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全面预算管理改革探析

2018-10-09宋粉鲜杜琼琼范媛媛

时代金融 2018年23期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民办高校战略

宋粉鲜 杜琼琼 范媛媛

【摘要】我国民办高校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预算管理目标的确定与企业战略不匹配、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合理、预算执行差导致预算流于形式及预算管理体系考核环节缺失等方面,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民办高校的生存与发展。本文探讨民办高校全面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战略 民办高校 全面预算管理 改革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推动中国高等教育进步,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社会责任。然而,教学资金匮乏,教育资源利用率较低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如何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改革,提高民办高校资金管理效率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当务之急。

一、民办高校全面预算管理现状

民办高校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相关条款建立起来,以自筹经费为主从事公益性事业的教育机构。虽然在性质上属于非营利性组织范畴,但从开始建立就意味着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独立经营。现实中,“资金瓶颈”是所有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无法绕开的话题。因此,民办高校面对资金的强约束,要想在竞争激烈的教育市场环境中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加强战略管理、采取科学、合理、可行的发展战略,根据自身的特点,构建并严格执行以教学为主导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然而,对预算管理认识不到位,实施效果不尽理想等状况,在目前民办高校中普遍存在,具体表现以下方面:

(一)预算管理目标缺乏战略性、全局性、长期性

民办高校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是将学校长期战略、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考核等三个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管理信息系统,它能确保学校各层级、各部门及全体员工的行动与学校战略目标保持一致,执行过程中起到监督与控制各部门业务行为不脱离年度计划的作用,同时利用信息化系统对所获得的业绩成果进行考核和评价。事实上从民办高校的实践应用不难发现,大部分民办高校的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和学校战略都是不匹配的,结果就是学校在编制全面预算时,过多关注短期经营,却没有从长期目标的实现来计划、监督和反馈。究其主要原因是在于民办高校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的制定没有科学合理的方法,年度计划又与全面预算管理目标不符,从而使得预算偏离学校战略目标,导致民办高校的战略难以落地。

(二)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合理性

多数民办高校采用以历史数据为基础的增量预算编制法来编制其全面预算,增量预算方法编制简单,但缺点也显而易见,它难以剔除之前预算编制的不合理因素,不能细化分类预算经费项目,不能做到量化分析,不能科学论证,比如科研费的本年预算支出与去年的发生额之间没有对应的增减关系。此外由于民办高校生源的不稳定,故学费收入及其他收入的估计缺乏可靠性,全面预算指标可信度低,最终往往与实际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全面计划与预算在内容上也无法体现学校的整体战略目标、学校年度工作重点和未来发展方向。

同时,部分民办高校的管理层对全面预算管理在思想上不够重视,他们认为全面预算管理、预算编制都是财务部门的事,所以将全面预算工作从编制、执行到监督均交由财务部门完成。财务部门全权负责全面预算管理的结果是除了财务部门,其他部门对预算内容不能全面掌握和了解,他们对预算指标的理解和制定会出现主观、片面,领导层对各部门申报的各项预算费用也不能做出准确、具体的分析评价,最终导致预算管理不能做到的公开、公正、公平,制定的全面预算相当于废纸一张,劳民伤财。更有少数民办高校财务预算的编制较随意、不完整,甚至没有制定预算管理制度。有些学校领导层预算意识淡薄,资金使用安排随意,预算执行缺乏刚性,预算不到位或超预算等现象时有发生,使得预算制度形同虚设。

(三)预算管理体系缺少考核环节,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相互割裂

就目前状况来看,民办高校现有的预算考核体系不能体现预算最终的结果,不能体现其预算管理水平高低及学校相对应的奖励与惩罚,不能有效督促业务部门关注和重视预算管理,重视预算经费使用效果。同时,民办高校财务部门对学校业务的特点、规律也不甚了解,财务分类与业务分类不一致,故资源配置不贴近具体业务,约束甚至限制了具体业务的发展。另外,业务部门对财务部门的专业语言也很難理解,财务管理意识不强,财务管理能力较差,普遍认为经费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与己无关。这种业务部门不了解财务,财务部门不清楚业务的现象,致使预算管理流于形式,不能有力支撑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我国民办高校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不少民办高校也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存在的严重性,并不断探索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民办高校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的设想

民办高校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建立或完善其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立合理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民办高校全面预算管理机制能否顺利运作,取决于其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及机构运作的合理程度。因此民办高校必须依照全面预算管理各流程的职能构建各级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具体划分且明确其相应职能。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设置思路:为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的权威性与可操作性,建议设置正三角型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分为最高决策层、中级管理层和具体执行层等三个层面。

(二)建立匹配业务需求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民办高校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应全力支持教学改革及创新,满足学校战略需求。可在“教学投入财务模型”中引入非财务指标,以便从多维度对二级学院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建立二级学院资源投入的分配依据,引导二级学院更加关注自身业务发展规划与学校战略的匹配,以确保学校战略的有效实施。当我们关注目标达成与资源消耗的关系,就会使二级学院从要钱、花钱,不关注经费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主动转变为关注经费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更多考虑经费投入的绩效问题。

民办高校要通过全面预算的精细化管理,加强业务沟通,简化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充分利用全面预算信息化系统对整个学校预算实行实时监控,把预算控制落实到各个部门的各项工作之中,如对教学中的每一环节进行财务控制,确定一个统一尺度来评估全面预算指标,保证所有教学活动、业务活动均体现在全面预算之中。此外,基于信息化平台,要建立财务数据与教学等业务数据之间的联系,财务数据从只面向高层向数据共享服务转化,实现财务贡献、数据集成的目标。要通过全方位的预算控制,将学校战略、计划落实到教学、科研、服务等各个方面,最大限度地简化业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

(三)明确全面预算目标,分解战略目标

民办高校应根据自身的愿景及使命制定战略目标,根据战略目标进行中长期预算,根据中长期预算将战略转化为年度全面预算目标。全面预算目标是否符合战略目标及中长期规划,是否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是否在现阶段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都会直接影响到全面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及资金配给的准确度。因此,学校全面预算编制和审定机构如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应首先考虑和确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目标。从方法上讲,平衡计分卡(BSC)加上关键绩效指标法(KPI)是预算编制的合适组合。编制预算最忌讳的,就是领导拍脑袋制订全面预算目标。

(四)全面预算管理工具整合式应用

民办高校应将战略地图与绩效指标相整合。可考虑以下步骤:第一步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制定学校战略,第二步将战略转化为平衡记分卡,第三步将平衡记分卡具体化为行动计划和绩效考核指标,第四步确认指标必须执行的工作细节,如確定流程、时间节点、成本费用、KPI指标及相关负责人等,第五步确定预算编制方法,第六步预算执行与控制,第七步将确认的目标、行动计划、业绩考核指标与既定的战略进行对比修正,第八步将目标数据和实践数据进行差异分析,找出差异存在的原因从而进行修正和改进,第九步流程改进。

(五)提升全面预算分析与反馈的质量

民办高校在实施预算管理时,各级部门由下至上逐级进行部门预算的编报,各级部门逐级层层审核汇总,最终上报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对上报的预算根据学校战略目标与年度目标进行审核,再报上级主管部门。当通过多次博弈之后的学校层面的年度预算确定下发后,财务部门要在预算信息系统中设置预算指标严格控制,各级预算部门严格按其审批通过的预算指标执行,同时财务部门按月、按季度或者半年反馈各级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建议学校建立预算执行的定期公示制度,各部门预算管理办公室应定期向学校预算管理委员会报告全校全面预算执行报告,并且提交预算执行分析报告。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应定期召开全面预算执行分析会议,通报各级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研究并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或建议,并据此作为下一年度预算编制的修正依据。

(六)健全全面预算考核机制,形成全面预算管理的闭环系统

企业战略、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考核通常被称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三驾马车”。企业战略决定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企业的总体目标,全面预算管理是明确企业战略目标、各年度经营目标、各年度经营计划及相应资源的匹配,全面预算管理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具体行动方案,企业的绩效考核主要是对所属各部门及员工完成年度经营计划的考核,即对其全面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考核和综合评价,是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手段和方法。现代企业管理的“三驾马车”也适用于民办高校。民办高校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应充分认识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考核机制的重要性,认识到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激励的重要性,学校管理者与员工都要树立“全面预算管理”意识,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应成为学校每一位员工的自觉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性,才能真正形成全面预算管理的闭环系统。

参考文献

[1]雷雪峰.民办高校全面预算管理改革[J].北京:财经界:学术版,2014(12):136-136.

[2]沈艾林.战略导向视角下高校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J].武汉:财会通讯:综合,2015(8):74-76.

作者简介:宋粉鲜(1976-),女,陕西西安人,就职于西安欧亚学院,主要从事财务教学与实践研究,硕士学历,副教授/高级会计师职称;杜琼琼(1994-),女,贵州安顺人,西安欧亚学院,2014级,本科生,会计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研究方向:财务管理;范媛媛(1995-),女,内蒙古乌审旗人,西安欧亚学院,2014级,本科生,会计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全面预算管理民办高校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战略
战略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