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2018-10-10索慧玲

甘肃教育 2018年16期
关键词:尚美语言艺术语文教学

索慧玲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语言艺术; 尚真; 尚善;尚美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6—0098—01

语言也讲究艺术,尤其是在课堂上,运用语言艺术,才能让教学更为有效,才能让学生感受来自课堂的趣味与激情。课堂语言,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语言更需要讲究艺术,教师运用语言艺术要尚真、尚善、尚美,从真做起,善意怀柔,以美育人。只有懂得和运用语言艺术,才能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的世界,用真的语言打动学生,用善的语言感化学生,用美的语言造就学生。

一、尚真,語言艺术体现真情真意

在语文课堂之上,教师的语言本着学科规范性和科学性的要求,运用语言则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水平。脱离学生实际的语言是不真实的,而教师在课堂中的语言还要渗透出真情真意,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教师要避免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暴力”语言,这种语言非但不能吸引学生,还可能让学生的心远离教师,从而对语文课提不起兴趣。面对小学生,教师的语言趋向于口语化,这与学生的思维水平相一致,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课堂内容。如,教学《柳树醒了》一课,上课伊始,教师用欢快的语气询问学生,“春天到了,小朋友你们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学生的注意力瞬间被吸引,纷纷说道:“大柳树发芽了”“小燕子飞回来了”“小草绿了”……教师微笑着连连称赞学生说得好,观察仔细。“春天一到,大地复苏,花呀、草呀、树呀都悄悄醒过来,我们今天讲的就是春天的柳树也醒了”。教师自然流露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契合学生的心理,运用生动的语言,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唤醒学生吐露真情,为上好这堂课开了个好头。

二、尚善,语言艺术充满谦逊柔德

如果一名教师心中没有对学生产生爱意、呵护之情,那么其课堂语言一定是生硬的、直白的,甚至不会考虑学生的种种感受。作为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关注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发自内心地表达对学生的关爱与鼓励,能够让学生产生亲近感,继而对教师授课充满兴趣;同时教师尚善的语言艺术,将会给学生幼小的心灵留下善的种子,从教师身上学到接人待物的方式和方法,为其成长添加健康养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运用贯穿始终,从小学生的童心所需出发,无论是提问学生,还是评价学生,学生在被重视与关注之中,学习语文的兴趣倍增,思维会更为敏捷。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面对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教师深深叹息,“这么可怜的小女孩你们同情她吗?如果你是作者,你愿意改写小女孩的命运吗?”“愿意,愿意!”学生纷纷表示,有学生说“我要写成穿越剧,让小女孩和她的奶奶穿越到现在,过幸福的生活”;也有学生说“有好心人收留了小女孩,给她好吃的,买新衣服,让她上学”;更有学生说“国王突然出现在街上,发现小女孩和他失去的女儿长得一模一样,于是带小女孩回到王宫”……学生的思路五花八门,原本凄惨的童话故事意外地有了圆满结局,学生本真的善良被催发出来,精神中尚善的种子在悄然萌发。

三、尚美,语言艺术彰显智慧育人

教师的语言一定要具有艺术性,才能让语文深含的真、善、美体现出来。小学生思维多以形象为主,教师通过创设情景,运用语言艺术引领学生在语文的世界中学习良好的美德、高尚的品质、优秀的品德。如,教学《山中访友》一课,教师充分展现朗读技巧,用语言美诠释文章的意蕴美,先让学生进入到文本之中,感受文本的隽永优美,再鼓励学生熟读课文,读出自我,并在课堂留足学生自我朗读、交流探讨、挖掘问题、解释问题的时间。教师此刻的语言艺术是穿插在学生与课文之间的美妙之音,不断地巧妙引导和适时点拨,“同学们,你在读课文的时候,一定要想象一下主人公就是你,你的眼中所见就是作者的眼中所见,这篇文章读下来,你最喜欢的是哪个词,或哪段话,或者是文中的何种景物?大胆讲述你的理由。”教师通过语言艺术显现出智慧之美,学生在教师的问题驱动下投入到文章的读、思、想、探之中。付情感于朗读之中,文章的美妙感染了学生自己,催发学生开启思维,展开想象,并且勇敢地表达自己对文章的见解,在这个过程中显露出学生的智慧。

总之,语言艺术与教师的综合素质息息相关,教师的思想境界、道德修养、专业素质都决定着语言艺术感染力的强弱。高超的语言艺术能够让真、善、美走进学生心里,影响学生思想,让学生的精神世界更为纯净和健康,也让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升。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尚美语言艺术语文教学
明理博学 厚德尚美
——长春市朝阳区明德小学简介
连锁酒店集团尚美生活获得小米集团战略投资
主持人语言艺术与包装的重要性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习近平的语言艺术探析
欧华尚美能否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