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兰州“非遗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2018-10-10李文杰

甘肃教育 2018年16期
关键词:非遗文化培育策略非遗

李文杰

【关键词】 核心素养;校本课程;兰州“非遗”;培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6—0090—02

学生核心素养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维度,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核心素养的落地必然有一个“校本化”表达的过程,而“校本化”表达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课程的表达。核心素养的培育必须经过课程实施才能得以实现,校本课程建设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路径。本文以开发《走进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教材为例,就引领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探索与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兰州“非遗”蕴涵着核心素养的丰富元素

“核心素养”的培育必须要根植于一定的文化氛围及其引领。兰州“非遗”是兰州各民族多元创造力的结晶和体现,从已公布的兰州“非遗”名录体系看,蕴含着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多元内动力。

兰州“非遗”资源丰富,蕴含多种育人智能。兰州曲艺、民间文学类蕴含着有效运用口头语言或书面文字能力的语言智能;兰州杂技、竞技、传统手工技艺类蕴含着有效运用逻辑推理以及科学分析能力的逻辑——数学智能;兰州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类蕴含着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及它们之间关系敏感性的视觉空间智能;兰州传统音乐、传统戏剧类蕴含着运用于演唱、欣赏和创作乐曲中的音乐智能;兰州传统体育、传统舞蹈类蕴含着善于运用身体动作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身体运动智能;传统医药类蕴含着辨识动植物以及区别自然现象等的自然智能;兰州传统节日类蕴含着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向、动机及感觉的人际交往智能。每一类都体现出兰州“非遗”创造者和传承者的非凡能力,每一类都凝聚着人类的一定智慧。文化的多元塑造着智能的多元,智能是文化的积淀和升华,是核心素养的精髓。

二、基于培育核心素养,开发兰州“非遗”校本课程的策略

1. “点”——筛选培育核心素养的内容。开发《走进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坚持以核心素养为引领,遵循课程内容即教材、课程内容即社会生活经验、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的经验的价值追求,对兰州已有4项国家级,22项省级,40项市级,175项县(区)级“非遗”项目的现状进行了普查、挖掘、梳理,发现不是所有的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都适合校园传承。为此,我们以“科学、准确”为准绳,对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具有的历史、发展,以及社会性、象征性和文化性的功能进行科学认定,正确判断其价值,力戒主观臆断和文过饰非,从中选取了:兰州黄河大水车、永登高高跷、兰州太平鼓、兰州鼓子、兰州羊皮筏子赛、兰州剪纸、兰州刻葫芦等内容编入教材,力求以客观准确的表述形式和质朴生动的文风,清晰勾画出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纵向的发展脉络。

2. “面”——拓展培育核心素养路径。开发《走进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坚持以核心素养为统领,编撰中改变了从单纯以知识体系为依据的路径,转向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为依据的路径。实施中把兰州“非遗”的校本课程与国家、地方课程有效结合,对学生进行兰州“非遗”的教育渗透,注重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注重贴近社会生活环境,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讓学生在与兰州“非遗”的感知中,领略其魅力、特点和文化内涵,以培养学生多元文化意识和文化认同,增强保护兰州“非遗”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热爱家乡的自豪感,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推进学生核心素的培育。

三、基于培育核心素养,实施兰州“非遗”校本课程的价值追求

1. 设置培育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培养孩子,最重要的不是成绩和分数,而是能力和素养。为此,我们设置了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促进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态度、创新精神为目的的课程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遵从三个原则:第一,课程目标要有横跨多种素养、多个科目、多元社会的广度,打破学科课程的统治地位,体现了多样性、个性化、面向未来和整体教育的原则;第二,课程目标涵盖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维度内容,彰显素养教育理念;第三,课程目标具有适度抽象性,有转化为实践的可能性,而非宽泛、宏大、口号化。设置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需求和兴趣爱好的板块。

通过合理的板块的设置,使校本教材成为了交往式的师生活动导案,使学生在学习中生发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使学生在浸润中把兰州“非遗”传承,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核心素养。

2. 明晰培育核心素养的方向

(1)立足文化基础。兰州“非遗”是兰州人民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相传的精神文化活动及其成果,走进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如同研读一部现象的、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它是民族绵延的基因,是兰州文化的根脉,是兰州精神的载体。以兰州剪纸为例,兰州传统剪纸作品表达的意境很丰富,情人相会有“鸳鸯戏水”;结婚嫁娶有“喜鹊登梅”;节庆活动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年年有余”等,兰州现代剪纸拓宽了题材领域,甘肃彩陶、敦煌舞伎,都成了剪纸作品表现的对象,形成了具有兰州地方特色的剪纸艺术。以此为依托,突出“人文底蕴”维度,重在培育学生的情感本体和伦理本体,重在培育学生的实践性。

(2)立足健康生活。兰州许多“非遗”项目流传至今魅力不减,充分说明其审美水平和创造能力得到不同时代人们的认可,其中有的项目已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珍品。如久负盛名的传统工艺品兰州刻葫芦,其刻工精细绝妙,构图巧妙、形象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颇受中外游客欢迎,不少精绝奇妙的惊世之作被国家乃至海外有关部门收藏。永登高高跷则以其冠绝中华高跷之最的盛名,成为中国高跷艺术独具特色的一支,它以技巧为核心是技艺与表演艺术的有机结合,高高跷:高难、奇特、惊险的形象吸引着人们争先观看,目前已成为兰州地区春节社火中最抢眼也最受欢迎的表演项目之一。以此为依托,突出“健康生活”维度,重在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

(3)立足科学价值。兰州“非遗”的科学价值是指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具有相当高的科学含量和内容,有较多的科学成分和因素。例如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明代兰州人段续在创制时,利用兰州当地所产的榆、槐、柳木取代了南方筒车所用的竹子和其他材料,因为榆木材质轻而硬、力学强度好、纹理直、结构粗。根据提水高度的不同,在水车巷的中部,水车底部倒挽河水处,开掘深坑,镶砌硬石,使流水形成大的落差,产生大的冲击力,使庞大沉重的木轮水车运转起来。体现了兰州人对自然界发展运行规律的科学掌握和认识,以及对这些规律的合理运用。以此为依托,突出“理性精神”维度,重在培育学生的批判性和反思性,重在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4)立足责任担当。兰州许多“非遗”包含着热爱祖国、尊老尊师、勤俭节约、互敬互爱、与人为善、勤劳勇敢等传统美德的内容。如永登高高跷的表演属于高危表演项目,因技术难度大,个别村镇因限于条件只好忍痛割爱,唯独永登苦水街村人掌握此套高高跷技能,意志与决心,使得苦水街村人的高高跷坚持演出至今,且雄据一方。以此为依托,突出“自主发展”维度,重在培育学生的坚强意志力和责任担当。

(5)立足社会参与。兰州许多“非遗”中的某些传统文化内容反映和表现了民族共同心理结构、思维习惯、生活风习等内容,这能产生凝聚力,促进共识,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安定、团结。如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春节社火,尽管社火是以汉族为主的节日习俗,但既然为这里不同文化背景的族群所接受和认同,反映在精神文化生活上必然体现出多民族的融合、社会和谐的丰富色彩。以此为依托,突出“社会参与”维度,重在培育学生的交往与合作,促进人与人、地区间的和谐与稳定。

四、基于培育核心素养,兰州“非遗”校本课程的反思

1. 注重以核心素养设计校本课程。以核心素养统领校本课程建设,要统筹规划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者关系,实现顶层设计、功能互补。校本课程的设计要把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作为依据和出发点,同时要关注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学生基础,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第一,校本课程的设计应避免与国家课程重复,要针对国家课程在培养核心素养方面的空白点、薄弱点来补充和完善,不要面面俱到,漫无边际。第二,要结合学校的历史和原有的课程基础,厘清它们和核心素养的关系,彰显校本特色。第三,要基于本校学生的实际和现实基础设计课程,不要好高騖远,片面追求高大上。

2. 注重文化素养的培育。文化素养是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前提和基础,文化素养的培育要注重从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引导。情感是文化结构中重要的环节,善良真挚的情感为处理以“和”为传统的社会关系打下根基,以此为基础谋求个体的发展和社会价值的实现。个体发展和社会价值实现的过程和结果涉及人的态度和价值观问题。一个人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价值观,价值观是文化知觉的升华,建立在知识和真挚情感基础上的价值观,处在文化体系的核心位置。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标准主要看是否具有“杰出价值的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或文化空间”“见证现存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鲜明独特的民族、群体或地方文化特征”“促进民族文化认同或社区文化传承的作用”“精粹的技术性”以及是否“符合人性,具有影响人们思想感情的精神价值”等。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经过见证具有独特而杰出价值的文化传统,理应成为学校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入选学校的课程资源不仅应具有现存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而且具有影响人们思想感情的精神价值,这些是中小学生文化素养培养的关键要素。

3. 注重课程的创新。在《走进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课程的实施中,我们认为不是单一的传承,文化知识的简单了解,需要把核心素养贯穿始终,需要两方面的改变。一方面,教师要重新建立课程观,明确校本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人文性的特点,重新定位学生观,明确学生也是校本课程的建构者。另一方面,学生要改变学习方式。知识+实践=素养,一切知识,唯有成为学生探究与实践对象的时候,其学习过程才有可能成为素养培育过程。倡导深度学习,让知识学习成为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过程; 倡导协作学习,让知识学习成为交往与协作,即集体创造知识的过程。

(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基于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GS[2017]GHBZ076)

编辑:蔡扬宗

猜你喜欢

非遗文化培育策略非遗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写作技巧培育策略分析
在职业学校中建设“非遗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