘草、大枣可补中益气、补脾和胃;黄芩、代赭石、黄连可降逆除烦;诸药合用可共奏和胃益气、降逆化痰、健运中焦之功[5-6]。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旋覆代赭汤可有效地兴奋胃肠神经,促进肠道蠕动,缓解平滑肌痉挛,改善反酸的症状[7-8]。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用旋覆代赭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较为理想。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食管炎流性消失
张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经验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蒙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4例
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探析
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
肃降肺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观察
消失的童年
美永不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