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高龄患者用25G细针侧入穿刺法进行腰麻的效果

2018-10-12杨宝兵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6期
关键词:细针棘突腰麻

杨宝兵

(定西市人民医院麻醉科,甘肃 定西 743000)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临床上治疗前列腺疾病的主要术式之一。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疾病具有安全性高、效果显著等优点[1]。目前临床上对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在术中进行麻醉的方法主要是腰麻。老年人通常存在腰椎强直、骨质增生硬化、椎小关节粘连、韧带钙化、棘突间隙模糊等腰椎退行性改变及腰部脂肪堆积的情况。对老年人进行腰麻的难度较大,常需要反复进行穿刺,其发生穿刺损伤的几率较高[2]。使用直入穿刺法对患者进行腰麻操作简单,其术后头痛、腰背痛的发生率低。但使用该方法对高龄患者进行穿刺的成功率较低[3]。使用侧入穿刺法对进行前列腺电切术的老年患者进行腰麻,穿刺角度不受棘突间隙的限制,进针遇到的阻力小。目前,临床上开始使用侧入穿刺法对老年患者进行腰麻。25 G笔尖式细针(简称为25 G细针)是一种新型的腰穿针,具有针体细、侧方开口、易弯曲的特点。为探讨对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高龄患者使用25 G细针侧入穿刺法进行腰麻的效果,笔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定西市人民医院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88例患者。对这些患者的纳入标准为:1)其年龄为70~88岁。2)使用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制定的相关标准判定患者的身体状态及进行手术的危险性,其ASA分级为Ⅱ~Ⅳ级。3)未患有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骨折、感染、脊髓损伤等不宜进行腰椎穿刺的疾病。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A组(30例)、B组(28例)和C组(30例)。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s )

表1 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s )

组别 例数 年龄(岁) 体重(kg)身高(cm) 手术持续的时间(min)A 组 30 78.8±8.1 52±4 161±15 42±16 B 组 28 76.6±7.8 58±6 164±12 48±14 C 组 30 79.4±8.5 57±5 165±8 47±17

1.2 方法

对三组患者均进行心电监护,为其建立静脉通道。让三组患者均取侧卧位,使其腰椎后弓,尽量暴露其棘突间隙。对三组患者的L2~L3或 L3~L4 间隙进行穿刺。在A组患者后正中线旁开1~1.5 cm处刺入25 G细针,使细针与后正中线平面呈10°~30°角,将细针刺入其棘突间孔。在B组患者的棘突间隙中点处刺入25 G细针,使细针与后正中线平面垂直,将细针刺入其棘突间孔。在C组患者后正中线旁开1~1.5 cm处刺入腰硬联合麻醉的针内针,使针内针与后正中线平面呈10°~30°角,将针内针刺入其棘突间孔。三组患者穿刺成功后,为所有患者注射1~1.5 ml浓度为0.75%的盐酸罗哌卡因。然后退出腰麻针。

1.3 观察指标

计算三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两次穿刺成功率。观察三组患者术后第1天(T1)、术后第2天(T2)及术后第3天(T3)发生头痛、腰背痛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两次穿刺成功率均高于B组患者,其术后第1天(T1)、术后第2天(T2)及术后第3天(T3)腰背痛的发生率均低于C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穿刺的成功率及其在不同时间发生头痛、腰背痛的情况[n(%)]

3 讨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临床上治疗前列腺结石、前列腺良性增生、前列腺炎及前列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高龄患者,其通常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其进行手术麻醉的风险很高。与进行全身麻醉相比,对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高龄患者进行腰麻可阻滞其胸腰段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传入疼痛信号,预防其发生严重的应激反应,对其内分泌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及免疫系统的影响小,其不易发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并发症[4]。同时,进行腰麻的高龄患者,其心肌收缩力、心室充盈压、外周阻力及心率均会降低,使其心肌前后负荷减轻,减少其心肌的耗氧量,改善其心肌供血的情况。

使用传统的直入穿刺法对患者进行腰麻时,穿刺针要依次穿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等多层韧带,穿刺过程不顺利,可能需要反复进行穿刺,进而对其韧带造成损伤。高龄患者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较弱,穿刺针对其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及黄韧带等组织造成的损伤无法快速修复,其术后常发生腰背痛等症状[5-7]。使用侧入穿刺法对患者进行腰麻,穿刺针需要穿过的韧带少,可在穿刺的过程中调整进针的角度和方向,对其韧带造成的损伤很小,穿刺针遇到的阻力较小。需要注意的是,使用侧入穿刺法对患者进行腰麻前,需预先设计好进针的角度,使针尖抵达黄韧带时接近腰椎正中线,从而较容易地进入硬膜外腔和蛛网膜下腔。Grau T等[8]进行的研究结果证实,与使用直入穿刺法相比,使用侧入穿刺法进行腰麻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更高。这与本次研究的结果相一致。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三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头痛。这可能是因为,三组患者的穿刺针均达到蛛网膜下腔,其脑脊液丢失少[9-10]。25 G细针是一种新型的腰穿针。该穿刺针的针体细、在针尖侧方开口、易弯曲。即使用该穿刺针穿刺致密的韧带组织,也不会遇到较大的阻力。

综上所述,对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高龄患者使用25 G细针侧入穿刺法进行腰麻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其术后腰背痛的发生率低。

猜你喜欢

细针棘突腰麻
第十二胸椎、第一腰椎棘突分叉变异1例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与细针穿刺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的6种操作方法的比较
搓腰
——壮肾
保留自主呼吸浅全麻复合腰麻在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治疗体会
妇科患者腰麻术后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镇痛的应用效果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双胎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微创腰麻联合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64例临床评价
棘突捶正法治疗脊柱病经验
椎板棘突切开复位在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