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2018-10-12杨柳蓉潘伟聪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6期
关键词:防御机制手术室风险管理

杨柳蓉,潘伟聪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江南分院,重庆 404100)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患者进行手术抢救的重要场所[1]。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疾病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得到改善及治愈。但在手术室工作的医护人员却承担着较高的医疗风险。临床实践证实,手术室护理人员一旦出现工作上的疏忽,可间接导致患者在围手术期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等风险事件,从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研究表明,对手术室护理人员采用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进行管理,可有效地避免医疗事件的发生。本文主要探讨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江南分院的80名手术室护理人员。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80名护理人员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人员中,有男5名,女35名;其年龄为20~42岁,平均年龄为(28.29±3.02)岁。在研究组护理人员中,有男3名,女37名;其年龄为19~41岁,平均年龄为(28.67±2.96)岁。两组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护理人员按照传统的手术室管理机制进行管理。按照传统的手术室管理机制开展护理工作,包括严格遵循术前的常规护理流程、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对医疗器械按照无菌规定进行操作等。对研究组护理人员采用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进行管理。具体的管理方法是:1)完善手术室护理安全风险管理的防御机制。⑴定期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学习《手术室安全核查制度》、《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规定。⑵由手术室护士长担任手术室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明确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责,同时,分析手术室存在的风险隐患,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案[2]。⑶每个月开展一次手术室安全检查工作,并严格按照《手术室安全核查制度》中的相关规定执行,检查的内容包括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操作流程、手术室医疗器械的使用及维护等。2)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培训。⑴每隔3个月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一次统一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护理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手术室的规章制度、医德医风等。以学习手术室规章制度为例,要求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流程,熟练掌握手术操作技能等。通过培训,手术室的护理人员不仅能够增强风险防范的意识,提高对风险管理知识的认知程度,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还能提高其解决和处理突发风险事件的能力。培训结束后,对参加培训的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并设立奖惩制度。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罚。⑵定期开展座谈会。护士长经常组织手术室的护理人员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评估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风险。⑴由护士长对手术室工作的安全风险(如记录差错、手术切口感染等)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紧急应对预案。⑵手术室护理人员定期对手术中发生的意外事件、解决的方法等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分析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整改方案,从而避免再次发生安全隐患。4)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安全风险教育。⑴强化手术室护理人员无菌操作的观念,告知其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流程。⑵加强对手术室医疗器械的消毒工作的管理。⑶手术室护理人员应每天使用紫外线对换药室、治疗室以及处置室进行消毒。⑷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对其手术切口进行护理。同时,告知患者的家属多对患者进行陪伴与照顾,并与之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护理人员风险管理知识的评分及风险事件的发生率。采用问卷的方式对两组护理人员风险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对风险管理知识的认知、风险意识、风险管理行为、风险管理态度这四个部分。每个部分25分,满分为100分。护理人员的得分越高,说明其对风险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越精通。为两组护理人员各选取150例患者作为风险事件的调查对象。调查的内容包括记录差错、切口感染、投诉纠纷这三方面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1.0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人员风险管理认知等评分的比较

研究组护理人员在风险管理认知、风险意识、风险管理行为及风险管理态度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人员风险管理认知等评分的比较(分,)

表1 两组护理人员风险管理认知等评分的比较(分,)

组别 例数 风险管理认知 风险意识 风险管理行为 风险管理态度研究组对照组t值22.93±0.71 15.93±1.15 32.757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40 40 25.29±0.47 16.86±0.29 96.540 23.98±1.03 17.03±0.85 32.915 24.15±1.20 16.55±0.75 33.967

2.2 两组护理人员风险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研究组护理人员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人员风险事件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手术室护理是一项风险性较高、工作节奏较快、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工作[3-4]。一直以来,安全管理都是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手术室护理人员一旦出现工作疏忽,极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从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5]。

对手术室的护理人员按照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进行管理旨在增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该管理模式通过明确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责与分工,组织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学习护理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等,提高其解决和处理突发风险事件的能力,减少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风险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本文研究的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人员在风险管理知识的认知、风险意识、风险管理行为及风险管理态度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其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人员。这说明,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对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有效地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从而可避免或减少医疗纠纷。

猜你喜欢

防御机制手术室风险管理
防御机制在医学生抑郁的性别差异中的中介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治疗前后防御机制的对照观察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