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锥形锁柱”种植体对不同类型的牙周炎失牙患者进行缺牙修复的效果对比

2018-10-12郭瑞美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6期
关键词:种植体探查牙周炎

郭瑞美

(山东省曹县普连集中心卫生院口腔科,山东 菏泽 274417)

牙周炎是导致成年人失牙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因牙周炎失牙的患者约占所有失牙患者的40%。有研究表明,使用种植体对牙周炎失牙患者进行缺牙修复,其种植体的存留率为90%,其种植牙的修复保留期在10年以上。吴琼等[1]的研究表明,部分牙周炎失牙患者在接受种植体修复治疗后,易发生种植体周围炎、种植失败、感染及软组织缺损等术后并发症。本次研究主要探讨用“锥形锁柱”种植体对不同类型的牙周炎失牙患者进行缺牙修复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山东省曹县普连集中心卫生院口腔科收治的96例牙周炎失牙患者。按照患者失牙的原因,将这96例患者分为慢性牙周炎组和侵袭性牙周炎组,每组各有48例患者。在慢性牙周炎组的48例患者中,有男性26例,女性22例;其年龄为29~81岁,平均年龄为(61.3±0.7)岁。在侵袭性牙周炎组的48例患者中,有男性24例,女性24例;其年龄为31~82岁,平均年龄为(62.6±0.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对患者进行牙周检查与治疗。⑴在患者接受种植体植入前,对其进行规范化的牙周检查。⑵告知患者保持口腔卫生。⑶拔掉患者无保留价值的患牙。⑷对患者全口牙周进行洁治术及抛光处理,必要时需对其牙周进行刮治。⑸在治疗后的6~8周,对患者的牙周状况进行评估,确定是否可为其植入种植体。2)对患者进行种植体植入及修复。⑴由牙周专科医师对患者进行种植体植入手术。⑵使用闭口法获得患者牙齿的修复印模,在体外对牙模的修复基台进行粘接。⑶由修复医师为患者有针对性地制作就位器,用敲击法将就位器置入其牙齿缺失处。⑷在种植体被成功植入后,用X线机为患者拍摄根尖片。3)对患者的种植体进行复查。⑴在术后的1个月时,使用William牙周探针对患者种植体的周围组织进行探诊,即以20~25 N的力量实施提插式探诊,并在其每颗牙的颊舌侧近中、中央和远中共计留3个位点,然后记录其PD(牙周探诊深度)值和平均PD值。⑵在术后1年时,观察患者的种植体是否丧失;对其种植体的周围组织进行探诊,即用William牙周探针以20~25N的力量实施提插式探诊,观察其口腔内牙周种植位点的最高深度及每颗种植体周围6个位点的最大探诊深度;将William牙周探针轻轻地探入其牙周袋内,取出探针后观察其是否有出血的情况,详细记录其每颗牙的颊侧及舌侧出血的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种植体的存留率及对其种植体周围组织进行探查的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录入到SPSS17.0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种植体存留率的比较

术后1年,慢性牙周炎组患者的种植体均完好留存,其存留率及累计存留率均为100%;在侵袭性牙周炎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后牙区中有1枚种植体在术后9个月时脱落,其种植体的存留率为97.92%,其累计存留率为95.83%。术后1年,两组患者种植体的存留率及累计存留率均较高,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两组患者种植体周围组织进行探查结果的比较

术后1年时两组患者种植体的最深PD(牙周探诊深度)值和平均PD值均高于完成手术时其种植体的最深PD值和平均P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牙周炎组患者种植体的平均PD值高于侵袭性牙周炎组患者种植体的平均P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两组患者种植体周围组织进行探查结果的比较(±s )

表1 对两组患者种植体周围组织进行探查结果的比较(±s )

组别 例数 最深PD(mm) 平均PD(mm)完成修复 复查 完成修复 复查慢性牙周炎组 48 3.48±0.77 3.91±1.41 2.76±0.79 2.99±1.17侵袭性牙周炎组 48 3.46±0.81 3.82±1.34 2.72±0.83 2.85±1.02 t值 2.056 4.228 1.254 5.016 P值 0.000 0.000 0.001 0.000

3 讨论

魏洪武等[2]的研究表明,与非牙周炎失牙患者相比,牙周炎失牙患者使用种植体进行缺牙修复后其种植体的存留率没有显著的差异。有研究表明,牙周炎失牙患者在接受牙周炎系统化治疗后,其种植体的短期疗效比较稳定,但其种植体的中远期疗效尚不确定。 李艳霞等[3]的研究表明,“锥形锁柱”的内连接设计可有效地缩短失牙患者种植体与基台连接部之间的微间隙,其不仅可减少致病微生物通过微间隙渗漏侵入至其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可能性,还可避免因粘接剂过多渗出至其种植体周围组织所引起的持续性炎症的发生。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术后1年,两组患者种植体的存留率及累计存留率均较高,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时两组患者种植体的最深PD(牙周探诊深度)值和平均PD值均高于完成手术时其种植体的最深PD值和平均PD值;慢性牙周炎组患者种植体的平均PD值高于侵袭性牙周炎组患者种植体的平均PD值。此研究结果与郑志平[4]的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用“锥形锁柱”种植体对慢性牙周炎失牙患者和侵袭性牙周炎失牙患者进行缺牙修复均具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与侵袭性牙周炎失牙患者相比,慢性牙周炎失牙患者使用此法进行治疗后其种植体的稳定性更高。

猜你喜欢

种植体探查牙周炎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激光疗法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
冀西北三马坊热储构造探查的新认知
HMGB-1与口臭及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研究
橡胶树miRNA 探查
微种植体与J钩内收上前牙后的切牙位置变化比较
高频超声探查用于诊断附睾病变男性不育的价值探讨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不同治疗方案在78例牙周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