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说“闲笔”(下)

2018-10-10毛荣富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闲笔情味书信

写到这里,不由得想起周作人曾用这样一句话来说明他自己写作的体验:“情生文,文生情。这好像是一道流水,大约总是向东去朝宗于海,它流过的地方,凡是有什么汊港弯曲,总要潆洄一番,有什么岩石水草,总要披拂抚弄一下子才再往前去。”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段话揭示了写作的奥秘。——它告诉我们,文章实际上是表现闲情逸致,是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两者结合的产物。在周作人看来,写作的过程如“一道流水”,它并不是直奔大海、直奔主题的,而是随着情感生发和跌宕不断向前的,写作时的心态是放松的、随意的。一边行走,一边游玩,始终有着很高的兴致。——“有什么汊港弯曲,总要潆洄一番”,“有什么岩石水草,总要披拂抚弄一下子”。总之,写作不是一种刻意的行为,兴之所至,笔之所到。“文生情,情生文”,情感是起了主导作用的,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如行云流水,才有情味,才能引人入勝。《广州日报》副刊的名称就叫作“每日闲情”,这一名称,既说明这个副刊的宗旨是让人们获得闲适情调的,又说明日常写作是为着表现闲情逸致的。朱自清写《荷塘月色》,以及文中有那么多“闲笔”,正说明他有着闲适的情怀和高雅的兴致,否则是难以为之的。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尝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这是把文章的撰写抬高到了极致。说文章的作用是经见国家社稷的不朽大事,因此写文章要用心。此说对后世影响极大。以至于今天我们常把写作当作一件“高、大、上”之事,所以学生在提笔作文时,考虑的总是它的主题思想是否有教育意义,是否有积极的社会作用。所以往往会端起架子,摆出一副教师爷的面孔,写作的心态就不免严肃拘谨起来。

以前,一提到“闲情逸致”总认为它是资产阶级的那一套,这种极“左”思潮在无形中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也影响了我们的写作观。要守住一份自己的闲情逸致是不容易的,只有树立正确的理念,我们才能轻松写出优雅从容的文章,这时,才能在文中出现有意味有深意的闲笔。

不要以为“闲笔”无用。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是“给《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一封信”,内容是反映一所学校的环境受到污染的事。这篇作文内容是严肃的,但又是一封书信,但不少作文写得不像书信,而像义正词严的社论或声明一样,缺少书信所应用的语气和情味。有些高分作文却有个共同点,就是与“编辑叔叔”如叙家常,注重情感的交流。“闲笔”在里面起了很大作用,比如信中可以见到这样的语句:

——“贵报是很有影响的一张大报,我想通过贵报反映一件事。”

——“叔叔,原来我们的学校有个美丽的名字——澄溪中学,现在早已名不副实了。你说,这能让我们不感到遗憾和不平吗?”

——“叔叔,平时我就爱读你们的报纸,今天能借此机会给你们写信,感到很是高兴,不由得多说了几句。”

这些闲笔的缀入,一下子拉近了和编辑的心理距离,使文章更符合书信体的特点。显示出作者善于沟通的能力。得高分是理所当然的。

名片链接

毛荣富,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从教三十余年,发表文章千余篇,著有《元明散曲》《作文散步》《漫步教坛》等专著多部。

猜你喜欢

闲笔情味书信
“情味”的岁月凝视与诗意的审美追求
饭后闲笔组诗
失窃的书信
“一生无悔”等十二则
前边的几句话
浣溪沙·六安行吟
用“四步12法”设计《项脊轩志》情味更足
最是那“闲笔”之妙
闲笔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