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解世界载人航天发展史(三十)

2018-10-12

太空探索 2018年10期
关键词:登月舱贮箱左图

成功解救事件(下)

遭遇雷击

<< 1969年11月14日,阿波罗12号飞船发射升空,然而发射后不久,系统数据突然全部散乱,所有警告灯闪亮,制导失灵,随后系统又恢复了正常。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飞船被闪电击中了两次,使得设在外部的一些传感器损坏,闪电过去之后,整个系统得到了恢复,并最终完成了任务。左图为阿波罗12号任务徽标;右图为当时发射塔架周围的闪电。

空间站失火

>> 1997年2月24日,和平号空间站的两台水电解产生氧气装置出现故障,航天员改用高氯酸锂装置产生氧气。量子1号舱(左图中最上端)的该装置工作了20分钟后突然发生爆炸并引起火灾,所幸空间站上的材料是阻燃材料,大火只限制在部分区域内(右图为燃烧痕迹),航天员使用了3个灭火器终将火扑灭。

飞船撞击空间站

<< 1997年6月25日,在和平号空间站上停靠的进步M-34号货运飞船离开空间站,准备重新实施对接,进行新研制的对接导引系统试验,由在空间站上的航天员用遥控方式引导飞船与空间站对接,但不幸与光谱号舱发生了碰撞事件。图中左侧为碰撞后的光谱号舱。

>> 当进步M-34号货运飞船重新向和平号空间站靠近时,飞船突然不服从航天员的指令失去控制,径直向空间站快速飞来,与光谱号舱上的一块太阳电池阵相撞,并把舱体外部散热器上的保护壳撞得移位,险些与和平号空间站舱体相撞,造成重大灾难性事件。图为太阳电池阵被撞击后的破损情况。

<< 航天员迅速关闭了光谱号舱内大部分电器设备及舱门。光谱号舱的太阳能电源提供空间站上一半的电能,被撞后瞬时空间站上电力供应不足。经检查发现光谱号舱虽表面撞击严重(左图),但整个光谱号舱壳体完好无损。11月6日,安装了一块新的太阳电池阵(右图),光谱号舱恢复正常工作。

登月途中爆炸

<< 1970年4月11日,乘坐3名航天员、执行第3次登月任务的阿波罗13号飞船由土星5号火箭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左图)。3名航天员是指令长吉姆·洛威尔(曾执行阿波罗8号任务)、指令舱驾驶员杰克·斯威格特、登月舱驾驶员弗莱德·海斯(右图,由左至右)。

>> 发射后第3天,正当飞船在距地球33万公里即将到达月球区域时,突然,“砰”的一声巨响,随即报警指示灯闪亮,电器系统电压下降,近半数电器系统电压降至零位,出现了极其严重的故障。飞船所用全部电源由3个设置在服务舱内的燃料电池提供。图为返回时拍摄的分离后的服务舱,可以看到明显的爆炸痕迹。

<< 燃料电池的原料是氧气和氢气,均设置在服务舱内(左图中右边舱门内的白色贮箱)。地面控制中心认为,一个液氧贮箱发生了爆炸,并将第二个液氧贮箱炸裂,氧气丧失,燃料电池无法工作。事后分析确认,是由于液氧贮箱中的恒温开关(右图)失效,导致加热管路温度高达500℃引起爆炸。

>> 登月是不可能了,现在必须借助月球引力使飞船飞行方向调转向地球才能返回地球。3名航天员全部转入登月舱(左图),使用登月舱内的氧气,关闭一些仪器设备,登月舱内温度逐渐下降至3℃。为了清除产生的二氧化碳,航天员们使用航天服上的零件构成通道,将空气用风扇吹向指令舱(右图),获得成功。

<< 当飞船进入月球引力场环绕月球飞行时,航天员在地面控制人员的指挥下,使飞船的姿态稳定在所需要的方位,并使登月舱发动机工作了30.7秒,飞船开始了返回地球的航程。航天员全部回到指令舱,先将服务舱分离,使用登月舱发动机控制指令舱,最后分离登月舱(左图),指令舱顺利开伞(右图)。

>> 1970年4月17日,3名航天员乘坐指令舱安全降落在太平洋预定回收区域,他们以顽强的意志和毅力,战胜了恐惧、寒冷、黑暗、疲劳等困难,取得了“成功的失败”。左图为救援直升机将出舱后的航天员接上直升机;右图为尼克松总统出席庆祝阿波罗13号航天员成功归来典礼。

猜你喜欢

登月舱贮箱左图
图画捉迷藏
低温贮箱共底管路的真空氦质谱检漏方法及系统
运载火箭贮箱补偿器结构刚度的试验研究
惊险不断!带你重温人类首次登月始末
贮箱爆炸碎片初始速度及影响因素
火箭贮箱检验“三部曲”
图解世界载人航天发展史(二十七)
苏联登月舱助力中国载人登月?
找图形
找一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