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的金融支持探讨

2018-10-09狄成芳

财经界·下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十九大金融支持供给侧

狄成芳

摘 要:十九大召开以来,金融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了供给侧改革的辩证思想。新时期,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需要一定的金融支持,从客观角度出发,应实施与推行此形势下的信贷政策、融资衡策与货币政策,以顺应现代资本市场的基本运行需求。对此,本文就供给侧改革的金融支持展开了分析与研究,旨在为后续供给侧改革工作的推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供给侧 金融支持 十九大

供给侧结构改革进程的推进,要求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来评判国际经济形势与国家发展全局,制定出战略决策,以适应现代经济新常态化发展的趋势,也是促进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供给侧改革是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中的关键性内容,也充分凸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安邦、理政方面的独到见解。然而,就目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状来看,由于理解偏差或改革进程推行中遭遇困境,导致改革工作受到限制,因此,相关人员必须要积极学习,全面推进金融支持工作,以辩证的态度来看待供给侧结构改革。

一、供给侧改革与金融支持间的关系

(一)金融环境动荡,经济发展放缓

而今,尽管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基于发展经济条件,相关人员要意识到经济发展缺陷。据统计,2010年,我国GDP增长率是10.6%,直到2015年,我国GDP增长率是6.9%,从数据来看,GDP增长率有所下降,我国经济增长幅度放缓,经济发展陷入低速增长状态。从国际角度出发,我国经济出现低速增长的情况与全球经济衰退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从行业发展实况来看,煤炭、水泥与钢铁等产业存在生产过剩现象,需求不足问题较为突出,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抑制性。由此可见,我国在产业生产结构上所衍生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外部环境变化而引发的,而在新形势下,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已然无法顺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现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势必会使得金融环境发生变化。其一,金融在实体经济发展与支持方面,金融支持力度相对缺失。银行金融系统是融资的主要渠道,其流动性较强,且市场利率偏低,导致货币总量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然而,就中小企业发展实况来看,了解到企业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其二,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够完善,股票市场波动性大,资本市场在创新能力上存在着支持不足的问题,再加之不良贷款的风险发生率居高不下,导致地方债务问题变得十分严重。

(二)金融制度可约束与抑制攻击

经济发展体系中,资本、创新、自然资源、制度与劳动力等是关键性的组成因素。在国家经济发展系统中,以上各项要素会对经济产生不同的攻击、抑制与约束影响,为适度减缓约束与抑制,应深度开展改革工作,重视对经济发展潜力的挖掘,让经济具有高度的活力。在资本和制度上,金融具有很强的抑制性,其在融资多元化与实体经济升级上存在着支持力度不够现象,导致国家经济逐渐进入到中等收入阶段,在此种情况下,银行在金融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主要由产业结构与经济的诸多影响要素所决定的,而银行则需要对优质行业或发展相对成熟的产业提供相应的现金流支撑,而创新性产业无法获得保障,从而会抑制创新性产业与活动的发展。现如今,我国金融市场表现为国进民退、超级银行的比重太大、中小型企业受到严重挤压等问题,资本市场环境中的场外股权交易、创业板等在整个市场环境中的占比较低,资本市场的结构表现为单一性特点。面对此类问题,我国经济是无法得到全面而合理的转型。

二、供给侧改革的金融支持策略

(一)优化金融结构

新时期,就目前我国金融组织系统而言,了解到金融组织系统呈现多样化、覆盖面较广的特点,从而满足社会各个领域对金融的实际需求。以农村地区为例,应鼓励商业性金融结构入驻农村,还要优化相关政策来支撑小额贷款、村镇银行等的发展,让中小型金融机构能扎根农村,及时对农村金融服务空缺予以填补,可通过全面的金融支持来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促进农村地区金融经济的科学发展,应增强金融机构的金融供给能力,能从传统单一的银行金融服务形式向信托、投资等多元化金融服务方向推进。各个金融服务机构共同协作,会产生一条金融供应链,能从根本上满足不同的经营主体在不同经营时期、经营方式等条件下的实际需求。例如,融资担保机构可和银行统筹协作,利于实现抵押贷款方式的多元化,能有效处理好农村地区的经济担保问题。

(二)金融风险防范

金融活动和实际的生产生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为推进供给侧改革进程,应确保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旨在防范金融风险。为达到金融风险防范的效果,其一,应降低宏观杠杆率与负债率,从而促进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旨在降低金融市场风险,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化配置,要求金融、社会与经济能在和谐、健康状态下运行。其二,应积极构建金融监管制度,借助该金融监管制度来规范金融市场,以促进金融环境高效、健康的运行。目前,从金融监管实况来看,金融监管的效率低下,监管工作效率较低,势必会增加一定的金融风险。面对此类问题,为促进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构建完善的宏观监管系统,以达到金融风险防范的效果,旨在为供给侧改革提供健康而和谐的环境,是推动供给侧改革的有效措施。

(三)科学引导与支持经济发展

支持与引导经济发展时,金融行业必须要对各类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确保为供给侧改革提供所对应的政策。此时,金融行业应充分利用好各类市场手段,科学引导社会资金,丰富与优化市场环境,以求让金融顺应市场的具体需求,满足宏观政策的基本变化趋势,从中获取相应的融资,从而实现科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此外,金融行业应不断开发创新性的产品、模式与工具,扩大社会需求,提升消费者购买能力,从而消化掉产业的库存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其能有效推动我国经济的转型,其战略性价值不可估量,通过系列的创新来带动我国的经济实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金融市场间联系密切,金融市场会直接影响改革工作的实施,因此,为推动此项改革工作高效的实施,应重视对金融支持政策的科学应用,借助金融支持政策来实现对经济的引导与支持,创新相关的运行机制,做好金融风险防范工作,从而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的高效推进。

参考文献:

[1]江世银.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支持政策[J].党政研究,2018.

[2]李保興,张文路,自晓春,杨天明.供给侧结构改革金融支持路径──以保山为例[J].时代金融,2018.

[3]侯志铭,张朦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支持政策研究[J].时代金融,2017.

[4]刘佳翰.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调查与思考——以江苏省兴化市为例[J].时代金融,2017.

猜你喜欢

十九大金融支持供给侧
“十九大”行情拉开序幕
为十九大召开 做好三个准备
“十九大”火爆朋友圈的深意(焦点话题)
为“十九大”创造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
金融支持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
创新创业为“供给侧”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