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延迟脐带结扎对产妇及其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影响

2018-10-12孙利娟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6期
关键词:脐血脐带胆红素

孙利娟

(徐州矿务集团第二医院,江苏 徐州 221011)

延迟脐带结扎(DCC)是指在新生儿出生30 s后、180 s内对其进行脐带结扎。即刻脐带结扎(ECC)是指在新生儿出生后30 s内对其进行脐带结扎。有研究结果显示,对新生儿进行DCC可有效降低其新生儿贫血的发生率,提高其心肺功能的适应度。对新生儿进行ECC则可导致其出现血容量欠缺的现象,进而诱发新生儿贫血及呼吸障碍等病症,甚至可导致其发生脑损伤[1]。本文以在徐州矿务集团第二医院进行自然分娩的144例产妇及其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DCC对产妇及其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在徐州矿务集团第二医院进行自然分娩的144例产妇及其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这144例产妇均为单胎、足月妊娠产妇。将这些产妇及其新生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72例/组)。对照组产妇的孕周为36~40 w,平均孕周为(37.31±3.12)w;其新生儿为男孩的有41例,为女孩的有31例;其新生儿的出生体重为2.50~4.02 kg,平均体重为(3.51±0.32)kg。试验组产妇的孕周为37~41 w,平均孕周为(38.25±3.64)w;其新生儿为男孩的有42例,为女孩的有30例;其新生儿的出生体重为2.53~4.12 kg,平均体重为(3.68±0.21)kg。两组产妇及其新生儿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在对照组产妇娩出新生儿后,对其新生儿进行ECC。在试验组产妇娩出新生儿后,对其新生儿进行DCC。在对两组新生儿进行脐带结扎的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规定,确保新生儿脐带的供血正常,并采用相同的手法为其进行断脐。

1.3 观察指标

在两组产妇分娩结束后,观察其产后的出血量及第三产程的时间,对比两组新生儿脐血胆红素的水平、脐血血红蛋白的水平、Apgar的评分、出生一周后血红蛋白的水平、新生儿黄疸及新生儿贫血的发生情况。1)在为两组新生儿断脐后,分别抽取其5 ml的脐带血,检测其脐血胆红素的水平及脐血血红蛋白的水平。2)在两组新生儿出生一周后,分别抽取其5 ml的足跟血,检测其血红蛋白的水平。3)在两组新生儿出生后,采用Apgar评分法对其身体状况进行评分。该评分法的分值为10分。新生儿的评分为7~10分,表示其身体状况正常;新生儿的评分<7分,表示其存在不同程度的窒息。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本文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脐血胆红素的水平、脐血血红蛋白的水平、Apgar评分、出生1周后血红蛋白水平的对比

与对照组新生儿相比,试验组新生儿在出生一周后血红蛋白的水平较高,P<0.05。两组新生儿脐血胆红素的水平、脐血血红蛋白的水平及Apgar的评分相比,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脐血胆红素的水平、脐血血红蛋白的水平、Apgar评分、出生1周后血红蛋白水平的对比 ( ±s )

表1 两组新生儿脐血胆红素的水平、脐血血红蛋白的水平、Apgar评分、出生1周后血红蛋白水平的对比 ( ±s )

组别 例数 脐血胆红素的水平(μmo/L) 脐血血红蛋白的水平(g/L) Apgar的评分(分) 出生一周后血红蛋白的水平(g/L)试验组 72 175.36±36.25 145.06±18.64 8.62±1.15 178.58±18.23对照组 72 173.24±33.34 148.64±18.72 8.45±1.53 154.23±15.36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新生儿黄疸及贫血发生情况的对比

在试验组新生儿中,有3例新生儿发生新生儿贫血,其新生儿贫血的发生率为4.17%;有2例新生儿发生新生儿黄疸,其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为2.78%。在对照组新生儿中,有14例新生儿发生新生儿贫血,其新生儿贫血的发生率为19.44%;有3例新生儿发生新生儿黄疸,其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为4.17%。两组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相比,P>0.05。与对照组新生儿相比,试验组新生儿贫血的发生率较低,P<0.05。

2.3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及第三产程时间的对比

对照组产妇产后的出血量为(309.64±40.25)ml,其第三产程的时间为(12.95±3.41)min。试验组产妇产后的出血量为(264.58±31.28)ml,其第三产程的时间为(7.13±3.21)min。与对照组产妇相比,试验组产妇产后的出血量较少、第三产程的时间较短,P<0.05。

3 讨论

有研究结果证实,在产妇娩出新生儿后若立即对新生儿进行脐带结扎,会过早地切断产妇与新生儿之间的循环系统,导致新生儿出现血容量不足的现象,甚至可导致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出现缺氧性病变,损害其身体健康。临床实践证明,在产妇娩出新生儿后30 s后、180 s内对其新生儿进行脐带结扎,可为新生儿提供约80 ml的血容量,从而可避免或减少新生儿发生贫血。

张浩、谭媛[2-3]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产妇娩出新生儿后对其进行DCC,可降低新生儿贫血的发生率,提升新生儿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张月桃等[4]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为新生儿进行断脐前,其母体的胎盘仍可通过脐带为其提供血液,故过早地对其进行脐带结扎可导致新生儿发生贫血及心肺功能不全等病症。赵富清[5]的研究结果显示,对新生儿进行DCC可显著缩短产妇第三产程的时间,减少其产后的出血量,还可提高新生儿对贫血的防御能力。赵富清认为,这是因为,对新生儿进行DCC可为其提供充足的脐带血,从而提高其对缺氧的耐受能力,降低其贫血的发生率,并确保其各脏器的正常运行。不过,有部分研究人员认为,对新生儿进行DCC可升高其脐带血胆红素的水平与脐带血血红蛋白的水平,增加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进而可增加其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风险。关于这一点,临床上尚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进行DCC可有效预防新生儿发生贫血,并可减少产妇在产后的出血量,缩短其第三产程的时间。

猜你喜欢

脐血脐带胆红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脐血白细胞介素6水平对早产儿脑损伤程度及后期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影响研究
脐带先露与脐带脱垂对胎儿有影响吗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脐血IgE及母血IgE与婴儿过敏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白细胞介素-6对脐血单个核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的诱导作用
脐血移植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